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苗刘之变:一个宦官引发的兵变,宋高宗差点丢掉皇位

2022-05-07 12:44 作者:纵横五千年  | 我要投稿

1162年,宋高宗赵构主动退位,将皇位让给了宋孝宗。然而,这并不是他第一次退位,在三十三年前,他曾经退位过,不过那次是被迫的,因为当时南宋爆发了兵变,这就是“苗刘之变”,也被称为“明受之变”。这场兵变对宋高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深了他对武将的猜忌,那么这场兵变是怎么引起的呢?

一、宠信宦官

其实这场兵变与一个宦官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就是康履!北宋时期,康履就在康王府任职,“为康王府都监、入内东头供奉官”。宋金战争爆发后,康王赵构曾经出使金营,康履作为赵构的亲信,一直跟随在赵构的身边。赵构出任河北兵马大元帅后,这个宦官担任“主管机宜文字”,是赵构身边的最亲近的人。

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康履仗着自己是皇帝的藩邸旧臣,行事非常骄纵,作威作福,连刘光世这样的大将都要曲意逢迎。虽然宋高宗下旨,不许内侍与武将交往,可是康履“终无所忌惮”,经常与其他宦官欺凌这些武将,“或踞坐洗足,立诸将于左右,声喏甚至马前”。宋高宗并没有惩罚康履,还加封他为内侍省押班、金州观察使。

二、激起兵变

1129年二月,金军突袭扬州,宋高宗慌忙逃窜,仓促之间,百官都没有跟上皇帝,赵构的身边只有康履、蓝珪等五六个宦官。自此,康履更加骄横,“愈有轻外朝心”。在经过吴江时,康履及其党羽“竞以射鸭为乐”。抵达杭州后,康履等人前往钱塘江观潮,“中官供帐,赫然遮道”,声势十分浩大。同时,王渊在宦官支持下,出任枢密使,他的口碑也很差。

统制苗傅对康履等人非常不满,他咬牙切齿地说道:“此辈使天子至此,犹敢尔邪?”苗傅的幕僚王世修也对宦官非常不满,就将苗傅的想法告诉了武功大夫刘正彦,刘正彦说道:“会当共除之。” 1129年3月,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他们先率士兵杀死了王渊,接着“遣人围康履家,分兵捕内官,凡无须者皆杀。”

三、苗刘之变

康履跑到了宋高宗的身边,而苗傅、刘正彦也率兵杀入宫中,他们厉声指责宋高宗:“中官在外者已诛,更乞康履、蓝珪、曾择等诛之,以谢三军。”在大臣的劝谏下,宋高宗被迫交出康履。康履望着宋高宗大呼道:“大家何独杀臣?”之后,康履被腰斩、枭首。可是,苗傅、刘正彦还不甘心,他们逼迫宋高宗退位。

不过,苗傅、刘正彦毕竟是武将,缺乏政治头脑,导致各地将领纷纷前来勤王。苗、刘非常害怕,他们采纳的朱胜非的建议,让宋高宗复辟,这是这并不能保住他们的性命。面对勤王的军队,苗傅、刘正彦两人率军逃跑,最终擒获,遭到凌迟。经过这场政变,宋高宗并没有彻底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加深了对武将的猜忌。

参考资料:1.《宋史》;2.《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苗刘之变:一个宦官引发的兵变,宋高宗差点丢掉皇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