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吹气球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简评《天才麻将少女》系列
作者:加菲猫

引言
大概2010-2015年这段区间内,是国内动画正版版权意识兴起、大量新二次元入坑的阶段,也是日本动画业界在摄影技术、题材趋向等方面的转型期。那段时间有大量的作品被奉为“经典”——即使在2022年的今天入坑依旧会有许多人推荐这些作品;而同时也有许多作品趁着时代的东风红极一时,现在却成了小圈自萌,消失在了主流视野中。而不幸的是,笔者在去年入坑并将要在本文介绍的作品恰恰属于后者——2012年日萌的四强甚至能凑齐一桌麻将,而如今在日萌消亡已久、世萌也即将停办,天麻的人气也似乎随着萌战的热潮一齐消逝了。

作品简介——不止吹气球[1]
“21世纪,世界麻将竞技人数过亿,职业麻将选手引人注目。即使是在高中,每年也都有着大规模的全国大赛。由于成绩直接关系到能否晋升为职业选手,每所高中的麻将部成员们都正在激烈地竞争着。而这,就是以那个顶点为目标的少女们的轨迹。”
《天才麻将少女(咲-Saki-)》(以下简称天麻)是由小林立创作的漫画,自2006年连载至今(且丝毫没有完结的迹象),后续又有《天才麻将少女-阿知贺篇(咲-Saki- episode of side-A)》《怜-Toki-》《咲慕流年》等多部外传漫画推出,并分别被Gonzo第5工作室&Picture Magic和Studio五组动画化了三季剧情(两季本篇,一季阿知贺篇外传)。
作品如其(译)名,天麻系列讲的便是一群麻将天才jk在高中生麻将大赛里活跃着的故事。而不同于《斗牌传说》中赤木那种善于计算和把控对方心理的“天才”,天麻系列里的角色更像是每人盖着一张三国杀武将牌,纯粹打的是超能力麻将(当然也有凡人流):普通则如女主宫永咲,能够感知王牌中的岭上牌,从而擅长用岭上开花[2]和牌;逆天则如全国篇中的一堆降神系能力,可谓毫无逻辑可言。不过这些看似胡闹般的能力,在牌桌上相遇后见招拆招,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也让对局显得格外精彩刺激。加上小林立笔下的美少女如果忽略气球,的确都可爱得各有特色,互动也经常橘里橘气,本作就娱乐性而言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接下来,笔者将沿着三季动画的播出顺序,简单讲讲各季的看点、优点与槽点。

PS:于2012年放送的原创动画《少女与战车》在各种层面上都给我一种更为成熟和精致的天麻精神续作的感觉,喜欢少战的朋友不妨可以来试试天麻,笔者本人就是双厨捏。

梦的开始——无印《天才麻将少女》
无印《天才麻将少女》于2009年首播,共25话,Gonzo做完前十五话后惨遭勒令除牌,后十话转交Picture Magic制作。清澄高中麻将部只有竹井久和染谷真子两名部员,而部长竹井久在她三年级最后一年时一次性先用状元签选中初中全国个人冠军——原村和,并带来了原村和的中学友人——片冈优希,又在二轮末刮到了一张名不见经传的大彩票——宫永咲。如此一来,清澄麻将部终于达到大赛团体赛五人的参赛人数要求,从县预赛打起,迈向全国。无印第一季便主要讲述了清澄麻将部从建队到县预赛优胜的过程。
本作制作称不上特别优秀,绘柄也不太稳定,且融有不少年代感较强的元素——大量擦边球卖肉和段子、双女主高浓度百合营业和一些意义不明的校园日常戏码。不过无印本篇的牌局描写的十分细致,种种反转和破局都令人大呼过瘾,小林立很精妙的地方在于利用不断地穿插回忆来抬升情绪,使得即便观众不懂日麻也能get到八成以上的燃点,这种充满着个体关怀的叙事辅以本就形象鲜明的美少女角色,自然便让这些热爱麻将的少女们深入人心。第一季最为精彩的莫过于县预赛团体决赛的大将战,两个魔物级角色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现出了震撼的牌桌统治力,而另两位凡人雀士也用其智慧和坚韧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对局过程一波三折反转不断,作者的想象力在这场对局中一览无余。而在比赛结束时,咲的一句“打麻将真(tm)开心啊”由于过于生草而成为千古名句。

综合来看,无印本篇虽有些受限于年代,但其对局紧张刺激、打牌张力十足、角色个性鲜明、声优阵容强大,萌燃两手抓,可谓汲少女轻百合和社团运动类作品两家之长。对于类似题材爱好者而言值得一看。

毁誉参半的外传——《天才麻将少女-阿知贺篇》
时间来到2012年,天麻的外传——阿知贺篇交给了Studio五组手上(尽管导演与主要制作团队变动不大)。阿知贺篇的人设更为精美,绘柄更为稳定,但最终交出的整体答卷却褒贬不一。
客观而言,阿知贺篇在部分比赛中依然展现出了和本篇同样级别的精彩程度,其中全国大赛团体半决赛A区的先锋战,照老版一打三更是经典之战。同时,美少女的群像塑造自然也没有落下。此外,阿知贺篇开始,不少队伍都引入教练作为团队的重要一员,尤其阿知贺的教练赤土晴绘可谓是主角团的真正核心:她作为曾经带队全国八强的阿知贺传奇名宿,以其个人魅力和曾经在阿知贺儿童麻将教室的教学经历,将阿知贺团队团结在一起,为队员们出谋划策,设计针对性打法,效果显著。她的军师属性、对阿知贺的情怀和坚定的自我吸粉无数。
然而,阿知贺篇的槽点也实在不少。第一,进度太赶突显开挂感。阿知贺几乎是从零开始建队,主角团实力几乎都是力速双C成长性拉满,而动画又仅仅用了16话篇幅一路从小学麻将教室时期跑火车到了全国团体半决赛打完,于是我们就看到短短几天阿知贺一群新兵蛋子杀穿县预赛,全国二回战还各种鸡打,到三回战(半决赛)又摁着boss队白丝台打的神必战力表现(两届冠军的逼格毁于一旦),抱佛脚似的飞速成长实在难以服众。第二,阿知贺主角团在跑火车般的推进节奏之下也缺失了对于团队塑造相当重要的团建剧情,相比于本篇清澄而言,阿知贺的团队稍显松散,而更加要命的是,阿知贺篇其他几所学校都凭借有限的篇幅达成了效果极佳的塑造,而当年的萌王——园城寺怜所在的千里山高中更是抢尽主角团风头,被戏称是阿知贺篇的真·主角队,甚至导致不少观众在半决赛倒戈,这对于一部“运动”类作品实属奇葩。第三点对于对局逻辑的破坏则是摧毁性的:本篇对局里相当注重的“活用自己的能力来做局破局”,在阿知贺篇里演变成了“谁拿到场地主动权谁就赢”的回合制战斗,在团体半决赛大将战中更是出现了三个因果律能力者群魔乱舞的场面,引用bangumi一位用户的评论:“当超能力从‘显著离群概率’变成‘既定因果律’的时候,包裹在外的那一层虽然大家都心照不宣但是偏偏不能缺少的‘竞技体育’的糖衣就破了,观众就很难以之前的心态看待这部作品了。”

就整体而言,阿知贺篇的动画当然在角色塑造上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也贡献了优秀的牌局,但出于原作构成和篇幅分配等问题,没有能够再给笔者带来观看无印本篇时的激昂感。然而本作在角色人气上倒是大获成功,2012年日萌萌战,八强里的四位天麻角色全部晋级四强,最后园城寺怜赢下麻将内战,夺得萌王,天麻厨的战斗力可见一斑。

未完待续的断章——《天才麻将少女-全国篇》
千呼万唤始出来,2014年1月,承接09无印本篇动画的续集——《天才麻将少女-全国篇》终于播出。然而,由于原作进度原因,本季仅有12话,掐头去尾也仅仅完整打了清澄所在半区的二回战。全国篇动画依旧由制作阿知贺篇的Studio五组负责,故本篇的人设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精修。然而人设变动有一点要批评:还我宫永咲的短裙!全国篇剧情杀强行把咲的短裙替换成了长裙,让女主涩气程度大大下降而变成了普通“文学少女”属性,实在遗憾。以及尽管不再像无印本篇那样有那么多的擦边球黄色废料段子,但全国篇里(包括阿知贺那一半区)暴露狂角色却大大增多,小林立画气球和no胖次的癖好一览无余。
这边半区比赛的观感较阿知贺那一边要好上一些,基本重新回到了超能力斗智麻将的范畴。同样的,由于是汇集了日本各县强校的全国大赛,各式各样带有地域风情的美少女角色也画了个爽。由于本季仅仅详述了团体二回战的五场对局,清澄整体显得还是相对游刃有余,咲在大将战的表现仿佛强度还不如练习赛。由于全国篇中角色众多而篇幅有限,本季动画稍稍加快了对局节奏,不再把重心放在角色的过往,而是把一个个参赛团队作为叙事的中心,并把队内互动见缝插针地填充进了赛间休息中。由此一来,全国篇的团队们几乎是以成熟的姿态被扔进故事的舞台,其成员的魅力也往往体现在牌桌之上和种种互动之中。如果说无印本篇讲述的是主角团如何从零建队并战胜强敌,全国篇讲述的便是一支支立体参赛队伍间的梦想与对抗,这也正是笔者喜欢看各类大赛篇章的原因所在——每一支队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团队文化和羁绊,而全国大赛将她们聚集在了一起,上演最纯粹的竞技。我们当然会为清澄连克难关感到鼓舞,同时也会被宫守女子的团队氛围所感动,也会为姬松队员的相互信任所激励,尽管总有队伍会被淘汰,但全国各地的少女们为了共同的梦想,在麻将桌上交织谱写的斗牌传奇才是超越胜负的宝藏。

然而,清澄这一边花了整整25+12=37集的篇幅,进度甚至还没有只出了16集的阿知贺组进度快(每桌前二晋级,动画里清澄刚打入八强,而阿知贺已经锁定了决赛四强席位),2014年至今,天麻再也没有传出过续作的消息,那么,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原作……

连载十六春秋,未来何去何从——小林立和《天才麻将少女》
2006年,多部经典漫画开篇,后死火海时代的少年漫代表之一——《妖精的尾巴》于8月在周刊少年magazine上开始连载。如同诸多民工漫前辈,妖尾洋洋洒洒545话,终于2017年完结。然而,比妖尾早一个月开始连载的天麻却断断续续一直画到了2022年的今天,也仅仅只有248话。龟速的更新使得全国大赛的完结(团体+个人赛)遥遥无期,更别说曾经在作品中暗示过的“世青赛”章节,天麻也因此成为了“我和作者比命长”系列的一员。
作者小林立至今性别未知,ta早年以插画师出身,擅长绘制萌系美少女。而天麻作为第一批创造性地将萌系美少女元素替换进了传统校园社团竞技题材的作品,完美发挥了小林立的长处,大获成功。而如今,即便大众热度早已消退,天麻粉丝们依旧乐此不疲地讨论着每月漫画更新的牌局与战力撕逼,由此可见本作依然有着较强的粉丝粘性,而小林立似乎也是看准了这一点,不断推出天麻的各种番外:有其他队伍视角的,有职业雀士们的过往的,甚至还有全员性转版本的……小林立已然是打算把天麻这个ip当作一辈子的饭碗。
然而十六年过去了,市场早已大变天。现在的业界每年都会有美少女竞技题材的作品产出。而和许多长年连载的作品一样,天麻的对局给人的新鲜劲也日益消退。战力膨胀和剧情拖沓的问题暂且不提,小林立的强行平衡控分、越来越草稿的作画线条、乱飞的气球欧派和各种拍脑袋般的补丁设定不断挑战着读者下限。不少人的追更心态也早已转变成了单单只是想见证结局。我们不知道小林立心中想要把天麻画到什么时候什么地步,但时代更迭,也希望ta能认识到,如今ta对于天麻的创作态度,是画不出有趣的漫画的。

尾声
天才麻将少女不是一部适合所有人观看的作品。
尽管天才麻将少女不是一部适合所有人观看的作品,但笔者作为其目标受众,在补番的过程中难得燃起了对作品和角色的“热情”:我愿意去了解作品里登场的角色们的过去,愿意去仔细分析牌局的每一打,愿意去畅想关公战秦琼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此时作品本身的素养于笔者而言已不再重要——它已经成功了。天麻便是这样,它过气许久,它有着诸多朴素的缺陷,它的作者已接近半摆烂状态,但在其中所展现的天马行空的瑰丽想象力与趣味,让这些天才麻将少女们实实在在走进了笔者的心。
希望少女们在牌桌上不留遗憾,祝全国大赛篇能有一个最精彩的谢幕。

注释
[1] 小林立有一手绝活,即“吹气球”——其笔下的许多角色随着作品进度欧派会被画的越来越大,而且其物理性质在画面中表现的如气球一般。这一点只是作者的个人xp,但成功引起了部分观众的生理不适,实乃坏事做尽。
[2] 岭上开花是日本麻将中的一种役,即用开杠时摸的岭上牌和牌,记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