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过程每个阶段怎么护理?
很多家长遇到宝宝发热就如坐针毡,焦虑万分,很害怕发热会对孩子产生不可逆的伤害。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今天,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就来好好聊一下关于“发热”的相关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
01
什么是发热?
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当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产热过程增加而散热不能增加或者散热减少,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诊断学》(第八版)教材中指出,以口腔发热为标准,可将发热分为:

02
发热有哪些原因?
发热是一种症状,不是疾病,它是许多疾病都会导致的一种现象。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各种感染(细菌、病毒等),尤以呼吸道感染常见。其他原因主要是结缔组织病、肿瘤性疾病、药物热、功能性发热等。
所以宝宝出现发热时,家长要耐心地找到发热原因哦!

(图片来源:网络)
03
正确认识发热的利弊
利:发热是人体抵抗致病因子的保护性生理反应,可以延缓某些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 同时机体在适度升高体温的情况下其免疫功能可得到部分改善和增强;
弊:发热时会出现全身不适感,对进食、活动、和睡眠等造成影响,这与发热导致孩子代谢率增加、耗氧量增加、水分丢失有关。
因此,家长要正确认识发热的好处,并且很多家长都很疑惑一个问题:“发烧会把脑子烧坏吗?”注意!除非是超高热(>41℃),且持续时间较长,有可能对大脑的功能有抑制和干扰作用(谵语、嗜睡、昏迷、抽筋等),否则发烧不会对孩子造成脑部伤害,只有本身细菌、病毒等侵入脑内时才会引起脑部炎症,导致损伤,且这种情况的发生率是非常低的哟。
因此,家长朋友们大可不必紧张。
04
发热过程每个阶段怎么护理?
发热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通常把这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发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
产热大于散热,出现手脚冰凉、畏寒、寒战表现(3岁及以上的小孩多见);处理措施:应适当保暖、多饮温热水;
2. 发热持续期:
产热及散热平衡,孩子皮肤温度升高,皮肤发红、干燥,感到酷热;
处理措施:及时采取正确合理的降温措施;
(1)当体温<38.5℃,选择物理降温:
①多喝温开水,不要给患儿喝冰水或冷水;②降低环境温度,但避免直接吹风;③松解衣被;④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⑤不建议温水、冰水、酒精擦浴;
(2)当体温≥38.5℃,选择药物降温:
①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退热药,整体安全性是可靠的,遵医嘱服用;
②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或者交替使用;
③退热药既能降低体温,又能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症状。但退热药只治疗发热,不能治疗引起发热的疾病,所以不要过度依恋退热药哦;
④有些患儿因发热而出现明显不适如哭闹不安、精神状态差等情况时,即使宝宝温度<38.5℃时也可使用退热药;有些患儿即使温度>38.5℃,但精神状态很好也可不使用退热药;
⑤降温处理后0.5-1小时注意复测体温。
温馨提示:既往有过抽搐病史的患儿体温超过38℃即应使用退热药。
3.体温下降期:
散热大于产热,常表现为大量出汗,同时鼓励小孩多喝温开水;
处理措施:注意擦拭汗液,及时更换衣物和被褥,防止着凉。
05
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尽快就医?
√出生不满三个月的宝宝发热;
√体温方面:40℃以上持续24小时、38.5℃以上持续72小时;
√发热方面:伴随剧烈呕吐、腹泻;全身或者部分身体抽搐;吞咽困难、呼吸急促、口唇发紫;
√精神差、活动少,烦躁、萎靡,甚至昏睡、昏迷;
√ 口腔干燥、眼窝凹陷、哭时泪少、尿量减少甚至无尿、小宝宝的囟门明显凹陷;
√ 剧烈头痛、颈部发硬、小宝宝囟门明显凸出;
√ 热退24小时后体温再次升高。
温馨提示:除上述情况之外,若对宝宝的病情拿捏不准或无法自行处理请就医。请父母在将宝宝送往医院的同时,务必做好护理,在最大程度上缓解宝宝的不适感。切记不可擅自频繁、大剂量的服用退烧药,以免掩盖和加重病情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