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野生鹦鹉保护工作大揭秘!听World Parrot Trust专家“现身”讲述如何保护鹦鹉

2022-03-11 23:48 作者:守护快乐鹦鹉  | 我要投稿

      什么是鹦鹉保护?为什么要保护鹦鹉?如何保护鹦鹉?相信大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本质意义和具体的工作内容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猜想。

       为了解开大家的疑惑,2022年1月24日,守护鹦鹉特别邀请到World Parrot Trust(世界鹦鹉基金会)非洲项目的负责人Rowan Martin博士,与大家近距离连线分享非洲野生鹦鹉的生存现状,以及他们所做的保护工作。

       以下是马丁博士讲座内容的全记录(文末有直播回顾链接)



前言

       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是全球的第三大黑市市场,而鹦鹉则是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中最常见的鸟类。在全球400多种鹦鹉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种类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牠们面临的主要威胁就来自非法捕猎和栖息地破坏。研究显示,至少有63种鹦鹉直接受到国际贸易的影响

       关注相关新闻报道的人应该有所了解,走私过程往往是非常残忍的,从捕猎、偷运到饲养的各个环节都充满死亡风险,鹦鹉可能因为粗暴处理、疾病、压迫、窒息、温度剧变、脱水、腹泻等原因死亡,幼鸟死亡率甚至高达90%。

鹦鹉生存现状

       Dr. Martin:“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将围绕World Parrot Trust在非洲的工作内容,讲述我们为什么保护鹦鹉,以及怎样保护鹦鹉。”

       鹦鹉是世界上种类最丰富的鸟类之一,迄今发现的有约4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和南半球。这是一张全球鹦鹉种类分布统计图,图上标注的颜色越深、越红,表明这个地区的鹦鹉种类越多,可以看出,鹦鹉在两个区域分布最为集中,一个是南美,一个是澳洲和东南亚。

       然而,鹦鹉也是面临生存威胁最大的鸟类之一。

图源自biodiversitymapping.org
图源自Olah et al. 2016

       这张图显示了1998年以来几种主要鸟类的野外生存状况,实线代表鹦鹉。线的数值越低,该种鸟类受到的生存威胁就越大。我们可以看到,图示几种鸟类的生存状况都在恶化,鹦鹉则尤为严重。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

       1、鹦鹉的生长周期比较长,有的种类需要数年才能达到性成熟,这就意味着牠们的种群在受创后很难恢复。

       2、栖息地遭受破坏。鹦鹉不会筑巢,大都生活在天然树洞中,随着森林被大量砍伐,牠们失去了栖息之所。还有一些鹦鹉生活在岛屿上,由于长久以来与外界相对隔绝,牠们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十分脆弱。

       3、鹦鹉是人们喜爱的宠物,大量野生鹦鹉因此被盗猎、贩卖。

       以上种种因素叠加影响,使得鹦鹉的生存状况十分严峻,超过三分之一的鹦鹉被列为濒危物种,而有的已经灭绝。


World Parrot Trust的成立与工作内容     

       为应对上述危机,1980年,World Parrot Trust在英国西南部康沃尔的一个小型动物园里成立。多年来,World Parrot Trust始终致力于全球鹦鹉保护工作,并逐渐发展为一个国际组织。

       如今,我们的总部设在美国加州,在南美洲、非洲、欧洲、新西兰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地均有工作机构。

       截至目前,我们还没有在中国开展过相关保护项目,所以,我今天格外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交流,促成未来更多的合作机会。

图源自world parrot trust (2022)

       具体来说,我们的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

       1、重新野化鹦鹉种群,比如帮助人工养殖的鹦鹉重返原生环境,从而促进其濒危种群的恢复。

       2、保护及修复栖息地,确保野生鹦鹉有足够生存环境。

       3、开展宣传,我们在World Parrot Trust网站上发布了很多信息,普及关于保护、照料鹦鹉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查看。

       4、阻止野生鹦鹉贸易,这也是我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

图源自Martin博士课件



野生鹦鹉交易的危害

       野生动物贸易直接影响到物种多样化和种群数量,也直接影响到动物福利,同时还加重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一些鸟类疾病如禽流感不仅会侵害人类、其他动物乃至农作物的健康,还可能引发潜在的社会经济问题。野生鹦鹉贸易还可能导致外来物种入侵。在很多地方,尤其是一些大城市,鹦鹉属于外来物种,它们经由逃亡或人为释放进入城市,不仅会影响本土环境和物种,还会对当地经济和基础设施造成影响。这些都说明,野生动物贸易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

       非洲是全世界最大的野生鸟类出口来源地,有大量野生鹦鹉被捕捉并贩卖到国外。以下照片拍摄于过去两年,展示了非洲野生鹦鹉交易的冰山一角。

图片源自independent (2019), bagelparrot (2022)和birdlife (2021)

图源自UNEP-WCMC (2016)

       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统计,全球通过合法途径交易的野生鹦鹉共有约330万只,这还不包括走私等非法贸易的数据。

       在交易数量最多的前4种鸟类中,非洲野生鹦鹉占了3种。非洲灰鹦鹉是交易量最大的鹦鹉之一,其两个亚种——提姆那亚种主要分布在象牙海岸沿线的几个西非国家,指名亚种则主要分布在中非,少数在非洲西部。

       严重的盗猎导致非洲灰鹦鹉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在有的国家如加纳,其数量锐减超过90%。非洲灰鹦鹉现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

(右图为提姆那亚种,左图为指名亚种。图源自维基百科)


       下面这张图直观展示了非洲灰鹦鹉的交易规模:走私者大量捕捉鹦鹉并将其运输至各大城市用于出口。每一条线连接的是国际交易的买方和卖方,这是一张巨大的交易网络。1975年以来,约有130万只非洲灰鹦鹉被合法出口。

图源自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保护工作

       为解决野生鹦鹉被大量交易的问题,我们已经在非洲多个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保护工作。其中,调研是核心环节,我们通过调研了解问题,为更好地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图源自Martin博士课件



实地调研

图为比热戈斯群岛,图源自ESA
图源自Martin博士课件

       这些图是关于我们在几内亚比绍开展的的非洲灰鹦鹉(提姆那亚种)保护项目。在比热戈斯群岛,我们的团队密切观察鹦鹉,清点鹦鹉数量,并与当地居民广泛交流,获取更多有关灰鹦鹉生存状况、数量变化的信息。

       这个项目是我们在非洲开展的首个项目,也是首次发表研究成果。经统计,该区域鹦鹉的数量不到1000只,且绝大多数生活在东部的两座无人岛上。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制定下一步保护方案。

图源自world parrot trust (2020)


       这些图是关于我们在塞拉利昂调研并找到提姆那鹦鹉的繁殖地点。直到近几年,我们才发现提姆那鹦鹉的繁殖地。

        这一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得以更有针对性地做好鹦鹉栖息地保护,保护牠们用于繁衍后代的树木,防止盗猎。上面这张为野生提姆那鹦鹉在交配。 

       此外,确认鹦鹉在哪里被捕捉、被送往哪里也是我们调研的重要目的(下面这张是这只被诱捕的鹦鹉将被送往附近村庄售卖)。

       下图这位是来自尼日利亚大学的Ifeanyi Ezenwa,他负责在整个国家范围内开展调研,调查人们诱捕鹦鹉的手段、地点以及运输路线、背后的交易市场等。

       如图所示,偷猎者借助梯子和其他攀爬工具上树捕捉鹦鹉,制作陷阱诱捕鹦鹉。调研过程中,我们同样做了大量走访工作,探寻买卖鹦鹉的动机。我们了解到,在尼日利亚,鹦鹉心脏被用于制作传统药物,这大大加剧了鹦鹉面临的生存威胁。

(左上图为Ifeanyi Ezenwa,左下图为诱捕陷阱,右图为梯子。图皆源自Martin博士课件。)


  • 资料研究

       除了实地调研,我们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对现有资料——包括交易数据和网络数据等进行分析与研究。

       这张表格摘录于一本科学期刊,展示了鹦鹉超过合法交易数量的实际交易数量。有些国家对每年鹦鹉出口数量设有配额,但官方数据显示,实际出口数要远远高于配额。在2007至2014年间,鹦鹉实际交易数量比合法数量多出4.2万余只。

       尽管有大量的出口鹦鹉据称是人工养殖的,但这些国家并没有大规模鹦鹉养殖产业,大量被交易的鹦鹉实际上来自非法盗猎。

图源自World parrot trust (2018)

       这些信息对宣传我们的保护工作非常有价值。一直以来,我们精心撰写研究报告,在科学周刊上发表文章,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政策制定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我们持续加强同政府部门、保护机构和公众的合作,提出政策建议,争取对非洲灰鹦鹉更大力度的保护。

       在2016年,非洲野生灰鹦鹉被纳入CITES保护动物附录一,自此,以商业为目的的非洲野生灰鹦鹉交易不再合法。然而,这一禁令的颁布却导致非洲其他种类鹦鹉交易量的上升,特别是非洲红额鹦鹉。

       原本非洲红额鹦鹉每年出口量为数百只,禁令颁布后,红额鹦鹉的出口许可迅速大幅增加。我们通过对鹦鹉贩卖者进行卧底调查,结合公开收集到的信息,证实有关体系存在漏洞。

       后来,CITES保护组织减少了野生红额鹦鹉的出口配额。这一事件也彰显了保护工作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有些国家允许一定野生动物贸易,这就为野生鸟类和其他濒危动物的交易提供了生存空间。

图源自world parrot trust (2018)


       近年来,我们还重点研究了线上交易领域,弄清鹦鹉运输路线、目的地国家和航空公司,以便同有关国家政府部门、海关和航空公司取得联系。2018年,我们公开发表了相关研究报告。同年,与土耳其航空公司合作,加强防范野生动物贩卖者利用其航班进行走私。

       我们也一直在同国际组织合作。比如,全球反国际间犯罪组织(Global Initiative)开发了非法鹦鹉线上交易自动侦察系统,为我们加强鸟类保护提供了助力,与此同时,我们也通过合作促成相关网络平台的不断完善。

图源自global initiative(2021)
  • 成功案例

       接下来,简要介绍我们依托当地社区开展的、对重点区域的保护工作。比如图片上这个人,曾在几内亚比绍从事诱捕鹦鹉活动。

       我们雇佣他协助开展调研工作,并负责在鹦鹉繁殖期保护鸟巢免遭破坏。有一次,我们找到了一个被人为破坏的树洞鸟巢,进而发现有人砍伐树洞以盗取雏鸟。我们向当地警方通报了此事,警方旋即介入。当晚,被救下的雏鸟暂养在国家公园总部,随后,他们决定把雏鸟放回鸟巢。我们在鸟巢里装了一个摄像头用于观察情况。

       我们欣喜地发现,亲鸟返回巢中并开始喂食雏鸟,这只雏鸟最终得以健康成长,飞出了鸟巢。这个成功案例表明,我们与社区进行密切合作是非常有效的。

(图源自Martin博士课件)


       另一个案例是在塞拉利昂,一座正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小岛成为了鹦鹉的“避难所”,那些从野生动物贸易中被救出的鹦鹉在这里回归野外,回到牠们原来生活的地方。如今,鹦鹉已俨然成为当地一道特色风景,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

  • 野化与放生

       实际上,在放飞鹦鹉之前我们还有一道工作要做,那就是帮助鹦鹉恢复野外生存能力。这些被救出的鹦鹉通常都被剪过羽,无法远距离飞行。我们需要花上一段时间照料牠们,直至牠们完全康复,体力恢复,长出新的飞羽。

       为此,我们需要培训一批救助专员,教会他们如何护理、运送被获救的鹦鹉,做一些基础性照料工作。这些照片是关于我们2018年在安哥拉举办的培训班。今年,我们计划在利比里亚做一期类似的培训班。

(图源自Martin博士课件)

       这是去年,我们第一次在刚果国家公园放飞鹦鹉的现场照片。我们采用了“软放生”法,即放飞前给鹦鹉一些时间适应周围环境,放飞后一段时间内提供一定食物帮助他们生存。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当地政府、社区和国家公园都参与其中,提升当地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共同解决野生动物贸易问题。在这个庆祝放飞的场景中,有当地的环境部长、国家公园负责人,还有许多媒体工作人员。

(图源自Martin博士课件)

       这是我们在乌干达的放生案例。当时,著名环保主义者珍妮古道尔博士(Jane Goddall)现场参与了放生活动,吸引了媒体大量报道,有四家电视台前往拍摄。该场活动成功引发乌干达国家层面的关注,对提升公众对鹦鹉的保护意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图为珍妮古道尔博士,下图为媒体报道。图源自Martin博士课件。)

       如果你仔细观察这张照片上的鹦鹉,可以发现牠的脚上有一个环。我们会给放飞的每一只鸟戴上脚环,以便追踪观察。在拍摄这张照片的9年前,这只鹦鹉被放飞,可以看到现如今牠的状况非常好。

       尽管牠曾被诱捕、装箱,被运输到很远的地方,被剪断羽毛,经受了盗猎带来的种种苦难,却依然可以顺利回归野外生活,我们为此感到欣慰。另一只灰鹦鹉与野生非洲灰鹦鹉结为了伴侣,说明牠们不仅可以活下来,还得以繁衍后代。

进入捐赠首页查看项目详情,让更多人看到原来鹦鹉也需要保护!



互动提问

       问:为了减少非法野生鹦鹉贸易,作为普通人,我们最需要做的是什么以及怎样做?

       答:对于普通公众来说,主动了解野生动物贸易相关的问题很有必要。对于饲养鹦鹉作为宠物的人,则要尽可能深入全面地了解自家鹦鹉的需要,懂得如何科学照料牠们,例如提供营养全面、合适的饮食,适宜的空间和环境等。

       鹦鹉本身是智商较高、群体性很强的物种。野生鹦鹉总是成群结队,有着复杂的社交。单独饲养的鹦鹉会表现得非常怀念社交,特别是当牠们形单影只,或是独自待上好几天的时候。牠需要大量互动,需要每天有事情做。

       另外一方面则是,在野外,鹦鹉每天会飞行很远的距离,而这在人工饲养环境下难以做到。我还想补充的是,人工养殖鹦鹉,并不意味着对野生鹦鹉就没有伤害。意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以非洲灰鹦鹉为例,很多养殖场用于繁殖的非洲灰鹦鹉来自野外捕捉,牠们在养殖场进行人工繁殖、养育,再卖到市场做宠物。再如,南非每年出口大量鹦鹉,同时也是最大的野生鹦鹉进口国,就是因为南非有巨大购买鹦鹉去建立人工繁殖农场的需求。

       对于相关保护机构来说,最重要的是普及公众教育,做研究和调研了解贸易的动态,了解买家购买鹦鹉的原因是什么,进而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同瓦解非法贸易的网络。作为个人,可以多去支持这些机构,如World Parrot Trust,推动这些项目更好地进行。

       问:关于怎样的保护才是真正的保护,我们常听到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从种群延续的角度来说,只要通过人工的饲养和繁殖,可以使这个种群的数量扩大,使这个物种不致灭绝,就是一种很好的保护。还有一些人从个体福利角度来讲,认为把鹦鹉养在家里,会使它们过得比较舒适,甚至有比在野外更长的寿命,反而是一种更好地保护。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答: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很重要。在过去几十年里,野生鹦鹉的数量急剧下降,很多种类鹦鹉面临灭绝的危险,但人工养殖的鹦鹉通常丧失了野外生存的能力,不懂得去哪里繁殖,要使牠们成功返回野外并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资源。所以,保护野生环境中的鹦鹉是更好的选择,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考虑将人工养殖鹦鹉作为保护手段。

       此外,考虑到鹦鹉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作用,比如散播种子行为等,其在野外环境的缺失将对其他物种和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所以维护好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的完整性非常重要,仅仅通过人工养殖的方法来保护动物,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当你看到一大群非洲灰鹦鹉在空中飞翔,他们之间相互互动,互唤同伴,每一天都会飞行数公里。你会发现人工养殖的鹦鹉失去了一件很重要的东西——牠们的自由被剥夺了。

       问: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家养鹦鹉回归野外?你们有没有做相关的研究或项目呢?

       答:可以做到。问题是对于那些作为宠物而被人工饲养很长时间的鹦鹉,往往非常习惯和人呆在一起,体格不够强壮,飞行能力较弱,牠们在野外能够生存下来的概率非常低。

       所以,要把长时间作为宠物的鹦鹉放归到野外,不论是对鸟本身还是从保护的角度而言,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正因如此,我们选择放飞的鹦鹉,通常是刚被从非法野生贸易中解救下来的,或是人工养殖但被精心照料的鹦鹉,确保牠们具有野外生存的能力与技巧,比如怎么躲避捕食者等。

       最后,感谢大家倾听我的介绍,也感谢所有与我们合作的政府部门、机构、高校、个人,以及所有为我们提供协助的工作人员,感谢你们。        

       Rowan Martin博士


长按二维码观看直播回顾

       

       让更多人看到“原来鹦鹉也需要保护!”,保存海报至相册,在支付宝app中【扫一扫】识别二维码,进入“守护快乐鹦鹉”捐赠首页,支持鹦鹉保护!


        守护鹦鹉工作组

野生鹦鹉保护工作大揭秘!听World Parrot Trust专家“现身”讲述如何保护鹦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