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04:《霸王别姬》
关于电影04:
《霸王别姬》
这是一部可遇而不可求的好电影,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
今年的4月凝聚着沉重的气氛,4月4日的清明节,让我们再次对那些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勇士们致以我们最深沉的敬意,在中国的历史长卷上,他们的名字煜煜生辉且永远值得被铭记。4月1日虽然是愚人节,但2003年的那个‘愚人节’,确实是某人和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一位巨星从此陨落……从此的四月一号,就让我们的祝愿随风带往天国吧,祝福那位永远年轻且意气风发的小哥哥。
这部电影1993年1月1日上映,导演陈凯歌,之前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评论这是陈导的巅峰之作,后面的电影就有些瑕疵了,作为一名简单的观众而言,我只能说,确实。前面的山太高,后面的山就显得如此矮小。
该片属于老电影了,但在如今的被科技洗礼之后的我们看来,依旧会有如此之高的评价,其中最大原因的在于电影内容的历史性。电影开始,1924年,清亡民初,社会激烈动荡,百姓都处于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担惊受怕的环境中,此时的未来的角儿还是小孩子。正应了那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没有科技的入侵,原始的美依然那样的纯粹,三脚猫的功夫是会被观众打的。挨最毒的打,付出最多的汗水,才能迎接高朋满座的欢呼。后面的民国初期算是稳定时期,再到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及投降,国民党的接管,共产党的解放乃至文革,每个时期的时代特点都巨细无遗地影响着戏子的生活,戏子薄命,亦是由此。时代性作为最大的时间轴,标上了最鲜明的标记,让观众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庆幸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吧,在充分地理解历史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好的观赏美,观赏一种优秀文化的存在。
当然,一部极佳的电影自然离不开演员们对剧本的理解,《小丑》的成功就是那种人物内在的能量爆发。张国荣小哥哥对‘虞姬’的理解,极度到位,无论是戏台上的表演还是台下对生活的百般姿态,一颦一笑皆可使男人动情女人哭泣,无疑是达到了一种艺术家的水准。四功五法中的四功(唱、念、做、打)我们都不是内行,不可妄做评论,但对于五法(手、眼、身、法、步),隔着屏幕,我们也能略微窥探其中的精气神,这难道不是一种高水准的表现?在这部电影中其实很难去区分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因为每一位演员都已近尽可能将各自所饰演的人物形象表现得入木三分,‘袁四爷’‘段小楼’‘菊仙’,每一位演员在不同时期都能将其人物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个人物身上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也是从他们身上我们窥见了人生的百态。再次回味的话,我觉得真能尝出不一样的味道,无疑正是那些鲜活的人物们让电影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之后再次让电影内涵得到升华。其实如果大家愿意深入了解这部电影的话,你会发现这部电影背后的指导老师都是京剧中的殿堂级大师,这部电影在拍摄时期真是集倾城之力在拍摄,同时因为演员的极致出演,导致如今的部分当红影星在当年也只能沦为群演。电影开头的惊鸿一嗓,也是带着洪荒之力为电影打开了那盏唯一的聚光灯,要是你无法感受其中的力量,真是可惜了。
关于剧情,电影本身时长164分钟(这是我看的版本),在短短两个小时内讲述了20多年且还是中国近代最动荡时期的故事,务必要做到极细地去展示人物的形象,急粗地附和时代的节奏。整部电影的节奏紧凑但不敷衍,跨越但不浮夸,编剧部分确实满分。再让我夸一夸电影的结尾吧,电影名《霸王别姬》,历史的故事发展已经人尽皆知,霸王为何‘别姬’,日暮西山,金戈铁马已倒,那是英雄最为悲壮的惨痛现实,前期的倾情铺垫也只为了那‘自刎’时刻的美,‘程蝶衣’死了,‘小豆子’活了,将不完美的现在结束,将美好的过去唤醒,记忆是留给现在最复杂的礼物,从欣赏的角度来说,毁掉那些不完美的,仅留存精品,这就艺术。这部电影的细节所展示的东西太多,毫无疑问,这就是一百个人看就会有一百个‘虞姬’的极致作品,回味的感觉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魅力。
关于电影所展示的东西,中国戏曲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鲜活的结晶,国粹精品,在那样的时代,成为最后欢迎的角儿,无疑是象征着最高的水准,纯粹的美带来极佳的观赏体验,观众们在美的世界里被中国的纯粹尽情的震撼,这就是国粹的魅力。
这样一部能够在中国电影史上名垂青史的电影,没能尽早欣赏实在可惜,请各位好好享受中国电影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