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和糖尿病的究竟有何关联?

先了解一下糖尿病的发病原理是怎样的。
在糖代谢的过程中,小肠在分解淀粉时,如果忘记分泌胰高糖素样多肽一,也就是压根没有通信兵去给胰腺报信。
胰腺就会傻乎乎地在家睡觉,不知道要分泌胰岛素。
这种由于通讯设施错误导致的高血糖,是一种2型糖尿病。

当然,这是一种很绝对的情况。
更多的情况是小肠照常分泌了肽君,而肽君不积极工作。
慢悠悠地去报信,胰腺接到指令后也慢悠悠地分泌,分泌出来的胰岛素又慢悠悠地去开门。
意思就是如果肽君、胰腺、胰岛素这三个家伙有一个患了拖延症,或者是全部患了拖延症,那结果就糟糕了。
血糖迅速升高时,胰岛素不来;等糖随尿液排出体外,体内血糖降低时,这些胰岛素姗姗来迟,开始大干快上,让本来就不高的血糖瞬间降低。
(关注深读视频,深读君携手六十万三甲医生,24小时为你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先看视频再问诊,清楚多了)

健康的人是用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使其尽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下可好,由于他们的拖延症,我们的血糖坐上了过山车,不是超高就是超低。
剧烈的血糖波动可是人们扛不住的,过低的血糖可以使人立刻昏厥,甚至......

如果在糖代谢的过程中,肽君辛辛苦苦地准时给胰腺通风报信,胰腺收到通知后,开始分泌胰岛素。
突然发现,哎呀我的妈呀,生产力有限,数量不达标。
这个时候部分糖不能顺利进入细胞而滞留在血液中,造成高血糖的情况。

如果在糖代谢的过程中,肽君的情报工作和胰腺的生产工作都很顺利,可是万万没想到,这胰岛素开门的能力缺失了。
也就是给你发了张电子门禁卡,别人的卡一刷,门开了,可你的卡就是不行。
因为胰岛素受体不够灵敏,一张刷不开,两张刷不开......悲剧就是打不开门,真的打不开门。
(关注深读视频,深读君携手六十万三甲医生,24小时为你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先看视频再问诊,清楚多了)

肥胖的人呢,细胞被脂肪团团围住,像是穿了厚厚的棉袄,胰岛素像个地下工作者一样去和胰岛素受体接头。
由于隔了棉袄,信号变弱了,怎么都联系不上,可怜的胰岛素生命周期又实在是太短暂了,死也没有接上头。
胰岛素没法打开细胞的门,于是,熟悉的故事就发生了,血糖进不去细胞,滞留在血液中,血糖升高......

那怎么办呢?减肥呀,脱了棉袄信号不就好了吗?胰岛素不就可以正常工作了嘛!
理论上是这样,但如果这个过程太漫长,过多的脂肪一直堆在那里,胰腺不停地收到消息“哥们,你这是怎么干活的,这批门卡都失灵了,赶紧来点靠谱的。”
于是,好强的胰腺玩了命地生产胰岛素,结果活活累趴,再也不能正常生产胰岛素了。

针对这类糖尿病患者,当务之急就是减重,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手术干预。
2009年,欧洲第45届糖尿病研究会的年会确认:肥胖导致的糖尿病已经成为可通过手术治愈的胃肠道疾病。
(关注深读视频,深读君携手六十万三甲医生,24小时为你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先看视频再问诊,清楚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