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研杂谈丨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自律的你

2020-07-30 21:27 作者:苏世考研  | 我要投稿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严禁转载和抄袭,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 写在前面的话 /


考研杂谈,考研过来人和你聊考研。


考研杂谈,今天和大家聊了聊大家熟悉又陌生的自律


高考成绩出来了,几家欢喜几家愁,记住一句话,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别人获得是因为他们曾经付出过。


高考似乎有些久远,但感触依旧,想到离我们最近的“考研”,考研又何尝不是“越努力,越幸运”。


自律是在考研这个激烈竞争中取胜的必要条件。


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自律的你。


考研路上遇到的问题和对考研的疑问,或者你有希望我们创作的文章/内容/视频,可以随时联系小苏。



初识自律

朋友圈有一个这样的校友,每天按时打卡分享自己学习的内容,早上备考托福,下午瑜伽,晚上烤蛋糕,她的生活看起来充实而有趣,她也和我们一样被困在了家里,只不过她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这条路名为自律


是的,自律。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词语,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的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但究竟什么是自律。网上有无数种说法,但最贴合实际的还是下面的这个解释。


自律就是为了完成一个目标而严格执行为它制定的计划,不管外界什么风起云涌,只要没有打断你的计划,你就要完成!


自律很难


你想要减肥,按照“管住嘴,迈开腿”制定了一系列完美的计划,但就是没有抵挡住种种诱惑。


你想要考研,提前一年制定计划,但就不能很好完成,学习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又感到后悔想学习。


你想要考公务员,学习资料都准备妥当,也在网上找了相关信息,每天要完成什么安排的明明白白,真正实行起来,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


“每次走到十字路口,我都知道哪条路是正确的,但我从来不走,因为太艰难了。”


我们知道努力学习就会有好成绩,我们知道认真完成属于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就会得到上司的认可,我们知道熬夜不好,我们知道每天锻炼会强健体魄,我们知道。。。很多事情我们都知道正确答案,但那条路太难了。即使我们做出了完美的计划,但就是缺少自律,很难坚持下去


自律有道


自律不是少数人的特有技能,我们的缺乏只是因为缺少了正确的方法。


究竟该怎么做到自律?


1. 你要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心理学里中有个著名的现象叫做自证预言。“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 通俗来讲,我们如果认为做不到,那结果大概率是做不到。如果我们充满信心,则好结果的概率很大。


所以,想要做到自律的第一步就是要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不断给自己以激励的正反馈,每天的满足感会激励你不断完成计划,等到第一个计划完整结束的时候,你就迈入了自律大门。


2. 具体化场景任务


提前想好特定场景的反应模式,一旦你进入到这个场景,你就要立即去执行。


到了图书馆就是去复习课程的,就不要玩手机。


到了体育馆就是要去出汗的,就不要想着能够学习。


到了网吧就是去玩的,就不要想着看新闻联播。


该做什么事情就专心去做,完成的效率会显著提高。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当你进入图书馆的时候,就自然的要学习课程,这种习惯性记忆会推动着你自律的完成计划。


我们制定了每天读半小时书的计划,却很难坚持下去,因为一天这个时间太宽泛了,有太多的后路了,早上推到下午,下午推到晚上,晚上又有别的任务,


尝试把任务改成,每天晚上8点在书桌前看半小时书,这样就容易完成多了,这句话同时包含:


①时间:晚上8点


②地点:书桌前


③任务:看半小时书


者三个因素,就相当于3个连续的命令。具体告诉大脑应该在何时、何地、做什么事情。


一旦进入对应场景,就会让我们下意识行动起来。


3.降低门槛,循序渐进养成习惯


举个例子,你想每天都锻炼身体,如果你把目标定位:我每天跑步5公里,那么你可能90%都坚持不下来。


但你试着把目标定位每天做一个深蹲,坚持一个月。你大概率会成功,因为这太容易了。


你可能会问,每天一个深蹲,对锻炼身体有啥好处?


1个深蹲本身,对身体可能没多大帮助,但这个行为会让你养成运动的习惯。因为这个任务足够简单,你的大脑不会觉得这是个负担,所以不会抗拒。


如果任务过于苛刻,我们会本能的抗拒。试想,我们的目标是每天10公里,大脑会自然的觉得很难做到,“又累又难,明天绝对不做了”,习惯的萌芽这样被扼杀了。


当你蹲下做那个深蹲时,你会发现再做几个也不难。已经都在运动了,还不如多做几个。这就是“来都来了”这种思维的正确打开方式。


而且,当你完成这个深蹲的时候,大脑会告诉你:“我很有毅力” “ 每天都能完成任务”。


有了这种成就感,你就会激励自己坚持下去,从而慢慢培养成习惯。


而一件事,只要形成习惯,坚持就没有困难可言。


4.当坚持不住时,想想你的北极星


在自律的漫漫长路上,总会有松懈的时候,这个时候请你抬头看看你的北极星,它一直在看着你,陪着你。


“North Star Metric 北极星指标”起源于硅谷,又称“OMTM  One metric that matters”,唯一重要的指标。


一旦你的目标确立,它就像北极星一样,高高闪耀在天空,绝不动摇,指引着你前进的方向


累了,想要放弃的时候,请务必闭上眼睛,深呼吸,想想你的北极星,它一直在,你离它越来越近。


如果有时你松懈想去快活,请最后做一件事,再等十分钟。


从专业的层面上来说,这叫做“延迟满足”,去训练延迟满足,并努力掌握这种能力。


“对你想要的东西来说,10分钟或许看起来不太长。但神经科学家发现,10分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大脑处理奖励的方式。如果获得即时的满足感之前必须等待10分钟,大脑就会把它看成是未来的奖励。即刻满足是人类大脑最喜欢的,但这往往是由多巴胺所引起的对快乐的虚假渴望。如果没有了选择“即时满足感”的强烈生理冲动,选择“延迟满足”通过努力实现目标带给你的才是真正的快乐。


下次想要松懈时,请务必“再等十分钟”!


5. 自律是挣扎出来的


万科创始人王石曾经说过“有人说我特别自律,这其实是我挣扎的结果”。这位登顶过珠峰,垂暮之年入读哈佛,入选“中国改革开发40年40人”说到自律时一再强调,自律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次两次的结果,而是不断坚持,在放弃中挣扎,一次又一次咬牙挺下去。


通往自律当然不是坦途,我们要做好后退的心里准备。很多人做不到自律的根源就是不知道这一点,一受到打击就放弃了。


要知道,最可怕的不是打破自律,而是因为内疚而开始自暴自弃,陷入懊悔的深渊。


今天睡晚了,你就觉得一天都悔了,于是干脆什么都不干;


明天论文没有看,你就觉得整个计划都毁了,于是干脆破罐子破摔,出去逍遥。


内疚带来的是内伤,抽走你整个人的精气,让你浑浑噩噩,让你身心俱疲。


内疚是最不值得的事情,它除了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没有一点裨益。


我们有内疚的时间还不如去调整心情,重新出发,像西西弗斯一样,一次又一次推着自律的石向前。


收获自律


有人说,我现在自律是不是有点晚?其实最及时的时间永远是现在,不过距离终点还有多远,只要你现在出发,永远都不晚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希望自律的你,可以收获属于你的小幸运。



考研杂谈丨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自律的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