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超大型EU4架空mod企划与ATL世界设定

2021-07-24 20:00 作者:Augustu-  | 我要投稿

       自今年元旦开始,我开始了代号为“ATL”(Another Timeline)的大型架空mod的制作。经过几个月的设计与制作,“ATL”的超大型架空世界观已经大致塑造完成。由于严重的取名困难症,“ATL”至今没用确定的名称。

      本mod初始设定源于跨年前的一些想法,到现在设定几经重置,已经稳定了下来,形成了一个较为严谨自洽的世界观。“ATL”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等各种方面的与现实世界线(Original Timeline)的区别,为此我与伙伴们查阅过各种各样不同的资料来支撑这个“ATL”的架构。mod基础的历史分歧出现在公元9世纪,mod的剧本将基于在基础分歧之下继续发展了600多年的“ATL”世界线。 

       最初的分歧点在于儒略历802年,法兰克的查理以凯撒之名取缔了罗马教廷,新的神圣罗马自此凌驾于整个天主教世界;而在遥远的东方,黄巢成功在儒略历880年成立了大齐王朝,神州开始了漫长的战乱局面。

      剧本时间点在分歧点的6个世纪之后,在6个世纪的变迁下世界的走向远异于现实。

      以下时态均将以剧本开始时间1444年为准。

世界大致势力分布(开发中不代表最终品质,本图内容纯属虚构)
世界信仰分布(开发中不代表最终品质,本图内容纯属虚构)

    

神州及周边大致势力分布(开发中不代表最终品质)

       在剧本的159年前,即西方所说的儒略历1285年,一名李氏后裔奇迹般地统合了诸多势力,终结了中原漫漫七代十六国的大分裂时代,大唐复辟。重建的大唐行政机构无力掌控整个中原,而大唐统合过程中众多的利益纠纷也使得各地的力量格外强大,因此,大唐顺势或者说无奈地继承了旧唐制,分封了大量的节度使。许多军阀氏族势力借此机会名正言顺地登上政治舞台——然而这也表示了他们愿意接受明面上的统治。新唐开朝天子唐太祖李棡出身商贾人家,因而设立了诸多于商人有利的政策,为了充实刚刚统一的国库,竟不顾诸多反对的声音实施了卖官鬻爵的政令,拥有着大量财富的商人趁此良机将江南打造成了属于商人阶级的领域。

       二十余载之前(儒略历1421年),在剑南道爆发了一场轰动全国的名为太平方道的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大唐显现出了其颓唐之实,中央的军队反应迟滞,战斗力低下。皇帝寄希望与地方上的节度使和藩王能帮助朝廷抵御这次起义,故放开了部分实权。但是无能庸碌的君主无法再如过去一般压制住各个地方实权,军阀与藩王们迅速彻底掌控了各地的实权;在各种势力的逼迫之下,昏庸的老皇帝下书了罪己诏,变相认可了各地的自治。掌控了实权的诸多势力中一部分拉帮结派,最后形成了以晋王与宣武军为首的“河阳派”与“河阴派”,他们为了争夺神州霸权互相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史称“中原之乱”的大型内战。在内斗期间,因各类天灾人祸怨声载道已久的农民们彻底倒向了太平方道教众相应起义,所谓大成都国就这样建立了(借用东晋时期太平方道的大成都国之名),盘踞在天子头顶。

       在江南的商贾支持下,即位的新皇终于调停了内战,两大派系被取缔,然而战争的阴霾始终在中原大地上挥之不去。而新皇不久死于非命,凶手未曾落网,年幼的太子匆匆即位,但是仍然年幼无法处理政务,摄政大臣们也没有威望来号令全国,局势更加糜烂。

       与此同时,虎踞燕云的契丹人仍对攻取中原念念不忘,狼子野心不绝;岭南的大陈蒸蒸日上,在经略南洋方面愈发熟稔,其势力甚至远播海外,在天竺亦占据一席之地。内部的诸多势力盘根错节,蠢蠢欲动;外部的大敌厉兵秣马许久,只待大唐再次大乱。

       内有忧外有患,野心家们在这个新生不久的帝国内外肆意展现自己的才能,建立不过159年的新唐竟已有亡国之征。现今,结束了三年摄政的幼帝李洪先终于开始亲政,这对于整个神州大地而言,是否意味着某种变数呢?未来究竟在何方?大唐昔日的辉煌能否重现?在太原大兴土木建立奢华宫殿的晋王对天下共主的位置想必不乏想法;拥有着最强大的实力的宣武军恐怕也想成为新的天子;北方的契丹人建立的大燕虎视眈眈;大陈不断扩军并时刻关注中原局势,坐视北方战乱以试图攫取更多领土;高原上瘦死骆驼比马大的吐蕃对攻入神州的过去依旧有所念想;经历了大政奉还的日本虽一时向着更东方发展,但是其对于富饶的大唐领土的觊觎显然不会断绝;仍以中原千年之敌的身份游牧于长城外的阻卜诸部对于中原一统亦持其独特的看法。

      

神州北部势力大致分布(开发中不代表最终品质)

          

       克鲁伦河畔的乞颜部一统天下之幻梦并没有实现过,没能统一漠北。克烈人仍然控制着整个大漠中心,统御着整个漠北,也里可温教,即涅斯托里派基督教的东方皈依者建立的宗教,依旧在大漠之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众多的其他诸部中,以唯一天神腾格里为中心的长生天一神论已从乞雅惕的圣地曲雕阿兰(意为源头)开始慢慢地转化原始的萨满行为。自西方而来的也里可温教和本土生长的长生天之间,不期就将爆发因冲突逐步升级而演变成的血腥的大规模战争。

       中原的唐朝重新设立的单于都护府控制了半个漠南,他们代表着大唐对于阻卜的主权宣称,亦是大部分毡帐百姓心目中的耻辱;室韦和一些其他小部落控制着另外半边漠南,他们则与契丹人更加亲近。

       在大漠的东方,渤海国遗民在多年来的失去国家的痛苦中终于重新复国;在其西侧,一些自称扶余继任者的部族重建了扶余国;仍处于部落阶段的女真人诸部渔猎于黑水流域尚未统一;大唐安东都护府在山东失陷于燕军之手后便倒向了大燕,都护加封辽东王;而在朝鲜半岛上,王氏高丽未能一举推翻金氏新罗,而这导致形成了朝鲜半岛至今南北对峙的局面。

       在大漠的西方,乃蛮部与林中百姓斡亦剌惕联盟斗争失败,被迫迁徙去阿尔泰山的西南陲;喀喇汗国余部依然坚挺,但也里可温教取代了佛教成为了他们的国教;大部分突厥人仍然活跃在河中地区并且推崇佛教;西域都护府与大唐的连接被突然复辟的高昌回鹘所切断,孤军坚守着喀什、碎叶两镇;哈萨克人的部族组建了一个强大的汗国并以他们的祖先阿拉什来命名,意图征服整个中亚。

      东洋之上,日本南朝依靠陈王朝新式武器战胜了北朝,改革律令,没收私田,废藩置县,武士纷纷改编为垦荒屯田的军士,向着海洋进发,在无垠的大洋上征服了图依汤加部落联合,并在流鬼诸部东方发现了一片新的陆地,随后建立了陆东国以开拓新的土地。

                                                                

大陈势力大致分布(开发中不代表最终品质)

       于神州的西南边疆,南诏国割据一方已久,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南诏同样分裂了,被称为大理国的政权继承了他的衣钵,统领大量土邦,将势力深入缅甸,国祚延绵四百余年,但是其被诸多强国包夹,只能夹缝求生;而大陈国自唐再统一数十年前篡南汉立国,至今已存皕余年,长于大唐;吐蕃诸部再次出现了一个强有力的君主,在天气渐冷的情况下仍然做到了一统高原并入侵了天竺北方,但终究难以抵抗天威,在天竺的统治危如累卵;而摩诃契丹这个稍显怪异的国家,则是复辟的唐朝所派往天竺的使节借吐蕃军队征服了一批土邦成立的王国,他们断绝了与大唐的关系,向吐蕃朝贡,虽然作为外来者难以服众,但是他们发现自称是婆罗门,借助印度教为工具可以轻易奴役当地人,不过,他们的外交局面几乎可以说是困境,与宗主吐蕃之间只能算是虚与委蛇,与已经开拓至天竺的吐蕃的死敌大陈自然是势同水火,过去的统治者大唐对他们的背叛愤怒不已,至于当地的土邦,自然是恨不能生啖其肉。

       中原地区因为自黄齐开始的长达数百年的战乱产生了大量的流民,这些流民不少在南汉国与后继者大陈国的官方帮助下展开了被称作“下南洋”的大型移民活动,建立了不少南洋卫星国;最先来到南洋的汉人多受到大陈的鼎力相助,故而许多汉人移民国家以陈为宗主。经年累月的开拓使得大陈成为了一个富饶无比的海疆强权,在南洋掌控着绝对的话语权,甚至依靠着仆从军拿下了天竺东岸。

       在南洋的其他地方也有着诸多汉人,客家人在勃泥岛上建立了兰芳公司联邦;一批外出避难的道教信徒于他们发现的一片被其称为蓬莱的岛上自给自足;郑氏海寇被唐王朝收编,改组为南洋水师代替大唐管辖南洋土邦,宣誓大唐海权,但是郑氏一直和大陈王朝暗通曲款,私下勾结,自立只是时间问题。文莱国已经向郑氏俯首称臣,虽然尚存一丝反心,未有大变,不敢轻动;吕宋诸土邦也仰仗天朝仪威,甚至遣使学习;满者伯夷是唯一可能抵御南洋汉人的本地王朝,是南洋土著最后的净土,但是他们的体量还是远小于汉人势力,一旦开战,实力差距悬殊的他们根本无力抵挡;暹罗与大陈帝国世代姻亲,寮国与大陈世代修好,缅甸四分五裂难以统一,东天竺土邦无力抵抗大陈天军。

       大陈已然将西洋变成自己的海,自己的后花园,自己的小澡盆,但是之后会一如既往的顺利吗?大陈的人口尚且不足以完全开发岭南,过去的大力资助移民汉人也使财政稍有些捉襟见肘,土著们的反抗令人烦恼不已,移民国家能否一直牢记恩情亦同样是一个问题。大陈固然蒸蒸日上,但若是没有一个高明的统治者,这如钻石般坚硬却易碎的霸权恐怕难以维系。


近东与亚细亚势力分布(开发中不代表最终品质)

       在二百余年前(儒略历1213年),一名法尔斯人在巴格达成功刺杀了末代阿拔斯哈里发,阿拔斯王朝治下的伊斯兰世界彻底崩溃。

       由于伊朗地区的异教徒受到了更多的宽容,直到阿拔斯王朝崩溃之后琐罗亚斯德教仍然是“伊兰”世界的主流且一直维系至今。新的伊朗国家迅速地再统一了几乎全部的“伊兰”世界;而因为伊斯兰的世界崩溃得过于彻底,十字军甚至成功收复了耶路撒冷,建立了一个天主王国,在伊斯兰世界的中心扎下了一枚足以令穆斯林们如鲠在喉的楔钉。

       而在旧秩序崩溃后的伊斯兰世界中,埃及地区的人民率先建立起了自己本地的王朝;在巴格达地区,阿拔斯的残余势力建立了伊拉克王国;叙利亚人仍在期盼恢复大马士革的辉煌;麦地那的伊玛目以重申《麦地那宪章》联合了大部分阿拉伯部族重建了伊斯兰共同体“乌玛”;法尔斯总督艰难地对抗着新的琐罗亚斯德伊朗;至于伊比利亚地区,伍麦叶王朝的余脉则成功地巩固了自己在伊比利亚的统治地位并将势力扩张到了北非。

       法兰克神圣罗马的十字军在收服耶路撒冷的途中击溃了东罗马,在希腊教会的影响范围内建立了安纳托利委任统治区(安纳托利即希腊语东方)。同时,一部分伊斯兰化的希腊人东向建立了罗姆王朝,亦有一小部分不愿接受神圣罗马统治的希腊人逃亡去了塞浦路斯建立了止波里秩序。

       而在其他地区,一名难以考证出身的王者于统一了北天竺,建立起了婆罗多之国,并且几乎将伊斯兰教全部赶出了天竺;几乎同一时期,一家自称所罗门后裔的绍阿名门统一了埃塞俄比亚,并将兵锋直抵埃及,他们建立了“所罗门王朝”。



欧罗巴势力分布(开发中不代表最终品质)

儒略历802年,查理在亚琛召开的帝国会议上颁布法令,要求所有封臣——无论是世俗的还是教会的都要以“恺撒之名”(Nomen Caesaris)重新对他宣誓效忠,并命令罗马城附近的教会将土地所有权归回。之后靠着强大的军力完全镇压了一切反抗,同时直接宣称了罗马帝国的法统,紧接着将国号重新命名为了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神圣罗马之国)。

查理去世后,其后人争夺帝国统治权的冲突十分激烈,最终各方势力妥协决定了以选举君主制来确立未来的君主。经过几百年的变迁,神圣罗马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大,封臣不断变多。随着时间的推进,地方上的官职逐渐演变为世袭传承,贵族越来越多,每个诸侯和皇帝手上的权力都一级一级地转换成了更多小诸侯的权利,形成了“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局面。地方上没有大型实权诸侯,皇帝也无法直接命令地方,国家现今只能靠着议会作为链接维系在一起。

帝国议会时常征集十字军东征收回圣地,在第6次议会召集的大规模东征时,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所攻占。儒略历1204年,东罗马向帝国臣服,改组为安纳托利委任统治区,接受帝国管制。儒略历1232年,耶路撒冷收复,帝国威望到达了顶峰。

在帝国的周边,帝国对伊比利亚收复失地均以失败告终,反而丢失了不少领地;大不列颠岛上的盎撒人建立了Anglican教派对抗大陆上帝国政府控制的天主教;北欧的诺斯人仍然时常南下劫掠着帝国的北方边疆;国祚短暂的基辅罗斯曾经统一了斯拉夫世界,但是又迅速崩溃,斯拉夫部族仍然在互相争斗;波罗的海部族则建立了名为“Baltijossalys”(立陶宛语,意为波罗的海邦国群体)的联邦,对抗着因为圣城收复而撤来的帝国人的十字军条顿军团。

朱庇特选中的雄鹰看似已然势不可挡。但是,事实如此吗?未来究竟是神圣罗马重新恢复罗马的荣光,还是大崩溃裂解沦为败者呢?人非神明,以已有谋未有,终是难以明确。


1444年的新大陆(开发中不代表最终品质)


       诺斯人曾经来到过新大陆并且留下了部分旧大陆的工具、知识与牲畜,莫霍克人得到了这些宝贵的财富,用以加强了自己的部落,并且联合其他部族成立了易洛魁合众国,共同走向辉煌,显而易见,易洛魁成为了整个东海岸的最强国度。

       在新大陆的东方,一些外来者成功在这里定居,他们给西海岸的部族带来很多新奇的东西,也有很多部族视之为魔鬼的馈赠,警惕着这些陌生的面孔。

       而在新大陆的中部,阿兹特克的城邦联盟还在维持着血腥的传统,甚至连他们得君主都经常被献祭给神灵,畸形的政治宗教文化使得他们似乎难以有所作为。

       安第斯的山区,一名英明神武的萨帕·印卡成功整合了四州,成立了塔万廷苏尤,其事迹难以考据,只能在神话中捕捉到一丝影子,统一的因蒂信仰维系着帝国的稳定。

       儒略历1230年左右,曼萨·松迪亚塔建立了马里,于西非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强权,使得西非的盐和黄金的贸易比以前更加繁荣昌盛。他为他的帝国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他在位期间致力于驱逐伊斯兰教,决定转而从自己的先祖获得力量。自其建立伊始,马里帝国便雄立于西非之巅。

       儒略历1333年,时任马里国王决定向西探索新的土地,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投入,损失了大量的资源,最后终于发现了一片新的大陆,并且扎下了一个据点。

在新大陆的其他地方,地广人稀,等着他人的开拓,未来将会有什么人定居在新大陆肥沃的土地之上呢?


地区主流信仰分布(开发中不代表最终品质)

       在欧罗巴的东方与北方,基督的荣光未能进入这些土地,大量本土原始信仰被保留了下来;不列颠上的诸侯不想受制于大陆,建立了盎格力肯(Anglican)圣公宗,同时德鲁伊在凯尔特人的地盘死灰复燃;中亚的佛教影响力不曾衰减,但是也里可温教也在不断进入这片土地;乞颜部在北亚推行“唯一腾格里”,成功向诸多信奉原始萨满的部落传教;伊朗人仍然在信仰古老的琐罗亚斯德教,圣火在阿拔斯崩溃后重新骄傲地亮起;印度的穆斯林遭到了大规模驱赶,远古婆罗多的种姓制度仍然牢固;儒家思想和妈祖信仰随着“下南洋”到达了远方的海岸,而日本的神道信仰也随着开拓团进入了新大陆;新大陆西北有着一些诺斯人后裔,他们信仰着奥丁,而新大陆其他的地方也有着诸如纳瓦尔、因蒂之类的特色的本土信仰。


泰山圣祚(开发中不代表最终品质)

        儒教是儒道释三家和其他的九流的思想的汇总与统称,而在这个世界当中,出现了一个掌控儒教话语权的超然存在-鲁王衍圣公。

        大唐崩溃后,后续七代中唯有黄齐以自身的军力称霸中原,其余六代几乎皆为篡位以得天下。天子之位得位不正,自然寄希望于来自宗法的认可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朱温篡权黄齐后,将泰安和曲阜献给孔氏,加封当代孔族嫡孙衍圣公爵位,赐予其鲁王封号,换得孔氏对其正统性的支持。

       此后近400年间诸多统治者纷纷效仿,衍圣公地位空前加强。皇帝封禅全部是衍圣公府一手专办,各地氏族都要向衍圣公府交税以示虔诚,衍圣公还可以不仁不义的罪名宣布对邦国的绝罚,即使是重新统一后的大唐也无法不承认衍圣公的地位。


法兰克福三百州议廷(开发中不代表最终品质)

       儒略历802年罗马教廷被取缔后,神罗的凯撒权威空前加强,一切神权事务直接被政府所管控,一切神学问题亦可交由议会表决来解决。圣经被重新解读,神圣罗马皇帝被视为天主在世间的代表,法兰克福议廷被视为是天主管理世界的工具。自此一切教权收归帝国政府和议会。 在议廷控制下神罗发起了多次十字军圣战,天主教重新掌握了圣城耶路撒冷,但是未能收复伊比利亚。

    

     以上是目前的主要设定,mod还在开发当中,不日将推出demo;但是mod构架过于庞大,完成版估计会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最后寻求一个合理的mod名字,在贴吧有人给予了“E pluribus unum”(合众为一)的建议,但是我无法下定决定(选择困难症又发作了)。

超大型EU4架空mod企划与ATL世界设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