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考察:8月24-27日河北站
登古塔、游古城,
鉴缂丝、赏定瓷,尝美食、品美酒
这一次
一起深入河北
领略河北古建筑之美
在河北
我们可以沉浸在
庄穆的古建筑之中
将带您穿越时光
©视觉中国
走入河北的神秘王国
这蒙、藏、满、汉文化深度通融的殊胜之地
宫廷高雅与乡土质朴交融的宝藏城市
遇见千年前的文化古城
如《大河之北》所描述,
古往今来的征战在这踏出一条血脉相承的根系与道路,
抵御外侵的长城在这里伫立、入海、
华夏文明由此繁衍生息
文化与历史见证了一切
从历史走到现在,从现在走向未来,
这是先祖的遗赠,也是后人的无畏,
这次,
我们一起赴往河北,
观赏这幅壮观的地理画卷
01 专业:最建筑的游学
● 最建筑的考察路线:专门为热爱建筑的“粉丝”量身定制的——建筑游学。4天,实地考察20+中国河北古建筑项目,以非常专业的学术视角去理解和学习、感受历史
● 专业知识的讲解+知识资料:全程专业学术领队详细讲解,并提供整理好的专业建筑知识资料。带你了解建筑发展的历史、文化背后的历程:快与我们来一场专业建筑学术碰撞的CITY WALK
● 专业学术交流会:组织一场及以上的同行者学术交流会
02 趣味:丰富多样
● 体验模式丰富:传统文化体验、交流会,让你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专业人物摄影、建筑摄像,帮助你记录这次行走,让你对这趟行程不留遗憾。
● 社交起来:旅行,总是一次很好的打破社交圈的机会,或许能让你收获友情、甚至机遇,而它无疑也成为人生中的一次无可比拟的游学经历
招募对象
热爱建筑,摄影,传统文化的人~
{欢迎任何喜欢建筑的朋友参与活动!}
行程详情,报名及相关费用咨询
考察项目
{以下仅为考察点示例,具体的最终行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Expedition projects
01
云居寺塔(双塔)
河北涿州
云居寺塔,为辽大安八年(1092年)所建建筑,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双塔一南一北,遥遥相对。南为智度寺塔,北为云居寺塔,统称云居寺双塔,俗称涿州双塔。
云居寺塔为五层八角形:结构与北塔相同。唯每层斗拱不如北塔富於变化。因两塔造型优美,颇具盛名,文人雅士题咏甚多。清人杨衔《云居寺双塔诗》“金鸦开翅维摩宫,书出白塔檀云中。七盘银嬴倚碧宇,天外绰约双芙蓉。”
02
开善寺
河北保定
开善寺,俗称“大寺”“大佛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旧城址的东北角,占地约9500平方米, 是一座保留有辽代建筑风格的佛寺。
开善寺存有建于辽代的大雄宝殿和后代修缮的天王殿、金刚殿。开善寺大殿构造严谨、实用,整体外观朴素、稳重,表现出早期木构建筑的风格特点。
大殿自建立以后,未经过大的维修,较好保存了始建时的原始状态,对研究早期木构建筑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03
慈云阁
河北保定
慈云阁,又名大悲阁,因阁内塑有大悲佛像而得名。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占地面积150平方米。
慈云阁坐北朝南,为二层楼阁式重檐歇山灰瓦布顶建筑。 慈云阁工艺精巧,彩绘华丽,雄伟壮观,为元代建筑的典型作品,是中国古代建筑从宋代风格向明清风格过渡的较好例证。
慈云阁节点细节
04
清西陵
河北保定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完工于民国四年(1915年),其间185年。是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陵寝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皇室陵墓群。
清西陵崇陵明楼和宝顶 ©新华社照片
清西陵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还有3座后陵。此外,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
其建筑形式体现着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王爷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
©保定市建筑业协会网
05
阁院寺
河北保定
阁院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城广昌大街西侧,创建于东汉,唐时重修。其文殊殿始建于辽代应历十六年(966年)。阁院寺占地58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
阁院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建有天王殿、文殊殿、藏经楼,两侧有东西配殿及禅房等。文殊殿是该寺主体建筑,是中国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上木结构建筑之一。
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前有宽阔的月台。内部梁架为四椽桃对乳袱用三柱。寺内存有铁钟一口,是中国现存唯一有明确纪年的辽代大钟。
06
北岳庙
河北保定
北岳庙,汉称北岳祠,唐称北岳安天王庙,宋称北岳安天元圣帝庙,元称北岳安天大贞元圣帝庙,到明时去掉历代所加封号,改称为北岳庙。
北岳庙建筑格局呈坐北朝南的“田”字形,采用的是以中轴线为主,两厢对称的传统建筑形式。庙内主体建筑德宁之殿在中轴线北端,往南依次建有飞石殿、三山门、凌霄门、御香亭、朝岳门、牌坊、石桥等。
07
行唐 城隍庙大殿
河北石家庄
清康熙十九年《行唐县志》载:“城隍庙在县署东北,始于明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知县周岳修建大殿五楹,东西两廊各十楹,前为殿三楹,又前东折为大门三楹,殿后为宫寝五楹。”大殿位于城隍庙中后部,明天顺、万历年间及清康熙、雍正、嘉庆年间,均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缮。
如今的城隍庙,仅存大殿一座。大殿为砖木结构,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布瓦歇山顶。大殿门前两侧,挂有一副警醒世人的楹联:“为善必昌为善不昌祖有余殃殃尽必昌,为恶必亡为恶不亡祖有余德德尽必亡”,横批“善恶普应”。殿身下有半米高的砖砌台基,殿前设长方形月台。院内青砖铺地,一块赑屃上的古碑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08
赵州桥
河北石家庄
赵州桥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于隋开皇十五年至隋大业元年始建。距今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以来共修缮99次。
李春在设计大桥的时候,采取了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立桥墩,使石拱跨径长达37米之多。这是中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
©匠子生活
此外李春和工匠们还一起创造性地采用了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李春还对拱肩进行的重大改进,把实肩拱改为敞肩拱,可以增加泄洪能力,以及节省大量十石材料。
09
泰山宫-兴文塔
河北涞源县
兴文塔,位于保定市涞源县县城中心泰山宫内,始建于唐天宝三年(744年),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由住泰山宫道人吉录保与干佛寺僧人徳丹共同修缮。
兴文塔结构式样符合辽代建筑特色,与辽代极为盛行的密檐式砖塔所不同的是,兴文塔建筑形式为八角五级阁楼式,似乎吸收了部分唐代精致巧妙的风采。
兴文塔通高22米,修缮后通高27米,占地面积37.6平方米。自明初以来,佛道两教先后在塔侧建立寺观,塔侧为道教所在地。
10
大道观玉皇殿
河北定州
大道观,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原为中轴式群体建筑,现仅存中殿玉皇殿。
该殿颇具元代建筑的典型减柱造特色,东西长七间,南北宽四间,庑殿顶琉璃瓦剪边,设三跺单翘单昂斗拱。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大道观东曾有池塘,养鱼栽荷。州人每逢中秋佳节携酒前往赏月,因景取名“西溪玩月”,被列为定州八景之一。
殿内四壁现存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沥粉贴金帝王出巡图。画面人物栩栩如生,画工可与五岳之一的北岳庙壁画媲美。
11
中山汉墓
河北保定
中山汉墓位于河北保定城内市政府北约100米,今石刻馆院内,历来众说不一,曾一度误传为“靖王坟”“慕容陵”。
1995年经发掘确认此墓为东汉晚期侯级墓。墓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墓室保存完好,南北长24米,东西宽10米,由前室,东西耳室、中室、后室组成,墓室由长方形砖和扇形砖修筑而成。现墓室内展出东汉随葬品,地上建有陈列室。
此外,院内有中山王刘焉墓出土的汉代石刻、“关羽风雨竹碑”、“乾隆御碑”等历代较有价值的石碑刻群。
12
贡院
河北定州
科举考试废除百年,遗迹保留下的不多,在我国北方也就这一处贡院保留较为完整。
定州贡院位于河北省定州市东大街草场胡同。定州贡院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科考场所定州贡院,定州贡院自始建至今已有270余年的历史,其整体建筑气势雄伟,雍容壮观。
贡院建筑群为中轴式布局,规模宏大,原有文武两科考场,文场座北朝南依次为影壁、大门、二门、魁阁号舍、大堂、二堂、后楼,武场位于东部,有演武厅、文昌宫、后宫等建筑。
现仅存文场部分的影壁、二门、魁阁号舍、大堂、后楼五座建筑,整个建筑布局不仅给人一种森严之感,同时兼具艺术美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13
满城汉墓
河北保定
满城汉墓是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在中国考古史上占重要的地位。作为汉诸侯王、后一级的大型崖洞墓,满城汉墓墓室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墓中出土的文物充分反映了西汉盛世时期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以及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满城汉墓属于横穴式的“崖墓”,均采用以山为陵的营建方式,墓道及墓室凿山而成,呈弧形。满城汉墓平面布局上大同小异,均由墓道、甬道、北耳室、南耳室、中室、后室六个部分组成。墓中还设有构思精妙的防盗和排水系统。
满城汉墓的发现,揭示了西汉时期诸侯王的墓葬结构和埋葬制度,为研究汉代冶炼、铸造、漆器、纺织等手工业和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14
定州市博物馆
河北定州
定州市博物馆(Dingzhou Museum),紧邻开元寺塔、贡院、文庙、晏阳初故居四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州市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
定州市博物馆是定州市古城恢复改造工程中的标志性建筑,其斗拱、高台、坡顶等都采用了汉代古建元素,整体建筑体现出汉代建筑的端庄大气、古朴典雅风格。造型以“中山国文化”为依据,将台地、坡屋顶、斗拱等应用在设计中,使定州市博物馆气势恢宏。
15
定州文庙
河北定州
定州文庙,又称“孔子庙”,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刀枪街1号。唐大中末年(约857~858年),定州帅卢简求废佛寺创修定州文庙。
定州文庙占地12629.4平方米, 分南北两部分,北院坐北朝南,有东、西、中三个相邻的院落,建筑布局为中轴式。东院主要建筑为崇圣祠与魁星阁;中院为大成殿、戟门、棂星门;西院为明伦堂。南院坐南朝北,为四合院式的节孝祠。
16
晏阳初旧居
河北定州
1985年,旅居海外的晏阳初先生又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95岁高龄的他,当然不会忘记曾经承载过自己激情与梦想的定县(今定州市)。据说,当他看到自己的旧居保存完好时非常激动,因为祖籍在四川的他早已将一世的精神寄托长存于北方这个千年古县了。
据介绍,晏阳初旧居原由东、西、南院及西跨院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2700平方米。由于战乱等原因,东院建筑早已不复存在,西跨院也已做他用,现在的旧居仅存西院生活区的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房五间。
17
毗卢寺
河北石家庄
毗卢寺,别名毗卢禅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5年),后经宋、金、元、明、清朝修缮,其中明弘治八年至明嘉靖十四年(1495~1535年)进行了大规模重修,寺院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因寺内主殿供奉毗卢遮那佛而得名。
毗卢殿为毗卢寺正殿,又称五花八角殿,明代重建,内供毗卢佛。该殿建于约1米的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二间,通高8.35米,殿前后有歇山顶抱厦,平面呈“十”字形,建筑面积208.4平方米。
18
隆兴寺
河北石家庄
隆兴寺,别名大佛寺,寺院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赐额“隆兴寺”并沿用至今 ;是中国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
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来征河东后驻跸镇州(后正定),到城西由唐代高僧自觉禅师创建的大悲寺礼佛时,得知寺内原供的四丈九尺高的铜铸大悲菩萨,后汉契丹犯界和后周世宗毁佛铸钱的两次劫难,加之听信寺僧“遇显即毁,迢宋即兴”之谶言后,遂敕令于城内龙兴寺重铸大悲菩萨金身,并建大悲宝阁。
开宝四年(971年)兴工,至开宝八年(975年)落成,并以此为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大兴扩建,形成了一个南北纵深、规模宏大、气势磅膳的宋代建筑群。
19
开元寺
河北正定
开元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燕赵南大街109号。开元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原名净观寺,是正定古城八大寺院之一。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开元寺。
开元寺寺内主要建筑为三门楼、天王殿、开元寺须弥塔、开元寺钟楼和法船殿遗址。主殿在后,开元寺钟楼、开元寺须弥塔于殿前左右对峙。开元寺主殿在后,楼、塔左右对峙的布局是唐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0
正定府文庙
河北石家庄
正定府文庙,宋以前建置不可考,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由龙图阁学士知府事吴中复创修。元末毁于兵,明清均有修葺。建国初期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文革时期大成殿等建筑被拆毁。现仅存元代建筑戟门及其东西耳房各三间。
正定府文庙其平面布局分三路。中路为牌坊、棂星门、泮桥、名宦祠、乡贤祠、戟门、东庑、西庑、大成殿、崇圣祠、六忠祠。东路为学宫,前为魁星楼,后为学堂及教学楼。西路为明伦堂等。戟门作为正定现存的元代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21
荣国府
河北石家庄
荣国府(1986年),是以明末清初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荣国府主要景点有荣国府景区、宁荣街景区、曹雪芹纪念馆等景观组成。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荣国府”设计和建造的。
贡院建筑群为中轴式布局,规模宏大,原有文武两科考场,文场座北朝南依次为影壁、大门、二门、魁阁号舍、大堂、二堂、后楼,武场位于东部,有演武厅、文昌宫、后宫等建筑。
22
正定广惠寺
河北石家庄
据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载,该寺建于康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宋金时期大修,明代中期曾予以修葺。清代后期,寺院废毁,唯塔尚存。由于史料的不足,一直以来,文物界根据塔的结构形式和第一层内壁上正隆六年(l161年)墨迹推断,该塔为辽金时代遗物。
华塔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主次相依,精巧华丽,壮观秀逸。
主塔是一座楼阁式建筑,通高31.5米,共分四层,各层檐下均配置华丽的砖仿木构斗拱。一至三层平面作八角形,底层中部砖制斗拱,北侧辟一券门。二三层均设平座。
23
临济寺
河北石家庄
临济寺,又名临济塔院,始建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年)。临滹沱河侧,因之遂得临济之名。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禅师驻锡此寺。临济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临济一派的发祥地,也是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庭。
主要建筑为大雄宝殿、法乳堂、天王殿、澄灵塔。
24
定州开元寺塔
河北定州
定县开元寺塔,又名料敌塔,因塔建于开元寺内,故通称“开元寺塔”。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宋真宗为了供奉开元寺僧令能从古印度取回的佛经、舍利而下诏建寺筑塔,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建成,历时55年。
定县开元寺塔为八角形楼阁建筑,是中国现存较高的古砖塔,造型端庄威武,塔身十一级,从下至上按比例逐层收缩。塔内结构为外塔体环抱内塔体,楼梯从内塔体穿心盘旋到达塔身顶部。塔身由内外层衔接,形成塔内藏塔的奇特结构。
定县开元寺塔是一座集建筑艺术、佛教文化、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的佛塔,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一次
我们深入河北
一起探索建筑的奇妙世界
四天四夜
共同走进建筑的精彩旅程
体验专业的建筑考察、文化活动体验、学术探讨活动等精彩内容
与建筑师一起发现美丽的建筑景观!
解读城市,遇见建筑
这是一场古建的盛宴
一次性探访多个优秀建筑作品
感受极具现代感的空间
给我们的视觉冲击
全程讲解
学术领队全程对建筑进行细节性讲解
从设计理念到空间布局、材料运用
并全程无线耳机接收
不会漏过每一个精彩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