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鲁肃 字子敬

鲁肃 字子敬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省定远县)人。鲁肃出身于富豪家族,但祖辈无人出仕为官。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由祖母抚养长大。董卓之乱时,他卖掉土地,以财赈济宗族乡亲和结交朋友。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鲁肃仕职袁术。与周瑜的相识。周瑜劝说鲁肃和他一起离开袁术,投奔孙策。但鲁肃到达江东后一直没有受到孙策的重视,很不得志。孙策死后,由周瑜重新引见,鲁肃终于得到孙权器重。鲁肃对孙权提出的政见是:认为曹操不可能一下子铲除。唯有鼎足江东,观天下之变量。现况天下局势,就算割据一方也不会引来猜忌。为何?北方事态繁多。正因为事态繁多,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占据长江以南的地方,然后称帝再夺天下,史称榻上策。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故,政权内部分裂。孙权听取鲁肃的建议,打算联合荆州对抗曹操。但当鲁肃赶到时,刘表的儿子刘琮已降曹。于是鲁肃在当阳找到逃窜中的刘备,并结识了刘备的谋士诸葛亮。亮也主张孙刘联盟,遂二人同去柴桑会见孙权,商谈联盟大事。孙权本对抗衡曹缺乏信心。但在鲁肃坚决反对下,孙权终于树立了决心,这样才有了后来的乌林大胜。
建安十五年(210年)十二月,周瑜病逝,享年36岁。鲁肃认为如果把南郡借给刘备,等于为曹操树立一个敌人。他的分析说服了孙权。于是孙刘联盟得到进一步巩固。而孙权则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横江将军、屯陆口,接管原属周瑜的军队。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占据益州后拒绝归还荆州。孙权一面命令吕蒙强行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一面命令鲁肃镇守巴丘,防备关羽增援。吕蒙攻陷三郡后,关羽果然南下,被鲁肃堵住。鲁肃以大局为重,为了说服关羽以维持联盟,邀请关羽到约定地点会谈。会谈时,双方各把兵马安排在百步以外,与会者包括关羽与鲁肃,都只佩挂了一把单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单刀赴会”。后来,由于刘备探知曹操欲攻打汉中,慌忙遣使求和,最后划分荆州之地。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病逝,享年46岁。孙权为其主持丧事,亲临其丧葬现场。与此同时,诸葛亮也为之发丧。
统帅 C+
(鲁肃治军整顿,禁令必行,屯营不失,部界无废负。及周瑜去后,鲁肃代之。虽未能图取关羽,犹以智略足任。)
武力 C+
(鲁肃以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往来南山中射猎。)
军谋 C+
(鲁肃鲜有勒兵出陈。)
智略 A+
(鲁肃善谈论,能属文辞,虽在军陈,手不释卷。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昔与孙权论及大略帝王之业,后又驳言不可降曹,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至于合先主以共图中原,是谓雄略。周瑜、吕蒙虑先主之难制,孙权亦以其短而责之,遂使肃之成谋尽毁矣。)
内政 B+
(鲁肃初住江陵,后下屯陆口,威恩大行,众增万馀人。至于作军,令行禁止,路无拾遗。)
魅力 A+
(鲁肃为人方严,寡於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又性好施与,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待其卒,诸葛亮亦为发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