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玩出优越感?游戏鄙视链是怎么形成的?

1.引入:游戏鄙视链
游戏鄙视链:主机>单机>网游>手游>网页游戏。
2.提出疑问:游戏鄙视链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由鄙视游戏,进阶到鄙视玩家?
这条鄙视链不是由于游戏的入门门槛形成的(因为门槛:网游>单机,网页>手游),不是由于游戏质量高低形成的(因为游戏这样无法跨类型而比较),而抄袭说可以解释游戏鄙视链的次序,却无法解释为什么会由鄙视游戏延伸到鄙视该类型游戏的玩家。
3.解释原因:鄙视玩家的原因:饭圈。
游戏玩家的鄙视链形成的真正原因是饭圈。 为了维护圈内事物,他们会表现出极强的领地意识和攻击意识,把一切都简单的分为我方和敌人,给与自己意见不符的人,随便扣水军,黑子,或孝子的帽子。在饭圈的眼中,我不喜欢的游戏等于垃圾游戏,所以玩垃圾游戏的人也成为了垃圾玩家。而无数饭圈之间的相互攻击,便形成了互联网上的神仙大战。
4.通俗易懂的解释:用文明六中宗教的形成,类比饭圈的形成。
Up用文明六中宗教的形成,解释了饭圈的形成过程。一个饭圈刚建立,会有一定数量的初始信徒, 信徒会为圈子提供信仰值,并带来强大的饭圈压力。当信仰值足够高后,饭圈可以招募传教信徒,他们没有多少攻击性,只是热情的传播圈子的一切教义。当信仰值更高的时候,饭圈可以招募强大的粉头,还可以对其他团体发动异端审问,清洗内部不合规的信徒。发展到后期,信徒们甚至可以自发执行反串潜伏等一系列敌对的间谍行为。等到饭圈终于成型。就会拥有规模庞大的传教大军,他们甚至可以直接攻入其他饭圈的领域,清洗他们的圣地,让他们改信新的饭圈。在神和人的眼中,世界的版图是两种面貌,神眼中的版图,取决于其饭圈覆盖的范围,神仙之间的相互拼杀,是为了把整个世界都纳入自己的饭圈之中。而世界本身的多样性,又让这种事情无法达成。
5.更深层次的解释,原因背后的原因:幼稚的人陷入消费主义。 而随着人的成长,他们终会理解:人不需要用商品来定义。
为什么世界上会形成那么多饭圈?因为人的幼稚。这个世界上总有幼稚的人,他们因为年纪小或缺乏经历,需要用自己消费什么东西来定义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而出售商品的商人则会不断暗示他们,应该用开什么样的车,用什么样的手机,追什么样的明星,玩什么样的游戏来定义自己的人生。这些人把自我捆绑在商品和消费上,当其他人批评他们所喜好的商品时,他们会以为这是在批评他们的人生。夺走他们喜好的商品,就像夺走了他们生命的意义。他们跪拜在商品堆积的神像下,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人,不需要跪拜人所创造的物。在跪拜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的领会到:他们只是在为一个可售卖的什么商品而无偿地付出。他们最终会认识到人不需要用商品来定义自己,人是由自己来定义的。
6.类比:饭圈就像割韭菜。
饭圈如此之多。不是因为什么人性,而是因为幼稚的人更容易卷入饭圈,商家把人拉入饭圈,就像割韭菜,他们不需要收割那些已经成熟的人,只需要源源不断地圈养那些幼稚的人。一边精炼老韭菜,一边培养新韭菜是饭圈的常态。换句话说饭圈就是在骗小孩,永远地欺骗那些还没有长大的小孩。
7.呼吁,我们是人,游戏是商品,人不应该由商品来定义,商品是人的工具。
玩饭圈鄙视链,最终不会有利于任何希望游戏好的人。因为厂商赚钱太容易,就会慢慢丧失认真做游戏的动力。作为玩家,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奖励做得好的厂商,惩罚做得差的厂商,而不是无脑的维护和拉踩,以至于导致饭圈战争。这种感觉本质就是以金钱为上帝的商品拜物教下,不同宗门间的宗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