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魏晋南北朝的冕服制度

2022-12-10 14:30 作者:磕骨科学家  | 我要投稿

魏晋南北朝的冕服制度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时期,有「五胡乱华」导致「衣冠南渡」。是一个民族大乱斗的时期,各个民族就会进行融合和交流,以至于服饰也会多种多样。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进入一个辉煌时期,清谈风气盛行。「个人认为是战乱年代,只能靠这种东西进行精神治疗了。况且出家不用交税,这也就是为什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农耕文化和北方胡人游牧文明,西域的佛教文化进行碰撞,带来崭新的服饰文化和美学观念。

礼服系统:



魏:魏明帝曹叡把冕帘改成了珊瑚珠;

晋:发髻上先套黑介帻「头巾」,然后戴通天冠。「过去时直接把通天冠套在发髻上。」汉代时候通天冠是朝服时候戴的冠。早年冕冠底下是圆筒,改成了通天冠。相当于把朝服冠和冕冠二合一了。一直延续到北齐。

南朝宋:恢复了多种冕服传统。

周朝冕服制度直通车:BV1ma411x7w9

宋明帝刘彧修订的五辂「lu四声」六服:

1、大冕祭天,宗祀明堂;

2、法冕祭祀太庙,元正大会诸侯;

3、饰冠冕宴会用;

4、绣冕用以征伐不宾「不宾的意思是不臣服」,讲武校猎;

5、紘冕用来耕稼;

6、通天冠是朝服。

上面的旒应该是十二颗珠子,知道南朝宋之后才能没有,他只画了一个珠子;

南朝梁:衮冕的龙纹改成了凤凰。基本上到这时候,冕服制度就恢复到周制了。

北齐:绶是一种丝带;

北周:弁服也是一种冠服;五方正色:BV1pY411u75N

象冕祭祀先皇;衮冕祭祀先帝;山冕祭祀日月星辰山川;鷩冕是宴会时候传的;

通天冠的上面有个金钵山,上面有个「知了」。



谢谢老师的分享~

魏晋南北朝的冕服制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