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传统报纸很多倒闭!纸媒们应如何创新,像Lisa一样惊艳一跳!

2021-01-13 13:32 作者:宋增建  | 我要投稿

       刚看,我到账号“传媒内参”,一篇对传统纸媒今日命运,饱含怀念与苍凉的文章:《又三十余家传统媒体阵亡,有的连休刊词都不留……》,不由感慨颇多。

       科技的趋势,结合科技的创新浪潮,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而这种体验的升级,极为残酷,对一些领域,存在了多年的模式和众多的从业者,是一种破坏式的创新颠覆。

        当人们越来越多习惯于手机上看内容,专业的媒体,专业的新闻,不断败给了:算法+自媒体。严格说,绝大多数自媒体的文章、视频等内容,其可信度、深度、现场挖掘能力等,是远远无法和传统媒体相比的。

        但是,在用户新的手机阅读习惯下。无数纸媒,若被动顺应这股趋势,只能变成一个个不断发布新闻,却收入很少的网上平台账号,那就走进了死路。传统纸媒们,若在老的路上,要和往往一切为了吸引眼球的自媒体们去竞争,就像华丽的重装甲骑士兵团,深深陷入沼泽,和游击队去厮杀,肯定不占优势,甚至全军覆没。

        传统上,报纸相当于控制了新闻等内容制作、发布和广告的全链条,有上百年成熟的商业模式。但是人们的阅读习惯,迁移到手机之后,信息流内容平台、短视频平台等等,迅猛发展起来,包括很多发布内容的官方与公司,不再需要通过媒体去发声,而在自己的网上账号,就能直接不断发布信息,导致传统纸媒的生存空间和价值,被不断地压缩,不断缩水。

        传统新闻的制作成本很高,需要全职记者,还需要办公差旅等各种费用,包括摄影摄像等器材消耗。而且专业的记者,受过系统的新闻学习与训练,新闻的质量和专业度,能极大保证优质内容的输出,并且有调查等事实依据,更能被大众所相信任,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而且今天内容这个词儿被说得很多很烂了,其实新闻和内容,有很多的差异,内容看上去更是一切为了吸引眼球,而新闻还肩负着社会责任,等很多新闻的理想。但在今天,各内容平台,尽可能满足人们个性化喜好与需求,用算法简单粗暴,去填喂人们的信息渴求。

        传统的经典的新闻,在这方面绝对不占优势,你花了很高成本,辛苦采访和制作的优质的新闻,被巧取豪夺的自媒体人,只是坐在屋里,就通过各种吸引眼球的技巧,用各种标题和新的视角,去进行加工再发布,获得的流量反而更大,导致传统记者净吃暗亏。

         但我深信,专业的系统的新闻训练,绝对是一把深藏实力的锋刃。如果更换一些形式和目的,所展现出来的内容功力,比绝大多数自媒体人要强得多。咪蒙、新世相等等,就是代表的例子,在传统媒体摸爬滚打多年,练出来的一身本事,在新媒体时代,一样可以大杀四方。问题在于如何平衡好迎合读者,与坚持新闻理想,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个很难,但仍有机会。

        看到今天,很多纸媒的不断消失,背后会有很多专业的新闻人和从业者,离开这个行业,从而优质新闻的生产者会不断减少,人们日常看到的,更多是刺激诱惑类内容,更多是满足一时之快的快餐式内容。而深度、专业、精致的新闻作品,受众面和影响力,比之前有不断缩小的趋势。快餐式、满足个人欲望特点的个性化迎合内容,在不断帮助很多人,杀掉自己的时间。

        我一直觉得,杀时间这个词儿,是很悲哀的。生命和人的时间是多么宝贵,应该多去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而不是陷入到内容的欲望之海,去空耗人生。

       但是我也希望,传统的媒体人,包括很多仍在努力的纸媒,如果不想放弃,那就必须要大力去创新。不可能去平息波浪,就只能去勇敢冲浪。

        结合我的体验,我觉得传统纸媒,还是有很多可以持续创新之处。比如更好的探索,在各个自媒体平台,建立起自身的自媒体矩阵,尽可能发挥现有记者和全员的持续内容创作能力。积极拥抱和尝试短视频、实时语音输入写作、即兴化迅速创作大量内容,等多种方式。

         其实新闻能力,是一种积淀。如果结合好今天的内容生态,传统媒体一样可以浴火重生,在内容输出速度、质量、形式,以及商业模式上,一样有机会创造很好的效果。同时传统纸媒还有新闻采编权,这是绝大多数自媒体人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关键是如何把这个优势,转化为创新性的效果。

         我几个月前探索实验,推出了大量Skideo模式的短视频,有些内容观看者的数量也很多。而且我一天多了,可以输出十几条视频,还可以配上部分文章。如果是传统纸媒的团队去做这种事情,那效果可能会更好。但目前,我几乎没有看到传统媒体人有多少这样做的。其背后的逻辑,在于传统媒体人,如何深入理解、探索和实践今天的内容生态,通过大胆的创新,快速迭代,将自身潜藏的资源优势,极大化地爆发出来。那传统纸媒,一样可以迎来春天。

         如果按上述创新思路去做,很多传统纸媒可以把纸面出版模式停掉,清除冗余人员和部门,把优秀的记者、编辑等等保留下来,而且积极和当地甚至全国各地的自媒体人,或有内容创作能力的人合作。无论是文章、图片、视频,各种内容都可以尝试。

        我一直在网上向大家,介绍我们商业开源模式的内容输出方式。无论是视频、图片和文字,都可以完全采用手机制作、剪辑和发布,而且文字书写,尽可能使用语音识别输入的高效模式。

        采用上述方式,任何一个纸媒人士,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和创作内容,并且可以和编辑联动,若有需要还可以和发布团队合作,快速在多平台发布海量内容。传统纸媒也可以根据不同领域细分,开办一系列的账号,并且全员都可以开通一个或多个账号。形成一个庞大的账号体系。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传统纸媒的内容输出模式,就可以跃迁到更加高效、海量的程度,在内容输出的质量、数量和形式上,展现出巨大的竞争力,和强大的底蕴与专业实力。这就能相比绝大多数现有的自媒体人、视频博主等等,在今天各种各样的内容平台上,继续展示传统纸媒人的强大实力。

        可惜,今天在网上,能看到这样创新的传统纸媒,还是太少太少了。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快速迭代的勇气、能力和行动不足。北京是目前国内自媒体平台主要聚集地,也是很多内容团队所在地,更是国内内容的高地。其实各地的纸媒,如果勇于创新,可以派出先锋部队,和精英小团队,到北京来呆一段时间,积极和各种平台与内容团队,以及今天内容生态中的很多资源,进行探索式的深入合作,在一线实战和摸索,总能发现很多新的路和收获。

        要敢于走出去,拉进来,用创新去求生存,谋求更好发展。其实我一直觉得,经典的传统的新闻体系,是有巨大价值和生命力的。关键还是如何面对今天生态的巨变,更好地去适应和创新的问题。大浪淘沙,不仅会淘汰一些人、淘汰一些纸媒,但新闻和内容的需求永远摆在那里,大浪里也一定可以涌现出,一些创新成功的开拓者出来。

         我结合自身在北京创业的体验,看了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多的思考。希望国内更多仍在生存和探索的纸媒,要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敢于创新,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勇于冒险和开拓。像创业公司一样,快速试错,快速迭代,勇猛创新,一定可以走出一些很好的新路出来。

         其实好多路已经有人走出来了,只是有一些纸媒停留在原地,并没有搞清楚这些路是怎么走的。

        结尾,突然想起张艺谋电影里的一句老歌词: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回头!

        把妹妹这个词儿换成纸媒,好像也很贴切,今天的世界充满无穷的机会,今天仍健在的纸媒们,加油啊,闯出去就是海阔天空,一片壮丽激荡的新天地!

  (本文和我今天几乎所有文章一样,都是在手机上用语音识别输入写作的,当然修改和润色,也是在手机上。制作和发布,早已彻底摆脱了电脑,这样随时都能制作和输出内容)

          ——宋增建,20210113,北京

传统报纸很多倒闭!纸媒们应如何创新,像Lisa一样惊艳一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