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

2023-03-06 17:24 作者:bili_61465691807  |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答案其实就是对大自然最普遍规律的描述。这个规律在气一元论中是这样描述的:气聚则生,气散则亡,气聚散的规律就是大自然最普遍的规律。在阴阳学说中是这样描述的:统一物质(气)有序(阴)和无序(阳)变换的规律;有五行学说中是这样描述的:物质系统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规律性。用现代话来说可以用两句话来描述:(1)每一个事物都是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2)外在世界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每一个事物要想存在与发展,就必须在与外在世界变化的对立中不断寻求与它在变化上的统一。如果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整体决定局部。


中医学就是建立在对这个大自然最普遍规律的认识之上的。


第一,从对病因的认识来说,整体的自然决定局部的人,由此得出了疾病的外因是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整体的环境决定局部的细胞,由此得出了疾病的内因是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


第二,从对中医诊断的认识来说,局部是整体变化的一个缩影,我们可以根据局部的状态来认识整体的功能状态。


第三,从中医治疗的方法来说,细胞相对于整体力量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它之所以病变,并不是细胞的原因,

所谓“直接观察法”,即采用解剖尸体的方法直接观察人体,目前西医主要用此法。



所谓“整体观察法”,即将活着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灵枢·本藏》),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结合已有的解剖知识,并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从而认识人体生命。中华传统医学主要用此法。


中国古代医学家在医学实践基础上,以古代易学的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四维方法,创立了藏象、经络、经气血津液等学说,并创立了六淫致病学说,以阐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逐步建立起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易学理论体系。



中医有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中医理论,一方面是中医临床。理论是学中医的指路明灯,如果你不懂中医是谁,学中医就象在黑暗的迷宫中摸索,付出很多,回报很少;临床是验证理论的不二法门,如果你没有大量临床,学的理论再多也没有用,特别是在现在中医教材不断西化的情况下,你根本不知道它是否正确,学了错的理论,即使你学一辈子,也学不好中医。因此,要想学中医事半功倍,就必须理论和临床一块学,两者相互印证,才能够让你学中医超快。


医易同源,医理即易理。人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就是因为人的个性相对稳定,而人所依赖生存的环境却在不断变化,当人体适应不了这种环境的变化,人就病了,如果矛盾加剧,小病就会变成大病,最终不治。四柱预测就是根据生日推理出一个人的个性,再根据这种个性对未来自然变化的适应能力,来推导一个的运气。在中医学中,与之对应的系统就是五运六气,我们也可以根据生日推导出一个人的体质偏性,再根据自然变化对这种体质偏性的加剧能力推导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显然,学了五运六气,我们不仅懂得了中医学原理,而且马上就可以用它来指导临床。

何为体质偏性呢?用《内经》的话来说就是主不明,或者说偏心,更确切地说就是血液对各组织的不对称供应,血液供应多了,对应的组织就会功能亢进,即中医上的热;血液供应少了,对应的组织就会功能低下,即中医上的寒。当外在世界的变化不断加剧了这种体质偏性,使某一组织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到一定程度,人就病了,在西医学上体现就是细胞病变。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古代医学家又在针砭治病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针感传导线路。随着古人对针感方向和循环路线的总体观察及藏象理论的确立,于是将已发现的针感传导线路与内在脏腑一一联系,构成了十二经脉的循环。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关于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别络的认识先后产生,经脉学说由此形成。

而是整体的管理出了问题,只要恢复了整体的管理,病变细胞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而中医就是一门恢复人体管理的学问。也就是说,不管什么病,也不管多么严重,它都是一种方法,那就是恢复整体的平衡。


明白了这个中医学原理,再来学中医就容易多了。


要学中医,首先应该从五运六气入手,原因很简单,中医诊断有三个层次,一个是望诊,根据体感直接获得,如扁鹊;一个是推算,就是根据五运六气;一个是四诊。我们虽然学不了望诊这种高层次的诊断方法,但可以很容易学会推算,这是中医的高级层次,望闻问切都是下医的办法。想成为一个中医,学四诊一开始比较难,而且需要时间比较长,但学五运六气就容易多了,几天就可以学会。用它不仅可以推理出疾病的内因与外因,预测人未来的疾病,而且可以指导疾病治疗的方法,如用药。试想,仅仅用推算就可以治病了,那中医还有那么难吗?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