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指导师案例分享,脾气乖戾的孩子怎么办?
心理健康指导通常面向大众特别师青少年儿童的常见心理问题,运用专业的技能给与受众及时的干预和引导,以避免出现心理病患引发不良问题,这是和心理治疗师有所区别的方面。所以心理健康指导师是大众心理健康的守护者,本文为你介绍一个辅导案例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描述:我有一个 8 岁的男孩,从 5 岁开始就很玩皮。一年前,我妹妹和妹夫两因工作需要要双双出国,留下一个 4 岁的男孩让我们照管。从此我的儿子发生明显异常的变化,脾气极易激怒,常为一点小事而大哭大闹,经常欺侮小弟弟,有时连父母也敢骂。
因为爸爸让他穿一件衣服,他就大发脾气。我搂他或拍他一下,他又冲我大叫大嚷。吃饭时总是挑肥捡瘦,或者干脆就不吃。我们总担心他有什么病,通常多方容忍迁就,有时实在受不了他的无理取闹,便加以责骂或殴打,这时他就变本加厉,大叫“不如死了好”,有时还叫父母去死。孩子在学校表现还比较好,老师认为他很聪明。他的学习成绩都在 90 分以上,我们一直都很关心他,可不知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该如何做呢?
心理辅导师:知道了您儿子的情况,目前许多独生子女都有类似情况,我劝您不要过分焦虑,您认为孩子无缘无故地乱发脾气,这是从一般的眼光来看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孩子发脾气,必然有其心理原因,可能是孩子表达情绪不满的方式或是孩子应付环境甚至控制父母的一种手段。
孩子的情形,可能两者兼而有之。他对您待他的态度、行为不满意。比如,干涉他穿衣的自由,过分唠叨,随意碰他等。但他因种种原因不能言语来表达不满,于是转而采取行动——发脾气来发泄。他讨厌母亲碰他的身体,这同此年龄阶段男孩子的心理状态有关。男孩在这个阶段,喜欢跟同性的朋友接触,而厌恶异性,母亲也不例外,这跟与父母的情感并无相干。
父母应尽量尊重孩子特殊心理需要,以帮助孩子发展健全的人格。孩子在家中作为独生子女一直受到您们的宠爱娇惯。而当他的小表弟被迎进家,情况就完全变了。他突然发现自己必须和这个小弟弟分享父母的注意力和感情,况且小弟弟年纪小,需父母给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种转变难免在孩子的心中造成极大的困扰,使他感到无限的嫉妒与气恼,而当他直接向小弟弟发泄这些怒气时,却因所采取的方式不当,遭到责打,于是转而采用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表达,如不好好吃饭,乱发脾气等。
这样一来,您们认为他可能是生病了,对他就比较关心、容忍了。但孩子这种表达感觉及应付困难的方式是极不适宜的,有时反在造成其他问题,或是产生恶性循环,使问题变得更复杂。他的行为变成了控制父母的手段,他不吃饭,迫使父母对他更加关心和花费更多精力。
以上是对孩子的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的分析。
那么怎样帮助孩子改正不良的行为呢?需要家长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照顾孩子的需要。您的孩子比较聪明。您们也许还像对待一个很小的孩子那样对待他,常常进行不必要的指导,同时也不了解他在这一阶段的特殊心理需要而做出令他讨厌的事。这种过度的爱护与管教,可能造成孩子过分依赖的性格,使他长大后仍是一个幼稚的人。
2.以身作则。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有意无意模仿成人的实际行为,不管大人对他们的口头教训是什么。如果父母常有吵骂来发泄不满,孩子就会用同样的方式来表达情绪。这就要求父母在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件、问题时,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理智地分析、解决问题,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榜样,以供孩子模仿。
3.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一个孩子如果总被大家责骂,说他是“坏孩子”,他往往会自认为是坏孩子,而依从别人对他的评价,真正就成了“坏”孩子。同样,如果大家都夸他是个好孩子,他就相信自己是好孩子,一举一动,就真像好孩子了。所以,父母应尽量强调孩子的优点(但绝不能虚构;当孩子有缺点时,也不要放纵妖娇宠)。一个人的好行为越受到重视,就越会再次出现。
具体做法是:
您孩子的问题同小表弟的出现有关。您们既然已经承担了照顾这个孩子的责任,就不好因为自己孩子的原因而推掉这一责任,况且这样做对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是不利的。您的孩子已经 8 岁,又上了小学,是个很聪明的孩子。
您们应跟他讲清小表弟为什么要和您们一起生活,告诉他别人有困难时应该帮助。还可以让孩子帮助小表弟做些事,开始可间接做,这样可逐渐让孩子互相接近,在感情上相容。同时父母应该注意,在小表弟面前要多赞扬、鼓励
自己的孩子,少一些指责,更不能当着小表弟的面打他。
父母还应注意不要总把孩子留在身边,对 8 岁的孩子应该创造条件让他多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游戏,在同龄伙伴中孩子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旦孩子的脾气有所改变,他的饮食问题便会随之解决。只是在开始时需要父母狠狠心,“惩治”他几次,告诉他吃饭时间不吃,只有等到下顿饭。开始孩子可能不相信,真正实行一两次后,孩子有了饿肚子的经验,就会好好吃饭的。通过这样“惩治”,可以让孩子明白,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要挟父母。以上是我的建议。只要您注意以上所谈问题,从小事着手,您的孩子行为会改善的。
如果你对心理健康指导师学习报考感兴趣,可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
分享转载只为网友交流学习知识,如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予以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