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度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2022-10-21 17:53 作者:武昌哥哥  | 我要投稿

一、博士论文多少次访谈够?

分情况。1.如果研究基础政府,比如调查财政局,一个案例能解决所有问题,一个案例就足够;调查市委书记,门槛比较高,一个也足够。2.如果调查村书记之类需要20多个。3.如果调查一般性问题,比如调查农民工,需要30-50以上。

小结:主要看门槛难度。

二、如何察觉自己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否有问题?

1.同行评判。导师和同门评判,可以扭转我们的局限。

2.找不同立场和层次的人做调研。对自我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做一个纠正。

三、访谈政府人员要注意什么?

1.对相关背景知识有了解。

2.要有多维资料。孤证不立,多维资料可以更有可信性。

(1)研究对象多维。高层干部,中层干部,基层干部,事业编,合同工。

(2)资料类型多维。访谈、文件,工作记录、统计数据,纸质文档,台账。

(3)对事件过程的了解。

3.经验的想象力。面对庞杂的信息,自己要有加工整理的能力。

四、访谈时不顺利该怎么做?比如被访者撒谎,尬聊等。

1.足够的研究投入。多找些人来访谈。

2.有相应的领域的知识储备。

五、如何拟定访谈提纲?

要分情况。

1.弱理论强经验阶段。如果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主题甚至都不明确,这时候以经验为主,进入经验场景去观察。

2.如果进入论证性阶段,需要以研究理论框架为研究的指引。

六、在田野研究中投入多少时间合适?

1.门槛比较低,比如研究农村相关问题,建议多待点时间。

2.门槛比较高,比如研究基层政府。时间要随机应变。

3.研究对象资料来源并不单一,除了访谈,还可以从网上搜集等。

七、线上访谈和线下访谈相比我们需要注意哪些点呢?

1.背景知识要搞清楚。了解访谈对象。

2.偏结构化的访谈作用要大一点。

3.注意维护与访谈对象的关系。jin

八、进入田野之前,需要读多少文献,读哪些层次的文献?

读书比较全面不会被理论所束缚。

九、质性研究一定要上升到理论吗?

1.如果经验案例内在经验丰富程度、经验价值足够高,稍微描述整理归纳下也是很有价值的。比如研究县委书记案例。

2.如果研究的普通社区,这时就需要在理论层面拓展和提炼。

十、有什么策略对质性资料进行分析?

1.扎根理论。技术性的分析方法。

2.相关分析软件。话语分析,甚至机器学习,从话语里去提炼关键性的信息,逐步做一些抽象化的概括。

3.如果研究主题很复杂时,简单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这时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整理出线索,这取决于研究者本身的能力。

十一、个案研究的推广问题

1.典型个案体现的是机制层面的普遍性。而不是经验层面的普遍。

2.理论层面的普遍性。案例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普遍性也是很有价值的。






深度访谈的设计与实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