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是非

2022-04-01 10:54 作者:多功能可降解AB胶  | 我要投稿

一个怎么样的人,因为什么事件产生了怎么样的想法,于是用怎么样的方式做了什么事、导致了什么结果,得知结果后态度如何,这是评论一个人行为的重要参照。整个过程中有无法获知的部分,就要动用合理范围内的想象、将其产生的多个不同评价综合起来。这些环节中有任意不合理,就代表着行为有一定的问题。当然,存在问题,并不代表行为完全错误或不可予以理解。

因此,使用这一参照法,我们可以如此看待以下事件:

a对X群体不符合情理的C、D、E行为十分不满。因此,当他看到疑似是X群体的b不仅有这些行为,还有更加违背道德的F行为时感到愤怒,就与b互相指摘,当b在进行正确的行为G时也是如此。结果是导致b认为其不尊重G行为对应的英雄h、同样反对b的c也对这a的这一行为提出异议,进而导致b维持了这一想法并攻击a。

a的不满与愤怒是正常的心理感受;指摘行为则难以论说;而对进行G行为的b指摘这一行为,是无原则表达情绪的体现,理应被反对。因此可以得出:无论如何,a的形式手段有误。因此,他将错误的指摘剔除、对这一行为道歉(泛指任何道歉的行为)就是理所应当的。

那么,b就完全正确吗?

从本质上来说,b做出C\D\E\F\G行为是a对其不满的原因,且这些行为在对道德的违背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可以得出,b同样需要为行为负责。然而,事实是,b并未做出任何致歉或解释,而是维持导致这一问题的行为,直至现在。

简而言之,不便以二元割裂的方式看待是非。a犯过的错实存,b正在犯的错正实存。

是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