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肝癌领域潜力靶点分析:CLDN18.2、FGFR、MET

2022-05-21 20:33 作者:Biotech前瞻  | 我要投稿

今天正好在某会议上听到有肝癌临床专家提到Met靶点,并如数家珍,令人敬佩,曾经较少有靶点惠及的肝癌领域,随着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及靶点的挖掘,焕发出新的生机。本文整理个人比较关心的Claudin18.2、FGFR、MET三个靶点研究进展,查漏补缺。


——“癌症登月”计划与“健康中国2030”——


对于肿瘤的治疗,虽说是科学的问题,有些时候也是哲学的问题。从不可共存的清除到带瘤生存的慢病管理,从单科室技艺的逐年打磨到多科室MDT,从终末期人文关怀到癌症早筛和转化治疗等由概念到实际应用,与肿瘤的斗争史,也显示着人类的思辨之光。



也正是基于手术、放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技术手段的提升和联用,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逐步提升。长生存的患者对于医保体系的压力也是各个国家比较急迫的问题,也是美国参选拉票的重要议题。无论是奥巴马时期的医改新政,还是川普时期的降低医疗成本的努力,再到拜登重提“癌症登月”计划,都将肿瘤的治疗放在头等重要位置。




我国也早在2016年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2019年颁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目标是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于46.6%,即在现有基础上提升15%,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



从2003~2005年到2012~2015年的10年期间,所有实体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30.9%提高到40.5%,而HCC(肝细胞癌)却从10.1%提升到12.1%,提升幅度十分有限。那为了完成指标,HCC自然是承压最大的癌种之一。


——肝癌为何难治——


肝癌之所以难以治疗,除了诊断时七成以上患者都是中晚期患者,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以外。肝癌具有显著的分子异质性,同一肿瘤内部不同位点、等位基因的一致率仅为13%,且未发现任何一种蛋白激酶在肝癌中的突变率>5%

在肺癌、结直肠癌等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在肝癌的治疗中作用有限。



这就使得HCC在靶向治疗时代。药物应用十分有限,只有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有限的药物,OS的提升效果也十分有限。直到T+A的免疫联合抗血管的Imbrave150研究,才首次头对头打败索拉非尼在HCC领域的垄断地位,开启了免疫联合的序幕。但离预设的5年生存率的目标还是很大。




除了通过靶免±局部治疗对于患者ORR的提升,将不可手术患者转变为可手术的患者,有效延长患者OS以外。另一个方向就是对于肝癌潜在获益的靶点,进行机制的深入研究。


——肝癌领域的潜在靶点——


个人比较关注的肝癌领域的潜在靶点主要包括Claudin18.2、FGFR、MET,Claudin18.2是因为其在胃癌的表达率非常高,进展也很快。FGFR是因为其在胆管癌领域的进展有突破,MET是源于强生I期结果获批上市的EGFR/c-Met的冲击。这三个靶点也是想再次温习整理的靶点。


Claudin18.2靶点CLDN18 是 Claudin(CLDN)蛋白家族的成员,其有 CLDN18.1 和 CLDN18.2 两种异构体。CLDN18.2 蛋白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正常生理状态下,CLDN18.2 仅在胃黏膜上已分化的上皮细胞中表达,在其他的健康组织中均无表达;但在胃癌、胰腺癌高表达,乳腺癌、结肠癌、肝癌等原发性恶性肿瘤中表达也较高。

以胃癌为例,Claudin 18.2特异地表达在分化的胃黏膜上皮细胞,但在胃干细胞区不表达。虽然基于HER2的胃癌靶向药物已获批多款,但胃癌患者的HER2阳性突变率很低,大约只有10%~20%。而Claudin 18.2在所有胃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可以达到近60%,具有更广泛的患者获益可能。所以,Claudin 18.2靶点竞争激烈,是有原因的。

 Claudin 蛋白结构


目前,针对Claudin 18.2靶点的在研药物研究类型是非常多的,单抗、双抗、ADC、CART都有布局。

下表汇总了目前为止Claudin 18.2在研项目信息:

资料来源:ClinicalTrials,CDE,各公司官网




FGFR靶点肿瘤微环境重要的组成之一,即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其与正常纤维细胞相比,是体积较大的纺锤形间充质细胞;活性受肿瘤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调控;同时,其自身还可以分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FGF 作为 FGFR 的配体家族,由 22 个功能不同的配体组成,其中18 个配体通过 4 个高度保守的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 FGFR1-4 发挥作用,配体与受体结合可促进受体二聚化,激活下游信号传导通路,如 PLC-γ/Ca2+、RAS/MAPK、FRS2/PI3K/AKT 及 PLC-γ/PKC 等通路。这些信号传导途径在多种生理过程如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FGFR 在多种细胞类型上表达。当FGFR 发生突变或过表达时,会引起 FGFR 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并进一步诱发正常细胞癌变。研究发现,多种肿瘤的发生中伴随着肿瘤组织的 FGFR 过表达和激活,它们可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分裂增殖等。FGFR 作为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超家族的一员,几乎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有尿路上皮癌、胆管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鳞状上皮癌等;同时,在肺癌、肝癌及乳腺癌等肿瘤中也发现了 FGFR 的异常激活。因此,FGFR 已经成为全球制药公司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的重要靶标之一。


MET靶点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编码合成的蛋白 c-MET,是一种可以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结合的受体酪氨酸激酶。C-MET 通路正常表达时可促进组织的分化与修复,当表达或调节异常时则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MET 通路异常激活存在于诸多实体瘤中,包括脑瘤、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头颈癌、肺癌、肝癌、皮肤癌、前列腺癌及软组织肉瘤等。MET通路的异常激活可以通过非 HGF 依赖性机制发生,主要包括 MET 14 外显子跳跃突变、MET 扩增、重排和 MET 蛋白过表达等。目前认为,MET 高水平扩增和 14外显子跳跃突变是 2 种可治疗的变异,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发生率约 5%。临床上的 MET 抑制剂分为 2 大类: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包括卡博替尼、克唑替尼和赛沃替尼等,以及部分多靶点激酶抑制剂。高度选择性的 MET 激酶抑制剂已经上市的有美国 FDA 批准默克公司的特泊替尼(Tepotinib)和诺华公司的卡马替尼(Capmatinib),用于治疗 MET 14 外显子跳跃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

另外,强生旗下杨森公司开发针对 c-MET/HGFR 和 EGFR的双特异性抗体 Amivantamab,被证实在 MET 扩增亚组患者中比 TKI 耐药 EGFR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活性更强;除用于治疗 MET 扩增,Amivantamab 也用于治疗 EGFR 20 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



期待这些靶点在肝癌领域能够迎来新的突破。


肝癌领域潜力靶点分析:CLDN18.2、FGFR、MET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