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黄文琦」|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2021-12-07 16:23 作者:北京墨真书画院  | 我要投稿



【个人简介】

黄文琦,广东揭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曾于部队从事文化艺术工作二十余年,先后任海口画院、海南省书画院副院长,自2006年起师从刘大为、任惠中先生从事人物画创作课题研究。


曾先后应邀为炎黄艺术馆、中国记者协会、北京市政府、广东省人大、海南省政府完成重大题材中国画创作;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学术部、炎黄艺术馆、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市政府、中国记者协会、北京现代美术馆、齐鲁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2013年由海南省文体厅、海南省文联、北京市美协、海南省美协、海南省书画院及人民美术网联合主办个人大型中国画展。先后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美术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海南南方出版社出版个人作品集。


【作品鉴赏】














高远的诗情

——黄文琦水墨小品浅识

源父


作为当代中国画家中深具才情与个性的人物画家,黄文琦以他经典、精彩、沉厚而磅礴的艺术风格,蓬勃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他对艺术思考的深度完善着他绘画艺术的人格魅力。近年来,他的《圆明园劫难》《郑成功收复台湾》《女儿行》《能臣刑宥》等阔大恢宏的主题性创作,成就了他在当代画坛的地位。相较于主题性创作,他的信手拈来,弥散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与自觉的水墨小品,却让人从中读出作者简约生动、而又趣多意足的中国画的内核,即诗的本性,也是艺术的本性与文化自觉。




早年我读到过黄文琦的一篇短文《砚边杂弹》,从他的见解与认知中,着重在讲“画以载道,画以抒怀”,面对画坛纷嚣,更要“以画说话”。他画的好,底子厚,人谦虚,自然说话就硬气,我很认同他的观点,水墨小品是检验一个画家的笔墨功底,应景赋诗,更能看出创作者的文化修养与境界高低,它是没有形式的厚重却强调意趣的清新,更要浅观有味,细品入心,也可说画家对画境的营造体现在一个画家是否胸有丘壑、腹有诗书, 而又笔底波澜。我喜欢被苏东坡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朝诗人王维,他也是中国水墨画创作的倡导者与先行者,其诗中的禅意禅境,是他“思飘云物外,诗入画图中”的创作理念,恰是对他提出的“水墨为上”的理论的生动诠释,千余年来,仍振聋发聩。智慧的黄文琦是用画笔娓娓道来和讲故事的高人,而且抒情且婉约。小品不小,虽说是画的意趣,却也能让人看出他思想世界的审美多元与清澈通透的精神气质,在他笔下,无论古代高士,抑或现代少女的作品手法表现上,他都以文化的诗意作为力度支撑,也能看出,他对笔墨形式,以及思变才能突破的探索,更有一种笔墨焕彩的背后又透着掩盖不住的沧桑。读他的水墨小品是个春花烂漫的午后,我硬生生的品味出了有种命运多舛的东坡居士“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快意与洒脱,苏东坡被贬过海南,而如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黄文琦,更有一种与诗人灵魂相契合的投缘与欣赏。所以,我从中看到的是对文化敬畏的黄文琦对笔墨追求的胆魄,或放弃的勇气,喜新厌旧的包容,以及他大气和阔丽的笔墨语境下,又是一种平静的魅力。



在当代画坛,曾涌现出几位颇具影响力的写意画家,作为当代写意人物画的中坚人物,他以其豪放、大气、意趣无穷的艺术风格和韵律感,都充满了率性的灵气。客观上,黄文琦虽身居海南,他却站在时代审美的高度,打破地域局限,另辟蹊径的将写意人物画从笔墨气质转化为人文意趣写意的古与今合。的确,伴随着当代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画的革新犹如罡风劲吹,当代画家更要反思历史,追慕前贤,肩负起中国画再发展的使命担当。在这种环境下,黄文琦的水墨写意是“笔墨跟随时代”的。虽然本质上他将诗意美学融入写意画境,并流露出独特的人文修养的情怀,但至少他努力的在水墨创作追求的道路上实现了自己和成长环境的学术标识,并在笔墨语境的构建上,依附于心灵自由,并营造出一种怅然抒怀的文化情境。他借古开今,而又古法生面,在此基础上赋予了中国写意人物画的新的精神面貌。



在黄文琦逸笔草草的水墨作品上,空灵淡远的自然气息中又透着浑然不觉的厚重。赵孟頫真正倡导的“作画贵有古意”的古训,都诠释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与优长。这种朴素自然、平淡天真的韵味,充盈着笔下人物画无限深广的生命之真,这既有文人志士修身立德的精神风骨,更有词人墨客咏吟诵唱的诗意。虽然,在他笔下,我们看不到浩荡浑厚的艺术风范,但他笔下平和简静与古风古韵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练达和精湛的审美观照与艺术生命精神的张扬,才有了如此这般的天高地阔的笔墨自由之境!讲诗意,讲文化,实际上是说一个画家个体独立意识的觉醒,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独抒性灵,率性而为,坦然的敞露自己的情怀似乎更有现代气息,这种奔放自由的艺术倾向,潜移默化于他的文化语境中,那么这就给笔墨的发展带来了活泼的生机,方式和品格也就成为他心中学术的旗帜与文化精神的高地。在黄文琦气韵高清的水墨作品中,更有一点便是其中传达给我们信息的是“诗意禅境”,独爱王维的我便自然的理解为,他内心的清净无为与笔墨的飘逸空灵都反映在他作品中至美至幽的清泉明月与冷寂禅意,实际上精神上独居的王摩诘这才有了他灵魂与诗画的干净、清澈,就连那八月的桂花香也淡味至纯,而又愈淡愈真,无尽禅意,香越千年。黄文琦的思想与审美是深情纯真,静水深流,他用画笔记录生活,却平淡从容,但画中却无悲凉空虚,而是才气盈盈、富贵清丽,连荡漾在画中的气韵也仿佛风长气静,一派禅意。



站在历史审美的大潮中,你会惊喜的发现,黄文琦水墨小品的诗情文心是依附在他线条洗涤灵动上的灵魂,这源于他骨子里的清而贵,一种散淡的心。他的水墨小品,苍拙有味替代了灵气秀美,作品形式表现中的高贵深情,洋溢着恒久的高远之气。可以说,创作力旺盛的黄文琦是一位有情怀的画家,他以重笔墨,讲创新,有诗情,巧构思努力的走出一条既不失传统意义,又具有现代审美的水墨新路,一笔一墨,尽是画家心灵之语,这都体现在黄文琦墨气氤氲的写意性和精神性相和谐的水墨世界里,简约深美不失沧桑温润,古雅沉厚得更加深刻。这是一种独特的笔墨语境下的风格张扬,它即裹挟着丰满而深情的岁月痕迹,更溢散出高贵的水墨创作中的气象峥嵘。



我坚持的认为,黄文琦的水墨小品从笔墨到形式的探索让人看到它爽朗利落的笔墨气度,人文关怀,和放笔挥洒下背后的沉静,既出乎意表,又时见匠心,时尚中透出古意,文化传承里流露出风雅和正,文心雅韵,品高而度远。毕竟,“艺术之审美,取决于格调之高低;格调之高低,是绘画价值最终级审美”。



记得长安画家邢庆仁讲过,“人的精神就是艺术精神,也是民族精神”。那么,在黄文琦格高趣新,古意盎然的水墨小品里,我心喜的看到文化属性下画境诗意,师心不师迹,以及他拙而能巧,雅而能朴的笔墨品格,和一派超然时习的自然天趣,与散淡平和中则画尽意在,文气超拔中又透出别开生面,这是他多年来对中国画、中国文化的坚守回归的笔墨正脉、价值和意义,更是他对当代水墨创作画境开拓上的一种视野与态度。













「黄文琦」|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