《灌篮高手》观后感
电影看了,打算写一点,又有点想录成音频甚至视频,不过先放个「太长不看」版简单说下我的看法好了。 一,3转2是体育类动画电影目前看来的最优解,从《拳愿阿修罗》那种让MMA专业运动员训练师都赞叹的还原程度,到这次《灌篮高手》几乎可以当做游戏实况甚至某些瞬间(不是最后)可以当成真实比赛录像,这种真实感是井上追求的,他在《Real》里反复吐槽TV动画版不真实,渴望的就是这种无限接近于真实篮球的质感。重复一次,3转2是目前体育动作类动画电影最优解。 二,剧情问题不大,但有一个无法调和的致命问题,就是割裂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这次电影选择了直接写全国大赛,而不是真正的The FIRST Slam Dunk。 宫城为主的话,最后应该在他悟出「小个子的生存之道就是速度」的时候作为高潮然后结尾,因为前面铺垫的一直是他如何在成长中寻找自己的「道」。而且那个BGM响起的时候,配合画面,就是最经典的「我要开大收尾了」的高潮配置。 但全国大赛结尾的主角是樱木和他的中投,这点是将近三十年前的既定事实。所以尽管最后「The Shot」可以说是艺术品级别的表现(别听那些甚至不一定看过TV的人跟着起哄说什么应该响起老BGM,TV版那两首歌也只在片头片尾,没有在这种场合响起的),但从宫城临场悟道到樱木这一投,短时间内两次重复的情感撩拨,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两句诗用同一个字押韵一样难受。 这就是身为作者的取舍问题了。你想弥补宫城把《耳环》拍出来,没问题,都是你亲生孩子。你看不上TV版,所以连这次的名字都叫first,也没问题,因为你当年的漫画本来也就不是那个节奏。但是你选的是全国大赛,是一个既定结局的故事。我们暂且不去追究在没有读过漫画和动画的观众眼里,要怎么去脑补那些没有交代的人物,他们的执念和动机(比如樱木,最后才给那一串切片镜头,不了解两万投集训的人我很难想象要怎么去共情这最后一投,可能只是觉得「哦这个红发运动员也很努力最后投中了」),仅就剧情焦点来说,因为要同时照顾宫城的成长和全国大赛里其他人的成长,不得不分散了大量笔墨去雨露均沾,却又在最后一投的前后依然按原本漫画的既定结局大量渲染樱木。 群像戏不是这么写的,原本漫画的节奏是对的,因为漫画的主角是樱木,所以才会有在他经过见过这一切之后,用最后一投去证道的结局。 而电影版用宫城为主角最后还是写樱木证道,类似于《魔戒》里山姆自己上火山扔掉了戒指,类似《哈利波特》最后卢娜给了伏地魔最后一击。 所以井上雄彦或许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偏执与一意孤行。如果真是如此,就像我前面提过的,何不直接改结尾在宫城证道时结束,彻底舍弃掉樱木结尾。 当然,真要有这个考虑,不如踏踏实实从最开始讲一个完整的《灌篮高手》故事,无论是原本的樱木主角,还是改成宫城主角。 你既然不承认TV版,都叫The First了,干嘛还默认大家是看过TV版就差全国大赛没看过啊。所以其实你还是清楚大家想看什么,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