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有感
直到有一天,一群人会把“手速”和“音乐”剥离开来
手速
,和田径运动一样,是尽可能快的按规定顺序规定手指点完固定位置固定物量的键,不同的是它会用一套算法把准确率和总时间甚至更多变量整合在一起得到最终分数,点错扣准确率,它只有单点和滑块,读谱就分为类似50米→显示未来4个键,100米→显示未来8个键,1000米→显示未来16个键,整个手速的过程就是整个手臂局部
力量和反应
的一种极致
释放
,不同键位置,不同手指的排列组合又对应了不同的
手速
极限 就像类dota游戏一样,早期,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主流音游会逐渐演化为一种“体育竞技”而被彻底资本化,业余职业从此分流 而
音游
,它更像是花样滑冰,是在音乐的基础上,对于节奏与技巧的一种即兴与把握,它恰恰在于
控制
这种手速的力量与反应,而使之达到一种手速与音乐节奏的平衡,这里的
控制
实质就是一种技巧了,而它会越来越追求这种技巧层面的运用,极致便是与音乐本身合而为一,是对控制手指运动技巧的一种美学,为什么看音游视频会有一种“舒适感”,想是来源于此的,而在符合音乐节奏的基础上,施展自己不同的手势与打法,这才是
音游
的核心玩法 花样滑冰大约的确是需要力量的,但这速度再快,也是无法与博尔特一类人进行同等比较的,这两类运动实质是相抵的,
底力
谱与
技巧
谱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就映射出了这两种运动的分歧,而这种分歧在将来许是会愈发明显的,最终,大众认知下“
音游
”也终于不再是“
手速
”的代名词了,而“
手速
”则衍生出了一套属于它本身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对于手的一项运动,
手速
的极限也绝不是所谓
音游
的极限了,它比
音游
更快,更爆发,也更耗力,
音游
的极限也就不是
手速
的极限了,它比
手速
更精准,更华丽,也更具美感
手速
并不是又快又准,而是“快了自然准” (双押可以是间隔很短的交互)
音游
并不是又准又快,而是“准了必舍快” (长条不可避免的放慢了手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