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八章 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第一节 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

2023-09-07 20:05 作者:HIP10826  | 我要投稿

       政治民主是“大多数的统治”的政治形式,是一种国家形态。在人类历史上,政治民主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在阶级社会,政治民主属于上层建筑领域,任何形式的政治民主都基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为其服务。从根本上讲,政治民主不是抽象的,它实际上是阶级统治,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在阶级社会发展过程中,民主形式随统治阶级的更换而更换,随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而发展。民主的每一次发展,都将使社会有更多的人获得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政治革命所带来的政治解放,是人类解放的一个必要阶段,政治解放虽然使人们在政治领域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实现完全的政治民主,但这还仅仅是形式的民主,因为,政治解放并没有消灭阶级统治。政治民主的最终归属应是被社会民主所代替。社会民主的实现,有赖于人类的彻底解放。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人类彻底解放的过渡。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治民主表现为一种新型的民主。这种新型民主在与新型专政所形成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发展和完善。


第一节 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


一、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

       列宁曾这样赞誉民主,说它是一个伟大的名词。确实,从人类第一次用民主这个词表达“大多数人的统治”的政治形式开始,人类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人在努力地追求民主、实践民主、完善民主。年轻的马克思也曾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所极力推崇的君主制中,高度地赞扬了民主:“民主制是君主制的真理,君主制却不是民主制的真理。”“民主制是国家制度一切形式的猜破了的哑谜。”“国家制度在这里表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即人的自由产物。”【1】尽管马克思这个时期的民主思想尚未完全成熟,但他在赞扬民主中所表现出的那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0—281页。



种激情,表明了马克思对民主问题的深切关注和对民主理想的执着追求。

       “民主”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原意是“人民的权力”或“人民进行统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阶级的思想家,对民主有不同的认识和界定。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全面而深刻地把握了民主的实质。列宁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因此,它同任何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使用暴力,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1】列宁的这段话,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问题的经典定义,这其中揭示了民主的三重含义:

       第一,民主是一种阶级统治。“民主”并不是离开了人类思想发展历史、同历史上的“民主”毫无关系的概念。作为一个概念来讲,“民主”的基本含义仍然是“人民的权力”,“人民进行治理、统治”的意思。但在阶级社会,所谓“人民”,就自然是统治阶级。所以,民主实际上是一种阶级统治形式。1847.年,恩格斯在谈到无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时,说:“首先无产阶级将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2】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人革命的进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3】这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民主的形式和程度会有所差别,但其本质是不会变的,都是阶级统治。

       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世上没有所谓“纯粹民主”或“绝对民主”或“全体人的民主”,在阶级社会,民主都是同一定的阶级统治相联系的,都具有浓厚的阶级性。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民主”的形式是随着统治阶级的更换而更换的。“在古代希腊各共和国中,在中世纪各城市中,在先进的各资本主义国家中,民主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运用程度”。【4】

       既然民主是一种阶级统治,那么在实现阶级统治过程中,民主和专政,就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是一件事情的二个方面,就像一把刀子的两道锋刃一样。因此,列宁认为,这两个概念并不是相互排斥的。那种“以为专政就是废除一切民主自由和民主保障,就是恣意横行,就是滥用权力以谋专政者个人利益”的观点,是一种“庸俗的资产阶级观点”。【5】列宁指



【1】《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2页。

【4】《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23页。

【5】《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09页。



出,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民主,无产阶级的国家“必须是新型的民主国家(对无产者和一般穷人是民主的)和新型的专政国家(对资产阶级是专政的)”【1】。“无产阶级专政是破坏资产阶级民主和建立无产阶级民主”。【2】

       第二,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或国家形态。从词意上讲,民主问题实际上是涉及国家的政治制度的问题。所以,列宁认为民主问题是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问题。作为政治上层建筑,国家制度的“民主”,就是“民主制”。列宁说“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就是指民主制是一种国家形式,也就是指政体。政体指的是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民主”作为一种政体,自然与君主制、贵族制、法西斯独裁制等政体有很大的不同,这其中的差别正如列宁所说:“君主制是一人独裁的政权,共和制是一切政权机关都由选举产生;贵族制是很少一部分人的政权,民主制是人民的政权(民主一词按希腊文直译,意思是人民的政权)。”【3】“民主”这种国家形式和其他国家形式的差别并不能用来掩盖国家的阶级实质。因此,列宁同时指出,民主制“同任何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使用暴力”【4】

       提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和一种国家形态的命题,不仅表明民主是一种阶级统治形式,而且表明民主与国家是紧密相连,不能分割的。从根本上讲,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样,国家的消亡也就是民主的消亡。列宁说“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有系统地使用暴力的组织”【5】。因此,列宁告诫人们不要在国家和民主问题上老是犯恩格斯在这方面所警告的那个错误,“这就是:老是忘记国家的消灭也就是民主的消灭,国家的消亡也就是民主的消亡”。【6】

       指出民主和国家的一致性,目的是说明无产阶级民主取代资产阶级民主,就是用无产阶级国家取代资产阶级国家。尽管无产阶级的民主比资产阶级的民主要民主百万倍,但它仍保留着国家镇压敌对阶级的基本职能,因此它并不一概排斥暴力。无产阶级民主要废除的只是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施行的暴力,需要的正是无产阶级镇压资产阶级的暴力。列宁的这个思想,对于十月革命后苏维埃的政权建设,无疑具有着重大的指导



【1】《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99页。

【2】《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4页。

【3】《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9页。

【4】《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7页。

【5】【6】《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1页。



意义。

       第三,民主意味着公民的平等和参政的权利。列宁在强调民主是一种阶级统治的同时,也指出,民主这种国家形式,“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1】因而,在马克思主义那里,民主还具有表明公民平等和参政权利的含义。

       正是认识并承认了民主的这方面含义,所以列宁分析资产阶级民主时,从来没有去否定作为“民主”和“民主制”要素的“选举”、“监督”和“罢免”这些权利和制度本身。相反,列宁在他的讲话、文章和著作中,一再论述了这些“权利”和制度的重要意义。十月革命前,列宁就说过:“一切"民主制”就在于宜布和实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能实现得很少和附带条件很多的“权利”。不宣布这种权利,不为立即实现这些权利而斗争,不用这种斗争精神教育群众,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2】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又指出,“苏维埃组织无比深入地和广泛地发展了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比中世纪有伟大历史进步性的那一面,即居民参加对负责人员的选择。”【3】在“罢免权”问题上,列宁指出,实行民主不能不与承认和实行罢免权联系起来,而只有依靠实现罢免权,才能“使人民的代表真正服从人民”。任何拒绝和阻挠实行罢免权,以及任何限制罢免权的做法,都是违背民主制的,是完全抛弃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原则和任务的。【4】至于“监督权”,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说,工人在夺取政权之后,必须“立刻转到使所有的入都来执行监督和监察的职能,使所有的人暂时都变成“官僚',因而使任何人都不能成为'官僚'”【5】。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民主”概念的基本含义也是“入民的权力”、“人民进行统治、治理。”

       以上分析表明,马克思主义对民主的认识是深刻和全面的。“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科学地揭示了在阶级社会中,民主与国家之间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揭示了作为国家形态的民主的阶级实质。正是在这种分析和把握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成为—而且按其阶级地位说来才能成为—彻底的民主主义者,坚决反对专制制度的战士,而不会作任何让步和妥协。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成为争取政治自由与民主制度的先进战士······”。【6】



【1】《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7页。

【2】《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69页。

【3】《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6页。

【4】《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14页。

【5】《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6页。

【6】《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89页。



二、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

       作为国家形态的民主,属政治上层建设的领域。民主随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同样,也将随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而消亡。在阶级社会发展过程中,民主作为实现阶级统治的形式,是随着统治阶级的更换而变化和发展的。在奴隶主阶级统治下,有奴隶制的民主制;在中世纪,有封建制的民主制;在近代,有资产阶级的民主制。社会主义民主,是最新型的民主,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

       奴隶制的民主制是奴隶制国家的一种形式。古希腊的雅典民主制就是这种民主制的典范。恩格斯认为,雅典民主制是直接从氏族社会中产生的。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执政,进行了政治改革。根据梭伦宪法规定,雅典成年男子的会议—人民大会是雅典城市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同时为了协助人民大会,又设有按照地区选出的四百人组成的四百人会议,它有权拟定法案,交人民大会讨论。梭伦根据财产的多少,把全体雅典人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的人,享受的政治权利就越大。恩格斯在评价梭伦宪法时说:“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1】到了公元前5世纪的克利斯提尼时代,雅典民主制达到空前繁荣的阶段。

       尽管雅典民主制是奴隶制的民主制的典范,体现了“人民的权力”这一原则,但从本质上讲,这也只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组织自己政权的一种形式。在这种民主制下,雅典居民中的大部分,作为直接生产者的奴隶们,都被剥夺了一切权利。他们不仅不算是人民,而且不算是人。此外,妇女也没有政治权利。就是居住在雅典的其他希腊国家的公民和混血雅典人,也不能享有政治权利。所以,雅典的民主制,只是占人口少数的奴隶主的民主。“在奴隶占有制国家内,有君主制,贵族共和制,甚至有民主共和制。管理的形式确实极不相同,但本质只是一个:奴隶没有任何权利,始终是被压迫阶级,不算是人”。【2】

       封建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国家形式是君主制。国家实行君主制时,政权归一人掌握。在这种政治形态下,不仅农奴没有任何政治权利,而且由于政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没有民主可言。但是,这并不是说,封建社会时期不存在任何民主形式。在中世纪欧洲的一些城市国家,在中世纪俄国的一些小国,都还存在过民主制的国家形式。这在当时主要体现为城市共和国。在城市共和国中,封建贵族和城市市民通过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2页。

【2】《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9~50页。



选举组织议会和选任国家首脑的办法来组织自己的政权。这种民主制是封建的民主制。在这种民主制下,政权实际上集中在一些名门显贵手中。

       封建社会的国家,“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有的是共和制,有的是君主制。国家实行君主制时,政权归一人掌握,实行共和制时,从地主当中选举出来的人多少可以参加政权。”封建社会中的阶级划分,“是绝大多数人——农奴制农民完全依附于极少数人—占有土地的地主”。【1】因此,封建社会的民主制,实质上仍然是封建地主阶级实现自己阶级统治的一种形式。

       资产阶级统治的彻底的形式是民主共和国。民主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国家形式。资产阶级民主,作为一种国家政治制度,从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完政体起,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了。从全世界的社会发展来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民主是一种残缺不全的、贫乏的和虚伪的民主,是只供富人、只供少数人享受的民主”。【2】因为,这种进步并没有使资产阶级民主成为超越阶级统治的民主,资产阶级民主仍然是一种阶级统治的形式。“资产阶级民主制和封建制度相比,改变了经济奴役形式,为这种奴役做了特别漂亮的装饰,但并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这种奴役的实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就是雇佣奴隶制。”【3】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实行民主制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民主本身,而是想通过民主制,这—“最好的政治外壳”来保障资产阶级的财产所有权,调配和发挥资产阶级的力量,保障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统治。现代国家“只是资产阶级社会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共同的外部条件使之不受工人和个别资本家的侵犯而建立的组织。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4】。“国家的统治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在有这种形式的地方,资本用这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在有另一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就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但实质上政权总是操在资本手里,不管权利有没有资格的限制,不管是不是民主共和国,反正都是一样,而且共和国愈民主,资本主义的这种统治就愈厉害,愈无耻”。【5】因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1】《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页。

【2】《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8页。

【3】《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7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6页。

【5】《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页。



国许诺并且宣告政权属于大多数人,但是只要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存在,它就不能实现这种政权”。【1】

       议会、政党、选举制度是支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三大支柱。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性质决定了这些机构和制度,从根本讲,也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议会是民主制的核心,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它不过是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究竟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镇压人民、压迫人民。因此“资产阶级的议会,甚至是最民主的共和国中的最民主的议会,只要国内还存在着资本家的所有制和资本家的政权,就总是一小撮剥削者压迫千百万劳动群众的机器”【2】。通过这些民主的机构和制度,资产阶级不仅能实现阶级的利益,而且能保证统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所以,列宁说:“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资本一掌握·····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使这个权力动摇。”【3】可见,资产阶级的民主也不过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工具。

       在人类历史上,奴隶制的民主制,封建社会的民主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制,都属于剥削制度的民主制。社会主义社会的出现,结束了剥削制度民主制发展的进程。无产阶级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无产阶级通过革命、“争得民主”,确立起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它不再是极少数人享受民主的民主制度,而是绝大多数人享受民主的民主制度。“绝大多数人享受民主,对那些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分子实行强力镇压,即把他们排斥于民主之外,—这就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下形态改变了的民主。”【4】“无产阶级民主(苏维埃政治就是它的一种形式)在世界上史无前例地发展和扩大了的正是绝大多数居民,即对被剥削劳动者的民主。”【5】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使国家的权力成为人民的权力,从而使“大多数人的统治”以国家政治制度的形式成为名副其实的现实。

       总结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三点结论:(1)民主这种国家形式同其他国家形式,如君主制、法西斯制度等是有区别的。无论是奴隶制的、封建制的民主制,还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制,都在形式上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国家的主要权力机构在形式上经过选举产



【1】《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14页。

【2】《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09页。

【3】《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1页。

【4】《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7页。

【5】《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3页。



生,并有一定的任期。(2)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民主始终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少数剥削者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少数剥削者实行阶级专政的工具和手段。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原则主要实行于统治阶级内部。(3)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民主随着社会的发展,阶级统治的更换,而不断进步和完善。每一历史时期的民主都比前一历史时期的民主向前迈进一步。但是,只有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民主,才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受的真正的、最广泛的民主。


第八章 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第一节 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