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有机颜料的化学结构、物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有机颜料在应用时,是以细微粒子状态分布于被着色介质中。因此,颜料粒子的形状、大小、晶型和表面状态等物理构造和介质的不同都会影响入射光的反射、吸收和散射的比例,从而造成颜料表现出不同色光和性能。不同化学结构的颜料,其色光、牢度等性能都不相同,另外,即使化学结构相同,不同的物理构造也能造成最终颜色性能的差异。
在颜料分子中,如果存在氢键,能够使得颜料具有更好的坚牢度。例如,耐晒黄G、永固红FGR等都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结构,因此具有较好的耐光坚牢度。而增大颜料的分子量也能改善各项性能,例如在耐热、耐溶剂、耐迁移等性能上相对分子量为600"--800的联苯胺黄比相对分子量小于400的耐晒黄,要好得多。
另外,在颜料分子结构中引入各种基团,亦可改善其性能。诸如,分子结构中引入酰胺基、磺酰胺、氯或者其他卤素、磺酸或者羧酸基、硝基团等,都可以提高其耐光牢度和耐溶剂性、耐热性等性能。而在物理结构上,颜料粒径大小、形状是十分重要的参数。颜料粒径越小,其比表面积就越大,吸收光能就越多,加上水蒸气、空气中的其他氧化和还原物质的破华作用也越厉害,使颜料很快褪色或变色,耐光、耐候性更差。颜料粒径大小也能直接影响着色制品的质量,比如伸长率、冲击强度等。颜料粒径大小和形状不同,在分布介质中,对光的吸收与反射条件也不同,因而能影响颜料在介质中呈现的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