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志《贫穷的本质》全文解读

导言:《贫穷的本质》该书是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印]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Banerjee)与[法]艾丝特·杜芙若(Esther.Duflo)所著,当年获奖研究内容是“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后成书《贫穷的本质》展示他们数年的研究成果以供世人参考研究,解读好本书内容就是对两位获奖者最好的致敬。

《贫穷的本质》该书并非是理财和教人如何致富的书籍,而是针对一国或一地区该如何摆脱贫困的学术研究,试图寻找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帮助全球贫困地区摆脱贫困。
两位经济学家设立多个研究样本与研究方法,通过多年的深入实践、统计、分析与研究,试图找出导致贫困的关键因素。
虽然全书最后没有给出如何摆脱贫困的“正确答案”,但通过数年研究的课题得出的相对结论,对一国或一地区如何摆脱贫困具有非常积极的参考作用。
虽然他们并没有创造出什么新的经济理论或模型,全书内容也没什么数学与经济知识只是记录、试验与结论,但多年致力于服务大多数人的脱贫课题研究得出了宝贵的经验与结论,这应该就是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
一、篇章解读
第一章、研究课题的设立
阐述了当今关于贫困争锋相对的观点:一是关于摆脱“贫困陷阱”可以通过外援与干预形式破除恶性循环,打开良性循环的一种观点;二是反对进行外援与干涉,而是依靠天然市场与自由竞争摆脱贫困。于是乎作者反问两个问题:1、外援与干预是否改善了贫困状态?2、为什么扶贫脱贫政策在贫困地区屡遭失败?
全书共10章,从第2章开始作者就开始分享他们多年来的研究过程。
第二章、贫穷源于饥饿?
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人都认为导致贫穷源自于饥饿,食物来源与获得不足导致穷人的思考能力和生产力下降陷入恶性循环,但作者通过数据文献又发现21世纪以来其实世界上大多数地区已经摆脱了绝对饥饿的状态。然而在作者研究过程中发现两个现象:1、穷人对于食物的渴望低于普遍预期,尤其在食品支出预算上;2、食物增加对于提高穷人收入的边际效益有限,当处于饥饿状态的时候给予他们相应的食物可以提高穷人们的收入,但当处于温饱状态时再给予多的食物无法提高穷人们的收入。
另外在观察中发现,当处于温饱状态下的穷人更强的需求是消除生活中的乏味感,更倾向于消费“垃圾食品”而不是关注健康的饮食结构,当然也是因为他们知识受限所致。
第三章、贫穷源于因病至贫?
作者通过观察得出在贫困地区有两个现象:1、虽然在贫困国家与地区有各种外援机构提供技术与物资帮助,但当地的公共医疗体系总是无法运转,医生护士缺勤率很高,贫困地区的医疗系统也没根本上的运转动力,即穷人基本无法承担任何医疗费用。2、贫困直接影响穷人的判断力,无法预判参与防疫防治工作的带来健康的长期利益而选择拖延与回避,更关注当下和即时的好处。加之贫穷地区普遍缺乏科学教育,穷人对医疗体系充满不信任感。作者认为政府应尝试为穷人提供必选与强制的基础卫生防疫防治措施。
作者还想表明一个特殊的观点:有些我们觉得再理所当然的事,在穷人眼里却是个艰难的选择,因为我们生在一个健全的国家而且不是穷人,不需要面对也无法理解他们对于政府的不信任与朝不保夕的贫困局面。
第四章、贫穷源于教育缺失?
大多国家奉行的是精英教育,普遍公立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教学资源十分不理想,即使在大部分正常有免费教育的国家里儿童辍学率仍高达14~15%。而贫穷国家与地区的教育情况更加恶劣,由于家长的贫穷与信息来源不足,不仅无法选择合适的私立学校而且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也非常容易导致孩子辍学。
作者认为在贫穷地区,政府首先应明确推行教育的目的和对象,注重教育资源分配公平,注重基础能力与基础科学的教育,消除社会对穷人的歧视,最后再实行分类教育。
第五章、高生育率导致贫困?
作者研究观察到,越是贫穷生育率越高,这并非在于他们缺乏避孕手段和主观上的个人意识。而恰恰是穷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导致穷人“养儿防老”的意愿非常强烈,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直接反映了穷人所处的政府并未能给穷人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
所以作者认为若政府要控制穷人的生育率,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二为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必不可少。
第六章、贫穷源于社会保障的缺失?
对应第五章,由于社会保障的缺失导致劳动者不仅没有任何保障,亦会导致他们所有收入手段都是不可控的。即使少有储蓄,也会因为社会动荡、政府腐败或全球经济影响重新进入贫困,一系列打击之下使穷人难以重头再来,使社会生产力进一步下降,亦会迫使穷人做出不理智的选择。
由于社会保障的缺乏,政府可以寻求保险弥补部分作用,但矛盾的是大部分穷人无法接受保险的价格,导致保险作用无法发挥保障穷人风险的作用。
作者认为,政府可以政府信用主动向穷人提供保险工具,且参与市场管理与监管最大程度重塑穷人就业的信心。
第七章、适当发展针对穷人的小额贷款
相对于富人,穷人承担的贷款压力更高。因为他们没抵押担保,还款能力较差,信用无法过正常渠道的评估,所以只有选择非正式渠道进行贷款,结果利息也是非常昂贵。对于放款方的角度,放款给穷人的各项成本其实更高,为了能收回成本只能提高贷款利息。
作者提出设计小额贷款的一系列设想弥补小额贷款的市场空白,不过近几年在我国蚂蚁、腾讯、京东、美团等一系列的成熟小额贷款模式真实案例可以参考,书里的具体建议就不在此展开了。
第八章、穷人与储蓄
由于穷人几乎没有正常贷款的渠道,也没有有效对抗风险的保障。所以发现穷人非常难存下钱,他们更需要用钱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是储蓄去实现对他们“不切实际”的计划。
造成这情况作者认为有几个影响因素:1、对穷人来说他们所处的环境机会成本与时间成本过大;2、信息渠道闭塞;3、解决当下问题似乎更加重要;4、对于未摆脱贫困朝夕不保的人来说,任何目标都过于遥远;5、储蓄太少作用亦不大。
这里作者给出了一些建议:对个人而言,习惯作出短期牺牲,对长期目标作规划;并且设置较为容易完成的目标。对政府而言,向穷人提供小额贷款,相对公平的义务教育,安全有保障的营商环境,社会医疗及保险体系,为穷人创造最低生活保障。看到这里,我感觉咱们中国政府好像都已经做到了。
第九章、穷人能否经商致富?
作者尝试给与穷人一些经商的机会,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经商可以让穷人摆脱绝对贫困,但仍无法摆脱贫困仅仅作为一种维生手段。作者认为原因有三点:1、受制于知识面且信息闭塞,穷人从事的商业往往是初级的,薄利的;2、资金匮乏,借贷困难;3、穷人的生存环境往往不稳定,影响财富积累速度,生意难以逾越。
作者认为对穷人最好的选择首先应该是找份好工作,但这对穷人来说也是无比困难的。作者希望寄望于政府出台政策,推动穷人就业,扶持工商个体户、中小企业或员工创业等改善穷人生存状况。
第十章、健全的政体能否消除贫困?
作者认为任何政体都有局限性,没有完美的政体。该章作者罗列了众多发展中国家及贫困地区当地的政治程序,观察得出如果政治主张与政治程序是正确的,那么好的政策便会出现;反之,没良好的政治主张与政治程序,则很难出现良好的政策。因为在不健全的政体往往会出现腐败、渎职等各种另政策无法执行的情况,至少大部分国家与地区是这样。
但也存在另外一种有趣的现象,在政体健全的国家推出本意是好的政策但结果可能会不觉意伤害了穷人,而在不健全整体的国家推出的政策亦可能无意中让穷人受益。这里作者没解释这种现象,我这里补充一下,在经济学里面这种现象叫“帕累托最优”。
作者根据多年的观察与研究,认为归根结底政权的稳定与政治机制的良好是消除贫困的至关重要的因素。那能否让贫困地区寻求先进政权进行“接管”呢?通过观察历史,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过往的殖民经济虽然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被殖民地区但并没有消除贫困反而扩大了贫富差距,而衍生出来的种族主义对政权往往具有强大的破坏力,糟糕的政治机制应在很大程度上为国家的贫困负责。
政权的建立应该是当地人民根据当地文化的特点自觉选择的结果,且建立的政治机制有自我改进与修复功能,可以有效避免腐败与渎职发生,这样的政权对消除贫困才比较有效。我咋感觉作者在赞扬中国。
二、作者总结
作者认为尽管无法根治贫困,但有些事情或许可以改变穷人的生活,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1、穷人通常缺少信息来源,从而相信那些错误的事情。给予穷人的信息需满足三个点:人们尚未知晓的;信息发布方式简单有效而有吸引力的;信息来源必须可靠的;
2、穷人肩负着生活中的多种责任。你越富有,越容易做出“正确”的决定。政府应给与穷人更多基础保障,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
3、一些服务于穷人的市场正在消失,或是在这些市场中穷人处于不利地位。运用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降低成本,弥补市场不足,而市场亦需政府进行监管。
4、贫穷的国家不会因为贫穷或其不堪回首的历史而注定失败。健全的政治制度,良好的政治程序,让各阶层参与决策,有助于政府做出更好的决策。
5、对于人们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最终常变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成功会带来更大的成功,当一种情况得以改善时候,这种改善本身就会影响人民的信念和行为。
全书内容解读结束,感谢阅读。
三、个人感悟
通读全书个人最大感悟是,消除贫困绝对不是靠少数经济学家或NGO机构的力量能承担得起。更不是依靠国际“外援”输出政体,回望历史,输出政体导致得贫困往往更为严重。消除贫穷从根本上说是依靠本国政权与人民的自决。
阅读书中1~10章,你会发现作者选取的调研地区要不就是战乱区域,要不就是殖民政府,要不就是傀儡政府,最大感受就是那些地区国不成国,何以为家?
政权的稳定性与完整性是一国一地区消除贫困最基础的要素,当政府信誉缺位的时候,开展任何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都是无效的,因为人民不再信任政府。
而政权的屁股坐在哪一边,是消除贫困最本质的因素。是独裁政权还是盲目民主政权,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权,直接决定了政府的决策是否主观上有意愿消除贫困?是否服务于最大多数人?是否满足最需要的人?是否把穷人当作国民的一部分?
全书几乎没提及中国也没任何赞扬中国的内容,只有第十章寥寥几行提及了一下中国村委会选举制度。但纵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2~9章中的所有对消除贫困的建议与具体操作,中国都做到了而且做得比书中提及的更多。我感觉这本书就是在赞扬中国这些年的扶贫工作。
该书名叫《贫穷的本质》,我看了全书和了解到这些年中国政府对消除贫困的实际工作,所谓“本质”我理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贫穷的本质在于该国是否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读书笔记结束,欢迎各位点赞关注。一件三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