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齐社读书笔记2020——《运动改造大脑》五
【应用案例】1
讲述人:冯磊 北京傲德迅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很多人都会有疑惑:运动真的可以改造大脑么?那是往良性的方向改还是往情性的方向改呢?真的有这么神奇么?
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有同样的疑惑,这个运动改造大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原理:
我是一个坚持健身17年的人,很少有焦虑情绪,因为我喜欢运动。每当遇到不解或者有烦心事儿的时候,我都会去健身房健身,练练器械,跑跑步,大汗淋漓之后再冲个热水澡,当我再次坐到车里的时候,发现心情好了,遇到的问题也都想到了解决办法,感觉事情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也没有像锻练之前的那种心事重重、一脸愁苦的样子。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背后的逻辑:通过运动,体内机能水平会提高,刺激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降低我们的焦虑情绪,同时会引起喜悦感。运动带来的充沛的精力和强烈的愿望,使我们的情绪趋于平稳。
周一到周五我会抽三天时间去健身房健身,以练器械为主,从疫情开始至今,我基本每周六和周日的早晨都在居住小区跑步,距离会控制在2公里左右。我发现跑完步回来看一个小时的书,效率会非常的高,很少走神,而且能记住很多的内容。对我而言,如果下午或晚上看书,精力总是不集中,看完还容易忘记。这个神奇的发现令我很兴奋,从此我选择了在跑步后专注地看会儿书,还能像学霸们一样记住很多关键内容。
读了这本书后,明白原来这些都是跟运动有关,通过运动刺激了大脑的海马体,增强了大脑中记忆和学习的有关区域。
这本书提升了我的运动理念。运动不仅能改造大脑,还影响着我们的习惯,在强健身体的同时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同时还能促进体内的生长激素,使我们的生命陪伴更加持久。
【应用案例】2
讲述人:何璟汶 北京优加豪斯装饰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
在没有阅读《运动改变大脑》这本书之前,我认为运动本身是有个体差异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有运动细胞的人天生就耐力强,喜欢跑跳;而缺少运动细胞的人就是跳不高跑不快,并且觉得强迫进行运动还会受伤。
直到我遇见这本书,明白了运动不是一项特长,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于是我在生完二宝之后就开始做运动,月子里就在做产后康复运动,只是动作舒缓轻微。每次运动完之后心情舒畅,肌肉有一种被激活的感觉,因为孕后期加剖腹产一直是躺卧姿势,运动其实很大程度上帮我恢复了体力。
我现在已产后四个月,每周至少5天进行30-60分钟瑜伽,作者的建议则是:每周6天进行45分~1小时的有氧运动,其中4天中等强度运动,2天高强度运动。由于身体还在恢复中,我的体能暂时达不到这个强度,同时我已经约了几个同伴一起做瑜伽。在坚持运动这段时间,不仅加快了身体恢复,而且不用担心没精力,同时也解决了产后焦虑和抑郁的问题。
每当我们在运动中心率增加和呼吸加快时,知道这些生理信号是指示运动的产物,是可控、安全且有益的,因而不会引发担心;这样大家就逐渐适应并喜欢上身体被激发起来的感觉。当然我本人很幸运,并没有患上产后抑郁和焦虑症,但在我的周围有很多产妇有类似的问题,尤其是焦虑症,她们在焦虑症的治疗中,医生会开出一种叫β-受体阻滞剂的药物,它对交感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很多古典音乐家在演出前会选择服用它,以避免紧张出汗和肌肉僵硬。运动的作用和这种药物如出一辙,而且人体本身就能生产。
焦虑是一种恐惧,焦虑症如此难以治疗的原因是,恐惧的记忆一旦被建立,这个特别的通路就驻扎在大脑中了,鲜明得远远超过它实际的样子。想要扑灭焦虑,就要建立新的记忆,并且不断强化,逐步形成新的神经回路,把触发器和典型的反应断开。科学家把这个过程称为重新归因,而运动恰是重新归因最简易的方法。运动会引发类似于焦虑的生理性症状,当你把它和由自己发起的这种可控行为关联起来,崭新的记忆会逐步形成,取代恐惧的记忆;除此之外,运动还通过分散注意力、缓解肌肉紧张、增加大脑资源、提高恢复能力来战胜焦虑。我有个同龄的朋友,在老公出轨之后,抑郁了很长一段时间,一度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最后是通过每天晚上慢跑治愈了抑郁。
每个人在遇到焦虑时的最初反应,都是本能地逃避。但只要能行动起来,就会发现世界比想象中更安全。因此运动给了我很多新的认知,对我本身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有信心和动力一直坚持下去。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赶紧动起来吧,不要再找任何借口,你也能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