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线下电竞赛事举办的两大难题—参赛选手以及赞助商们

2023-01-10 15:27 作者:自由派的梦  | 我要投稿

近年来,资本市场对电竞产业的热捧使得这一行业迅速进入大众的眼球。尤其是这两年的疫情催生“宅经济”的兴起使得电竞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大多数口中的“香饽饽”。

然而当我们落到实地去观察整个行业的变化却依旧不能忽视一些重要的问题。

问题一:电竞选手的当下和未来该如何选择?

其实电竞行业中的赛事选手吃的都是青春饭,年龄增大以后许多反应能力,控制能力都会有所下跌。要知道相比现在的选后而言,那些94,95的选手都算是“前辈”了。之前也有一片文章提到:

LPL的职业选手的数据:平均年龄为21.1岁。辅助(22.1)是最老的,打野(20.6)是最年轻的位置。经验与上单位置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在120位职业选手中,只有四名超过25岁选手还活跃在赛场中。

这样的数据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些打比赛的选手们在赛场上奋斗的时候,他们的同龄人还在大学里读书。一旦这些比赛选手退役,能够转去的方向不是成为教练,就是自己积攒了一些名气去做主播。

然而除此之外对于这些年轻的选手们而言,没有一定的学历支撑,其就业恐怕也只有另寻方向了。可是过往所得到的成绩是无法成为他们去寻找其他行业工作的光辉履历,除非他们已经做好与其他选手竞争同一岗位的准备。

即便是当下,选手们为了能够确保自己的状态和水平,都需要经历强度极大的训练。对于他们的身体而言也会造成极大的负担。

正因为参赛选手的稀缺,导致各地城市的比赛都以业余选手为主。而这些业余选手多半都是学校里的年轻人或者刚出社会的“小年轻们”。

他们的能力即打不出高水平的赛事表现吸引关注,自身对赛事的兴趣恐怕也是把自己当做打酱油的来凑凑热闹。

其实能够有这些业余选手参赛对于部分线下赛事而言已经是极好的事情了。最可怕的就是连参赛的选手都没有……那恐怕真的是要开天窗了。

也正因为如此,一场连参赛选手都不能确保的比赛又如何能够引起赞助商的关注呢?他们又凭什么要为比赛自身而买单呢?

问题二:电竞赛事对品牌宣传有意义吗?

虽然从无数的报道和数据上来看,电竞行业的未来似乎令人羡慕。然而回归到线下,我们还是要思考线下的电竞赛事对赞助商的品牌宣传会有意义吗?

为什么很多线下电竞赛事的运营会有困难?

说白了,就是赞助不给力!

为什么赞助不给力?

因为赞助商们不确定赛事能够带来实际的盈利效果!

也就是说大部分赞助商根据过往的经验认为仅仅作为一个赛事的品牌赞助是很难获得长久有效的曝光。甚至一次比赛砸钱下去未必能够在短期内回笼资金。

对于部分赞助商而言,如果不能短期内看到效果,那么赞助又有什么意义呢?

谈长期回报?抱歉,我自己能不能活到“长期”都是个问题,谁跟你谈长期。

而了解品牌运营的朋友们都知道,任何品牌的宣传都很难确保短期内就能见效。如果一场线下赛事就能带来效果,那岂不会美得很……正是因为目前电竞赛事对品牌宣传的局限性,导致大部分线下赛事的运营举步维艰,甚至做了还不如不做。

一场电竞赛事想要做出效果,就得有亮点才能得到曝光,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为品牌的辐射提供数据上的支撑。

然而提到亮点,目前能够作为赛事运作的亮点恐怕也只有职业选手以及知名解说了。毕竟比赛项目就那么一些,再玩也玩不出新的花样。然而如果要将职业选手和知名解说邀请过来,比赛的运营成本恐怕就会直线上升!

如果一场活动做下去还要亏钱,恐怕任何一个企业都难以长期承担这样的损失。

所以其实大部分线下赛事基本上都是保持着一种且做且看的状态。反正亏本的事情肯定不会有人去做的。

这样看来,线下电竞比赛的运行恐怕远没有想得那么轻松和简单。参赛选手(业余)的不稳定,赞助商的犹豫不决,都会成为每场比赛最令主办方头痛的两个点。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恐怕还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线下电竞赛事举办的两大难题—参赛选手以及赞助商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