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摘语录-----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2021-07-25 02:30 作者:子都余  | 我要投稿

金句(Pithies):

莫因渴望你没有的,而错过你已拥有的;要知道,你现在拥有的,也曾是你渴望的。

----伊壁鸠鲁

(前341-270),希腊哲学家

#享乐主义者

= = = = = = = = = =

生活的艺术在于及时行乐,而最强烈的快乐不是智识上的,也并不总是道德的。

----亚里斯提卜

(前435-356),希腊/利比亚哲学家

#享乐主义者

= = = = = = = = = =

基因工程和纳米技术将会终结所有拥有感知力的生物的痛苦。这项工程雄心勃勃,同时在技术上也切实可行。它不但具有工具理性,而且还是道德义务。

----戴维·皮尔斯

1960-  ),英国哲学家

#享乐主义者

= = = = = = = = = =

生活摇荡如钟摆,于痛苦与无聊间徘徊。

----亚瑟·叔本华

1788-1860),德国哲学家

#形而上学者、伦理学家

= = = = = = = = = =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判断生命是否值得继续,就相当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其他一切----诸如世界是不是三维的、精神有九种还是十二种范畴----都要位列其后。

----阿尔贝·加缪

1913-1960),法国哲学家

#存在主义者

= = = = = = = = = =

我的第一个自由意志行动将会是相信自由意志。

----威廉·詹姆斯

1842-1910),美国哲学家

#实用主义者

= = = = = = = = = =

存在先于本质。

----让-保罗·萨特

1905-1980),法国哲学家

#存在主义者

= = = = = = = = = =

从存在中收获最大成果和快乐的秘诀就是:过危险的生活!

----弗里德里希·尼采

1844-1900),德国哲学家

#语言学家、哲学家、社会批评家

= = = = = = = = = =

大自然以其惯常的善意,注定了人直到完全失去了活着的理由之时,才懂得该如何生活;直到无力再享受鲜活的快乐之时,才找到生活的乐趣所在。

----贾科莫·莱奥帕尔迪

1798-1837),意大利诗人、哲学家

#悲观主义者

= = = = = = = = = =

头脑里的货,至少和身体里的货同等重要。

----伯特兰·罗素

1872-1970),英国哲学家

#逻辑学家、人道主义者

= = = = = = = = = =

有老朋友的幸事之一就是,你可以尽情地在他们面前犯傻。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1803-1882),美国哲学家

#超验主义者

= = = = = = = = = =

我们的语言精明地体悟到了独自一人所包含的两种意味。它创造了孤寂这个词,来表达独自一人时的那种痛苦。它还创造了独处这个词,来表达独自一人时的那种荣耀。

----保罗·田立克

1886-1965),神学家

= = = = = = = = = =

爱情是两个不同的身体里住着同一个灵魂。

----亚里士多德

(前384-322),希腊哲学家

= = = = = = = = = =

当你生活时,什么事也不会发生。环境在变化,人们进进出出,如此而已。从来不会有开始,日子一天接着一天,无缘无故地。这是一种没有止境的、单调乏味的加法。

----让-保罗·萨特

1905-1980),法国哲学家

#存在主义者

= = = = = = = = = =

对宇宙而言,人的生命并不比一只牡蛎更重要。

----大卫·休谟

1711-1776),英国哲学家

#经验主义者

= = = = = = = = = =

首先,一切都不存在;其次,就算有东西存在,人类对它也一无所知;再次,即使对它略有所知,也无法将它传达或解释给旁人。

----莱翁蒂尼的高尔吉亚

(前485-380),希腊演说家、哲学家

#智者学派学者、原始虚无主义者

= = = = = = = = = =

爱斯特拉冈:咱们老是想出办法来证明自己还存在,是不是,狄狄?

弗拉季米尔:是的,是的,咱们是魔术师。

----塞缪尔·贝克特

1906-1989),爱尔兰小说家、剧作家

#荒诞主义者

= = = = = = = = = =

为这个世界找不到任何意义的哲学家,并非只关心纯粹的形而上学问题,他还想证明,在自己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做事的问题上,并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对我而言……无意义这一哲学,本质上是自由解放、性和政治的工具。

----阿道司·赫胥黎

1894-1963),英国小说家、哲学家

#社会批评家、人文主义者、唯灵论者

= = = = = = = = = =

如果你有哪怕一点儿想象力,做决定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有那么多可欲的选择时,与其他选项的可欲性之集一比,似乎没有哪个选择会在长期内令人满意。虽然和其他单独的某个一比,这个选择并没有差多少。

----约翰·巴恩

1930-  ),美国小说家

#存在主义者

= = = = = = = = = =

在拿撒勒的耶稣的黄金律中,我们读到了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全部精髓。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要爱邻舍如同自己,构成了功利主义道德的完美典范。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

1806-1873),英国哲学家

#功利主义者

= = = = = = = = = =

我认为,对世界的状态唉声叹气没什么意义,除非你能想到什么办法来改进它。否则,别劳神写书了,去找个热带海岛,躺着晒太阳吧。

----彼得·辛格

1946-  ),澳大利亚/美国哲学家

#道德哲学家

= = = = = = = = = =

一个在诸行中都力求做到善的人必定会遭到毁灭,因为有太多人并非善类。

----尼克罗·马基雅维利

1469-1527),意大利哲学家、外交家

#政治哲学家

= = = = = = = = = =

我们的道德心弦……就是被用来拉扯的,但不是远远地拉。不过,这并不是因为它在道德上对我们有益,而是因为关心自己和周围一小群人,可以帮助我们生存下去。实际上,关心其他人群----竞争对象----对我们的生存帮不上什么忙。如果真要怎样,我们对他们的态度也该是负面的才对,因为我们是在和他们争夺资源。

----约书亚·格林

1976-  ),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

#行为心理学家、道德哲学家

= = = = = = = = = =

人们因陈年旧事受到的惩罚,应该比他们因为近期所做之事受的惩罚更少一些,甚或完全不用惩罚。

----德里克·帕菲特

1942-2017),英国哲学家

#分析道德哲学家

= = = = = = = = = =

上帝不存在,而他的生母是玛利亚。

----乔治·桑塔亚那

1863-1952),美国/西班牙哲学家

#美国实用主义者(算是吧)

= = = = = = = = = =

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

----《传道书》

(《旧约》,公元前3世纪),作者不详

= = = = = = = = = =

宗教是唯一一种我/他们的思维能达到超验意义的活动。如果你真的相信使用正确的名称称呼上帝,便意味着永恒的幸福和永恒的受苦之间的天壤之别,那么恶劣地对待异教徒和非信徒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我们的宗教分歧所蕴含的风险,要远远高于部落主义、种族主义或者政治产生的风险。

----萨姆·哈里斯

1967-  ),美国哲学家

#无神论者

= = = = = = = = = =

一点点的哲学会让人的思维倾向于无神论,但是对哲学的深究又会使人心转回到宗教上去。

----弗朗西斯·培根

1561-1626),英国哲学家、科学家

= = = = = = = = = =

我看到了神圣存在。恐怕我得把自己所有的著作和观点都修订一遍了。

----阿尔弗雷德·朱尔斯·艾耶尔

1910-1989),英国哲学家

#逻辑实证主义者

= = = = = = = = = =

不光是说我不信仰上帝,同时自然希望我的信念是正确的,而是说我希望世界上根本没有上帝!我不愿意有上帝存在,我不想宇宙是那个样子的。

----托马斯·内格尔

1937-  ),美国哲学家

#伦理学家、社会哲学家

= = = = = = = = = =

在这山上,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设摆筵席,用陈酒和满髓的肥甘,并澄清的陈酒,摆设筵席。他又必在这山上除灭遮盖万民之物和遮蔽万国蒙脸的帕子。他已经吞灭死亡直到永远。主耶和华必擦去各人脸上的眼泪,又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因为这是耶和华说的。

----《以赛亚书》,25:6-8(《旧约》)

= = = = = = = = = =

每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它被以前与以后的永恒吞噬,想到我占据的甚至是能看到的逼仄空间会被无限浩瀚的空间吞没,而我却对它一无所知,也从未被它知道,我便惊恐不已,同时又惊讶于我是在此处而非彼处。因为并没有什么理由解释为什么是在此处而不是彼处,为什么是此时而不是彼时。谁把我放到了此处?又是谁下的命令和指示,将这个此时与此地分配给了我?

----布莱兹·帕斯卡

1623-1662),法国数学家、哲学家

#理性主义者、基督徒

= = = = = = = = = =

你是由和地球一样古老的物质组成的,其中的三分之一年龄甚至和宇宙相当。不过,这是这些原子第一次以这种方式聚集在一起,并且认为它们就是你。

----弗兰克·克罗斯

1945-  ),英国粒子物理学家

#一元论者/唯物主义者

= = = = = = = = = =

死不是生活里的一件事情:人是没有经历过死的。如果我们不把永恒性理解为时间的无限延续,而是理解为无时间性,那么此刻活着的人,也就永恒地活着。人生之为无穷,正如视域之为无限。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1889-1951),奥地利/英国哲学家

#分析哲学家

= = = = = = = = = =

要活得好像你是在活第二次一样,好像你第一次活的时候做错了什么。

----维克多·弗兰克

1905-1997),奥地利神经病学家、精神病学家、哲学家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

= = = = = = = = = =

未经省察的人生当然值得过,但没有真正活过的人生值得省察吗?

----亚当·菲利普斯

1954-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

#弗洛伊德学派存在主义者

= = = = = = = = = =

如果你相信感到难过或者忧虑得足够久,便能改变过去或未来的某件事,那你一定生活在另一个星球的另一种现实体系当中。

----威廉·詹姆斯

1842-1910),美国哲学家

#古典实用主义者

= = = = = = = = = =

要把每件事都当成生命中最后一件事去做。

----马可·奥勒留

121-180),罗马帝国皇帝、哲学家

#斯多葛派学者

= = = = = = = = = =

每次我刚找到生命的意义,他们就把意思改了。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

1892-1971),美国社会哲学家、神学家

#基督教现实主义者

= = = = = = = = = =

 

术语表:

 

悖论(Paradox):指在逻辑学中,某个论断或者命题看起来既真又假,或某个论断自相矛盾。伯特兰·罗素的典型悖论就问道:由所有不包含自身的清单组成的清单会包含它自己吗?如果你说包含,那它就不该包含,反之亦然。在人类的思考中。悖论一般会导致认知失调,并以一个讪笑告终。

 

不可化约性和可化约性(Irreducibility and reducibility):在有关意识是否和大脑活动是两种不同现象的哲学讨论中,这两个词汇经常出现。意识可以被有意义地简化为大脑活动吗,还是意识本身不可能被简化成我们脑瓜子里一堆横冲直撞的原子?

 

不可知论(Agnosticism):这种哲学立场是指神的存在或不存在是不可知的,与之对照的是有神论(theism)和无神论(atheism)。通常而已,不可知论者在一生的大多数时间里都是骑墙派。而且他们还发现自己骑得很不舒服。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这一哲学流派认为,活生生、有意识的人,是一切值得思考的事物的核心。与其截然相反的大局哲学(big picture philosophy,则主要关注宇宙的本质,而人类在这个宏观大局中只是微乎其微的部分。有些存在主义者秉承的观点是,人生的意义只能由个人来创造,所以他有义务和责任去有意识地做出这个意义的选择。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一种道德和政治哲学,提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祉/幸福这一原则。根据功利主义总设计师之一的杰里米·边沁所言,其基本观点是在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幸福之间找到平衡点,每个个体都要被无差别地考虑到。功利主义以幸福为最终目的,是享乐主义的一种。

 

荒诞主义(Absurdism):这个概念是说,一方面,我们渴望找到人生的意义,但另一方面,它又无法理性地达成。而这二者之间是不可协调的。当然,到底如何荒诞地生活,哲学家们也是众说纷纭。一些欣然接受了这种荒诞主义观点的人发现,它有一种苦乐参半的滑稽感。

 

经验主义(Empiricism):这一哲学流派坚持认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相对于分析逻辑及合理运用分析逻辑的知识)只能来自感官经验。1718世纪时。为了回应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开始崛起。经验主义是一种认识论的立场,有时候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所见即所得(what you see is all you get)。

 

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在当代的科学哲学中,有个权威宣言是,只有能被可信的证据反证时,某个理论才是正确的。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一般都过不了可证伪性这一关的测试。比如无论摆在弗洛伊德前面的证据是什么----某个病人信誓旦旦地宣称爱上了自己的母亲,或痛恨自己的母亲,或对母亲漠不关心----这位精神分析学之父都坚称俄狄浦斯情结(the Oedipus complex,即恋母情结)是成立的,这些病人各自表现出来的仅仅是恋母情结不同的临床表现。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他的理论是错误的,所以根据可证伪性原则,他的理论也无法被证明是正确的。这里的可证伪并不指错误,而是说,如果某个论断是错误的,那么其错误性就可以被证明。很棘手吧?

 

理性主义(Rationalism):认识论中的理论,指的是真实性开始和结束于头脑,而非感觉中。这是一种终极的理智主义(intellectualism,声称一切都可以通过推理来搞清楚。而要实现这一点,现实就必须拥有本质上合乎逻辑的设计。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去思考某个东西,然后它的本质就会在我们的脑袋里自行展现出来。

 

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这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哲学流派,它将哲学范围限定在了科学方法(经验证实)和逻辑学之内。其他那些哲学曾思考过的问题,例如,形而上学、伦理学、神学,由于都无法被证实,所以也就无意义,该被一起抛到窗外。

 

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这种世界观是指,人类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元素,尤其在和动物或上帝做对比时更加如此。在你的宠物或者上帝面前宣扬这种观点,常会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人身攻击(Ad hominem):这是人身攻击谬误argumentum ad hominem)的简称,意思是反对某人的观点或立场时,驳斥的论据却建立在他的个人品格上。有时一个人宣扬某种人生哲学,但自己不一定能做到,那么抨击他的哲学时。就可以用这个词,例如,他说一套,做一套,所以我才不会听他的建议呢。与之截然相对的,是诉诸权威,也就是接受某个观点是因为,发出该观点的是某个被认为很可信的人,例如,从个人角度讲,我对气象学知之甚少,但我相信全球变暖的威胁所言不虚,因为在全球所有广受尊敬的气象学家中,有95%的人是这么说的

 

人文主义(Humanism):这个哲学立场认为,人类的福祉是头等大事。在当代,人文主义指的是追求这种福祉与神无关,为其他人带来福祉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而不是为了履行对神的责任。

 

认识论(Epistemology):研究知识的学问。基本上,认识论就是在问,如何理性地判断可知性?我们如何确定什么是真实的?我们如何分清哪个命题是真,哪个是伪?必然性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认识论要做的,就是试图在知识和单纯的信仰之间划出一条界线。认识论和逻辑学、伦理学以及形而上学构成了哲学的主要问题。

 

唯物主义(Materialism):这一哲学立场认为,宇宙中只有一样事物,那就是物质。物质之外的东西,要么可以被化繁为简、归为物质,比如思想就被简化为大脑中的物质在工作;要么就不存在,比如牙仙。

 

无矛盾律(Law of Non-contradiction):逻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指的是两个对立的命题不可能在同样意义上同时为真。逻辑上,你不可能说“X是足球“X不是足球,然后宣称它们在同样意义上同时为真。没有无矛盾律,任何理性讨论都是天方夜谭。

 

现象学(Phenomenology):这一哲学学科研究的是主观意识及其构架。阅读的现象学、手写的现象学、地点记忆的现象学,都有整部的论文专著来论述。如果这些听起来很像那些自我意识很强的人大多数时候干的事,你就理解对了。

 

享乐主义(Hedonism):这个理论指的是,快感是人生价值的唯一所在,所以去追逐吧。同样地,痛苦会减少生活的快感,所以要想尽办法避免痛苦。简言之就是,感觉好就是真的好。享乐主义有很多哲学变种,而且思考哪一种都是一件乐事。

 

形而上学(Metaphysics):哲学的主要议题之一,基本上囊括了除逻辑学、认识论和伦理学之外的一切。形而上学关注的是宏观的大方面:什么是存在?宇宙是什么?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捎带还有,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虚无主义(Nihilism):一种消极态度对待哲学和生活的思想。虚无主义有好几种类型,有的否定一切的存在,有的否定认识一切的可能性,有的则总体上只否定社会和政治习俗和道德规范。这不是什么令人感到宽慰的哲学,它总让我想起李尔王的一句话:无中不会生有。

 

一元论(Monism):这种形而上学的立场认为,从根本上讲,宇宙及其中的一切都是一个本原,受一套统一的自然法则指引。认为整个宇宙仅由原子构成,而原子则受普遍的物理定律支配,就是一种一元论的论断。唯物主义是一元论的一种形式。

 

哲谑(Philogag):这个新词指的是能解释或者阐明某个哲学概念的笑话,还可以用来描述那些本身就很好笑的哲学概念,如很多悖论。


源于《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丹尼尔·克莱恩

EVERY TIME I FIND THE MEANING OF LIFE,THEY CHANGE IT 

Daniel Klein


注:

本文源自个人读书整理,主观性较强,仅供分享学习和文学欣赏,勿作他用。 



文摘语录-----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