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份磨耳朵背诵音频(秦汉篇终章)

考点二、《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产生于战国晚期的理论著作。秦相吕不书召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杂家。全书分十二纪,每纪5篇:八览,每览8篇:六论,每论6篇。再加一篇序文,共161篇。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这说明最早的注释者早已点明《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导思想之特征。
考点三、石刻文
《泰山石刻文》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秦始皇二十八年所刻,后半部分是秦二世元年所刻。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登临泰山,丞相李斯等为歌颂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而刊刻《泰山石刻文》。秦二世元年春季,秦二世为威服海内而效法秦始皇巡视郡县,东巡碣石、会稽等地。李斯同行,奏请秦二世在秦始皇所立刻石旁上刻诏书以彰显先帝成功盛德,于是在《泰山石刻文》等刻石上补刻诏书并著随从大臣的姓名。
《泰山石刻文》 的前半部分叙述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申明法令,充分利用法律来保护刚刚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对建国家的各项制度,要求臣民遵循法制,并告诫后代要坚持法家路线,永不改变:后半部分则记录了李斯随同秦二世出巡时上书请求在秦始皇所立刻石旁刘诏书的情况。
重要篇目补充——《琅琊石刻文》 :
维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平士。事已大毕,乃临于海。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 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匡饬异俗,陵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皇帝之明,临察四方。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细大尽力,莫敢息荒。远迩辟隐,专务肃庄。端直敦忠,事业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贼。騅欣奉教,尽知法式。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