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ITO导电膜玻璃行业发展历程及重点企业分析[图]

2022年国内ITO导电膜玻璃市场竞争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图]
ITO导电膜玻璃是在钠钙基或硅硼基基片玻璃的基础上,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沉积二氧化硅(SiO2)和氧化铟锡(通称ITO)薄膜加工制作成的一种具有良好透明导电性能的金属化合物,具有禁带宽、可见光谱区光透射率高和电阻率低等特性,广泛地应用于显示及触控器件、太阳能电池、特殊功能窗口涂层及其他光电器件领域,是目前LCD、PDP、OLED、触摸屏等各类显示及触控器件最主要的透明导电电极材料。
ITO导电膜玻璃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ITO导电膜玻璃自发现以来一直处于研究的萌芽状态。20世纪70年代,ITO导电膜玻璃开始逐步应用于液晶显示领域,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从而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ITO导电膜玻璃主要应用于电子表、计算器、计时器等TN-LCD;20世纪90年代,ITO导电膜玻璃开始应用于STN-LCD,为手机、笔记本电脑、PDA等配套。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彩屏手机和触摸屏产品的兴起,ITO导电膜玻璃除应用于TN-LCD、STN-LCD以外,开始应用于OLED、触摸屏等诸多类别的产品领域。
ITO导电膜玻璃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立光电子材料、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方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康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
ITO导电膜玻璃主要企业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随着显示及触控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特别是显示及触控技术应用的普及,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市场容量逐年上升,ITO导电膜玻璃的研发和生产工艺也随之不断进步。未来,ITO导电膜玻璃主要有以下发展趋势:
大尺寸化
纵观LCD的发展,大尺寸化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满足液晶面板厂商不断增加的大尺寸显示屏产品的开发,玻璃基板尺寸也在不断增加。玻璃基板尺寸越大,能够切割的面板数量就越多,可以切割的显示屏尺寸就越大。因此,随着玻璃基板的大尺寸化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促使平板显示和触控屏向大尺寸化发展。此外,为顺应平板显示和触控屏的发展,对ITO导电膜玻璃的镀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②柔性化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ITO导电膜玻璃是在玻璃、陶瓷等硬质基材上制备,但这些基材存在质脆、不易变形等缺陷,限制了ITO导电膜玻璃的应用。与硬质基材ITO导电膜玻璃相比,在有机柔性基材上制备的ITO导电膜玻璃不仅具有相同的光电特性,而且还具有可弯曲、重量轻、不易破碎、便于运输等特点。因此,随着电子器件的“轻薄化”,必然会推动ITO导电膜的技术不断进步,向“柔性化”的方向发展。
③轻薄化
目前,ITO导电膜玻璃的厚度主要在0.3~1.1mm之间。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消费品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对玻璃基板的减薄需求也日益提高,同时,也带动着ITO导电膜玻璃技术的发展。轻薄化不仅减轻了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消费品的重量,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产品的外观设计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3-2029年中国ITO导电膜玻璃行业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