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迹象,暴露金发科技业绩真相
去年的这个时候,有一种原材料奇货可居,那就是熔喷布。
熔喷布是生产医用口罩的重要原料,由于口罩急缺,熔喷布一时间也卖到脱销,价格一日一变,从事熔喷布业务的企业也都业绩爆发。
恰好,从事新材料业务的金发科技,能够生产熔喷布。
一、业绩成长是因为生产口罩原材料
2020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350.61 亿元,同比增长 19.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5.88 亿元,同比增长 268.64%。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
这样的业绩,尤其是净利润,可以说是增速爆表了。公司进入了一个新的成长发展阶段了吗?
如果仔细拆分的话,却发现不是那么看上去简单。
其中,以熔喷布为主的医疗健康板块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27.10 亿元,该板块毛利率高达76%,带来营业利润20.61亿元,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数据
作为疫情概念股,公司收获了一波红利,但进入后疫情时代以来,公司是否还有充足的后劲呢?
2020年的四季报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这种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线,随着行业整体趋于稳定,公司的暴利到头了。
分季度来看,受益于对熔喷布的迫切需求,公司二季度单季业绩爆发式增长,营收差不多是上年同期的一倍,但到了四季度,公司四季度单季的营收88.61亿元,低于上年同期的89.10亿元。
当熔喷布不再供不应求的时候,公司原本的核心业务就出现了问题。
类似的场景,我们都见过。
当年的宇宙总龙头,方大炭素。
受到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标准升级的影响,钢铁产业对方大炭素核心产品的需求激增,方大炭素的业绩暴增,也在投资者的追捧下炙手可热。
但是,方大炭素“发财”之后采取的操作非常经典:公司管理层很清楚业绩增加是不可持续的,并没有盲目扩大产能,而是迅速还清了贷款,然后将多余的现金买理财、涨工资、分红。
金发科技是否也这么干的呢?
二、华丽业绩下的债台高筑
让星空君大跌眼镜的是,金发科技欠的钱,远非短期的暴利所能偿清。
在2019年底2020年初,公司账面长短期借款高达132亿元!
按照2019年的净利润来计算,公司赚十年都去还债,依然不完欠款。
所以,2020年的暴富并没能解决银行借款的问题。现金流量表显示,公司2020年累计发生了102亿的借款,合计偿还了118亿的借款。
进出相抵,公司真正偿还的“净”借款只有16亿左右。
考虑到公司每年利息支出就高达5个多亿,可见公司并没有真正考虑解决资金链过度沉重的问题。
那么,公司赚了大把现金,去干什么了呢?
先表扬一下,公司涨薪了。和上年同期相比,支付给员工的现金涨了超过三分之一,总数超过6亿,员工的加班加点没有白费。
主要有两大用途,一是扩大再生产;二是分红。
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
近五年来,公司每年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的资金大约在13亿左右,2020年一跃升至28亿,翻了一番还多。
年报显示,这些投入主要是新建生产线,包括医疗器械灭菌中心、丁腈手套生产线等。
公司年产 400亿只丁腈手套项目进展顺利, 2021 年 1 月上旬丁腈手套生产线已开始试车,力争 2021 年底全部投产。
在丁腈手套的国际巨头英科医疗和蓝帆医疗面前,金发科技的丁腈手套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吗?
恐怕没有,毕竟这种技术含量不高超低价格的产品,主要是拼量,而走量根本不是两大巨头的对手。
四季报的趋势也显示出,这些投资可能会血本无归。
四、现钞在手,优先分红
对于投资者来说,分红不是一件坏事。
毕竟,谁也不会嫌钱少。
但是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分红和下一步的企业发展之间,需要做一个权衡。
2020年的上市公司年报中,失血式分红的企业越来越多。
星空君对这类企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找到了大致的共同点: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并不明朗,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是分红的最大受益者。其中有的刚上市公司的分红额甚至远超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部分老上市公司还存在大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
五、可降解塑料
在医疗健康板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滑的时候,公司另外一个板块有望成长起来。
那就是可降解塑料。为解决“白色污染”,2020年开始我国加码“禁塑令”,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的禁止使用为生物降解塑料创造巨大空间。
公司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能7.1万吨/年,2020年开工率117%。
公司从2004年开始开展生物降解塑料研发及产业化工作,迄今成为全球领先、亚洲唯一完整掌握聚合、改性及终端应用核心技术的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在2014年即成为欧洲市场第二大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原材料供应商。
周末一早,点了一份KFC早餐。其中,皮蛋瘦肉粥的勺子,是木头的,让外卖小哥带来的吸管,是纸的。
为什么不用可降解塑料的?
因为太贵了。
公司的可降解塑料方向没错,但市场空间有限,除非将来成本能大幅下降。
六、总结
虽然受益于医疗健康板块的超预期发展,公司2020年的业绩暴增,但从四季度开始,在熔喷布等产品的市场达到了供需平后后,公司的快速发展已经到了刹车阶段。而公司寄予厚望的可能爆发的业务板块,降解塑料受制于其成本,产品经营规模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