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去世后,与婆婆相互扶持23年,却因这事,家人之间生嫌隙

八旬老人生病后 家人起纠纷
陈阿婆,今年81岁高龄,育有两子一女。30年前,子女们各自成家,陈阿婆便一直跟随小儿子阿辉生活。不幸的是,小儿子在23年前意外离世,但小儿媳阿凤却不离不弃,婆媳相互扶持走过了23个年头。然而这一切,在去年12月有了转变。
原本众人口中的好儿媳,突然变了一番模样。作为陈阿婆的女儿阿丽,便主动将陈阿婆送到医院,而后来发生的事,让阿丽摸不着头脑。
陈阿婆的女儿 阿丽
出院后,我妈在我家住了差不多有一个多月,我就去跟弟媳商量,她就说我妈有儿女,跟她没有关系。
阿丽觉得,虽然弟媳的话没有错,但她无法理解,为何弟媳会态度大变。阿丽怀疑,弟媳之前对陈阿婆的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
小儿媳:将婆婆视为母亲赡养
当天上午,南靖县丰田司法所前往小儿媳“阿凤”家了解情况。阿凤说,尽管丈夫已经离世,但她依然将陈阿婆视为自己的母亲。而对于阿丽提到的,去年12月陈阿婆生病一事,阿凤告诉调解小组,因为工作关系,陈阿婆生病住院后,虽然她很少去医院照顾,但她的再婚丈夫一直守护在陈阿婆的床前。而她也从未想过不管老人。
说这句话时,阿凤言辞恳切,似乎想将陈阿婆照顾终老。那么,这一切会不会是个误会?
婆媳长期共处 关系面临考验
当天下午,南靖县丰田司法所的调解员赖燕芬组织陈阿婆的家人来到调解室进行调解。而就陈阿婆的赡养问题,小儿媳阿凤率先表态,愿意继续赡养陈阿婆。谁知这句话刚出,坐在一旁的陈阿婆立刻反对。
陈阿婆
不要我怕死了,七八年前被阿凤赶出来,之后就在外面租房子住。
小儿媳解释问题根源
阿凤说出了陈阿婆到外租房的原因。原来,就在8年前,阿丽与再婚丈夫“阿耀”的婚姻关系破裂,但因为房子的产权问题,双方仍旧住在一起。原本就略显拥挤的三室一厅,也变得无法容纳多人居住。
陈阿婆的小儿媳 阿凤
老人没房间睡,就说要租房子,我说一家人随便挤一下就好,她说不要太窄了。当时是老人家自己提议搬到外面去住。
阿凤觉得,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对此,调解员赖燕芬首先肯定阿凤的付出,但赖燕芬觉得,陈阿婆今后跟谁生活,要尊重老人意愿。
女儿同意赡养老人 但有经济前提
面对陈阿婆的表态,陈阿婆的女儿阿丽表示,愿意将母亲接回家中赡养。但她有一个前提:钱要拿回来。原来,自从陈阿婆与阿凤共同生活后,陈阿婆的工资卡就一直由阿凤保管。现在,阿丽希望阿凤将陈阿婆的工资卡还回。而这句话,引起了阿凤的不满。
阿凤说,早年,陈阿婆的工资并不高,直到近几年才涨到每月3000多元。她怀疑,阿丽如今将陈阿婆接回家,是为了这笔工资。
现场再起争执 调解员:不要恶意揣测
话音刚落,阿丽一家的情绪就激动了起来。
调解现场,双方相互指责,都在怀疑对方赡养陈阿婆别有用心。调解员赖燕芬立刻出面劝说,她觉得,家人之间不应该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对方。因为每日的精神陪伴和对母亲的付出,是无法用每月3000元的工资进行衡量的。调解员赖燕芬希望阿凤和阿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切勿将主观猜测代入问题的解决。而调解员的话,也逐渐打开了家人间的心结。
家人心结化解 调解结果:老人由女儿赡养
当天下午,经过南靖县丰田司法所三个小时的沟通,陈阿婆的赡养问题得到落实:一,遵从老人意愿,陈阿婆随女儿阿丽共同生活;二,陈阿婆的工资卡交由女儿阿丽保管,该笔存款仅用于陈阿婆个人。
能够成为家人是一种缘分,虽然阿凤与陈阿婆没有血缘上的联系,但23年的相互扶持,也给了她们“不是母女,胜似母女”的情义。虽然在后期,两人因为各自的立场,不再如以前一般尽心付出,但在问题解决之后,我们依然希望她们能够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亲情。而作为陈阿婆的子女,我们也希望阿丽与未出席调解的大儿子给予老人一个温馨祥和的晚年。
(以上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