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噬菌体——交替假单胞菌噬菌体PM2
今天介绍的病毒是覆盖噬菌体家族(Corticovirus)的交替假单胞菌噬菌体(Pseudoalteromonas Virus PM2)。这种病毒主要感染海洋细菌交替假单胞菌,此外还与腺病毒是近亲。
简介


覆盖噬菌体(Corticovirus)是覆盖噬菌体科(Corticovirus)的一个属。覆盖噬菌体(Corticovirus)这个名字来源于拉丁语cortex, corticis(意思是“外壳”或“树皮”)。
1968年,从智利海岸的海水样本中分离出交替假单胞菌噬菌体PM2。与交替假单胞菌噬菌体PM2密切相关的噬菌体在水生细菌基因组中大量存在,提示覆盖噬菌体的生态重要性可能被低估。
病毒学特征


交替假单胞菌噬菌体PM2由直径60 nm的圆形无包膜二十面体衣壳和位于内外蛋白壳之间的内脂膜组成。衣壳由三层组成,其表面呈现出一种具有独特特征的图案,包括从12个顶点突出的灌木状尖刺。
二十面体衣壳呈T = 21对称,由1200个P1(尖刺)和60个P2(衣壳)蛋白组成。五聚体受体结合尖刺从12个五重轴中突出。衣壳包含一个包含结构蛋白P3到P10的内部脂质核。
病毒基因组

交替假单胞菌噬菌体PM2的基因组不分段,占病毒重量的13%,包含一个环状超螺旋双链DNA分子,长度为10079bp,基因组GC含量为43%,编码24种蛋白质。
病毒的转录分为早期转录与晚期转录。早期转录操纵子(Operon E/OE)可进行双向转录(OEL与OER),晚期操纵子(Operon L)只能进行单向转录。
交替假单胞菌噬菌体PM2基因组的复制是通过滚环机制,由编码核酸内切酶P12的病毒启动的。
病毒生活史

病毒的复制主要在细胞质,进入宿主细胞是通过吸附到宿主细胞表面,然后病毒膜与宿主细胞的外膜融合,随后基因组传递到细胞内部,DNA模板进行转录。早期转录为病毒的DNA复制打下基础,晚期转录为病毒的组装创造环境。
交替假单胞菌噬菌体PM2是一种裂解性病毒,在感染周期结束时使用一种独特的裂解系统破坏宿主细胞,该系统由噬菌体编码蛋白P17和P18以及一种未识别的宿主自溶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