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四叠半神话大系》——寻找完美校园生活

2023-05-23 13:07 作者:飘飘飘飘飘浮  | 我要投稿

       森见登美彦在写完处女作《太阳之塔》以后,他的编辑建议他继续写这样的大学校园故事。于是森见在他读研究生的时间里完成了《四叠半神话大系》的全部内容,时年二十六岁。这部作品在问世的五年后,也就是2010年被改编成电视动画,由刚刚完成《海马》的汤浅政明执导。这部作品获得了2010年的文化厅媒体艺术祭动画部门大赏以及2011年的东京动画奖电视部门最优秀作品赏;各位如果对这两个名字长的离谱的奖项没有概念的话,可以参考一下在《四叠半》后一年同时斩获这两个奖项的作品,它的名字在电视动画的历史上不可谓不响亮:《魔法少女小圆》。

       言归正传。在网络尚为新鲜之物的2005年,平行宇宙应当还是一个颇为潮流的概念。《四》采用了平行宇宙下的四则短篇故事来构建出整篇小说,故事线、人物塑造上的内容在短篇之间互相独立且互相补充,而整个故事的核心内容又十分统一,可以说在叙事上完成得十分漂亮。故事的逻辑很简单,主要在讲男子大学生“我”试图实现自己梦想中的完美大学生生活,但其中的内容似乎都带有一些反常的设计,首先可以从几个主要人物的登场中察觉到:


就在我被逼到阴暗角落里的那一刻,我发现身边站着一个面相晦气的诡异男人。我还以为那是来自地狱的使者,只有我这种心思细腻之人才看得见。

这便是我和小津的相遇。

 ......

“你这人是怎么回事啊?”

我在昏暗的夜路上停下来问到。我们正好从下鸭干道向东拐进了御阴街,前方不远处的纠之森漆黑一片,还发出瑟瑟的声响。下鸭神社的漫长神道空无一人,向北延伸。森林深处,御神灯的橙色光芒依稀可见。

“阁下,我可是神明,是神明哦。”他若无其事地说道,还竖起食指,“名唤贺茂建角身神。”

 ......

“禊”实行的是城崎学长的独裁统治,在他的指导下,所有人都相安无事地拍着电影,简直是令人作呕。最初无奈地受他颐指气使的我很快就对现行体制心怀不满。可话说回来,我又不愿轻易离开,毕竟那样以来就显得自己知难而退了。于是,在城崎学长他们面前揭竿而起,我开始独自一人拍电影。可想而知,社团内无人响应。无奈之下,我只得和小津一起拍摄电影。


       要想知道这些略带神秘的设计究竟有何作用,还是得从“我”这个主角的形象入手。森见的写法其实和村上在某种程度上颇为相似,都是极度以“我”为中心的第一视角来描述故事,只不过在内容上更加轻松,没有村上的那种中年危机般的沉痛感(当然,森见写《四》的时候远远比村上出道的时候还要年轻)。“我”的形象在全书开头第一段就被展示给了读者:


 我可以斩钉截铁地说,直到大三春天的整整两年里,自己没有做过哪怕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为什么要放弃和异性的正常交往、学业有成、强身健体这些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必要条件,反而选择了被异性疏远、学业荒废、体魄退化这条不归路呢?

必须有人为此负责,可那人又是谁呢?


相比于《寻羊冒险记》开头那篇沉重的讣告,《四》的开头十分轻松、简洁,一个不谙世事怨天尤人的20岁青年人形象一下子跃然纸上。之后还有像这样的描写:


 可是,当我面对教科书时,我感觉自己是在拼死地弥补荒废的两年时光造成的落后,而那种拼命挣扎的样子又与我的美学原则背道而驰。于是,我潇洒地丢下了书本。这一点潇洒我还是有自信的,堪称绅士的典范。


好一副为自己开脱的嘴脸!

让我们看看这么一个人物在三个平行宇宙中的大学时光里都做了些什么:第一章,用烟花轰炸参加迎新晚会的电影社团社长,用自己的想法拍摄个人电影,以此反抗独裁统治社团的城崎学长;第二章,参加了名为“代理代理战争”的学生帮派斗争,最后在大桥上见证了属于这代代理人的决斗;第三章,深陷与三名异性的亲密关系泥潭中,分别为仅仅是喝醉的一名女性朋友、由小津假扮的大和抚子系笔友、以及城崎学长的充气娃娃。荒诞之中,似乎可以隐约看见三个老生常谈的青年主题:艺术追求、政治倾向、爱情。第二章中有这样颇为刻薄的描述:


不久之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战败、经济复苏、校园纷争等社会动向似乎都与这场斗争无缘,未能阻止它一代代被继承下去。争斗的起因已被遗忘,唯有形势留了下来。不断重复的形势很快成为传统,成为代理人们的行动规范


        夸张的表述也好,非现实的设计也罢,在前三章里大多作为表述“我”的观点的载体出现。在“我”这个角色的认知之下,“我”自己是无能的、懦弱的、不吸引异性的、脱离集体的,因此自己的想法观点、行为举止总是以一种类似于打趣的遮遮掩掩的方式呈现出来。实际上“我”的言行举止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不堪,两年的校园时光也没有和主角说的那样一文不值。私自拍摄一部揭露权威恶行的木偶剧,再在社团放映会上偷梁换柱换掉原本播放的碟片,最后在灯光熄灭电影开场的时刻退场——别说平庸或者一文不值了,简直就是梦幻般反常且熠熠生辉的大学生活啊!每一章,也就是做出不同选择的大学平行宇宙故事结尾,都有一段一模一样的对话:


小津仍旧摆出那副妖怪班的嘴脸,不知廉耻地笑道:

“这是我的爱啊。”

我回答:

“谁稀罕那种脏兮兮的东西啊!”


        拒绝接受自己,是小说前三章的主题。第四章,也就是最后一章,不再是另一种大学生活可能性的故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事件:我被困在无数个重复的四叠半房间(也就是我自己的宿舍)内,无论打破墙壁还是穿过走廊都只会进入下一个四叠半房间。虽然说受困四叠半世界,但食物可以从不同的四叠半房间中获取,各个四叠半房间也不尽相同,“我”所处的非现实空间由此少了许多压迫感;宁静的时空反而成为了自己修身养性的场所。“我”穿梭在不同的房间内,察觉到不同的房间实际上是自己大学生活的各种可能性;我甚至在其中的一个房间内遇见了城崎学长的充气娃娃“香织”。被困的天数一天一天增加,独自受困的恬静逐渐转变为寂寞与恐惧,“我”开始想念被自己唾弃的大学时光,想念自己唯一的好朋友小津,想念认可自己电影审美的明石——突然,在发觉自己蛀牙的一刹那,“我”逃离了四叠半牢笼,重新回到了熟悉的世界中。第四章的结尾,也就是整个小说的结尾,是这样的:


我得意地笑道:

“这是我的爱啊。”

他回答:

“谁稀罕那种脏兮兮的东西啊!”


此刻,这个吵闹的大学青年终于与自己乖僻的个性和解了。

        说回现实魔幻主义,在《四叠半神话大系》里,光怪陆离的学生组织和主要人物多少承载了主角“我”的性格特点,而最后被困四叠半世界则是“我”自我拉扯的一个具象表现。从现实魔幻主义这个载体,或者说手法的分类来说,其中的一个特点在《四》里也很明显,即“matter of fact”式的内容呈现。 在第二章“四叠半的自虐代理代理战争”中,“我”受命寻找一款“传说中的龟之子棕毛刷”,这般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情节却没有任何的解释,主角“我”尤其自然地接受了这一命令,就像吃过晚饭父母要求他下楼倒垃圾一般自然,完全不过问,如同“matter of fact”一般。这类手法实际上在侦探小说中颇为常见,多数在描写案发现场之类的场景中出现,因为那种情况下无感情的客观描写是一个侦探的基本素质;而在带有“现实魔幻主义”色彩的故事中,这样的表现手法反而被用在描述完全反常、反逻辑的内容上。我认为这其实是一种“标记”,告知读者相关内容无需深究,和主角一样默然接受即可。

        不多赘述手法上的探讨了。以“我”受困四叠半世界第七十九天的肺腑之言作为结尾吧。


我想大块朵硕,去吃一碗猫咪拉面;我想去四条河原町,还想去看电影;我要去和峨眉书房的章鱼大叔干一架,去大学听一节课也不赖;我可以去下鸭神社跳一次祭祀的舞蹈,或者去找二楼的樋口聊上不了台面的话题;去窪塚牙科诊所检查牙齿顺便舔舔羽贯小姐纤细的手指,去安慰一下被组织赶出来的可怜的相岛学长。大伙都过得怎么样呢?在那个热热闹闹的世界里还健康快乐码?城崎和香织小姐幸福吗?小津还会靠他人的不幸吃下三碗饭吗?明石同学会不会因为丢了一只“软软饼熊战队”的成员而手足无措?或许她又在某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把它捡回来了?我想知道一切的答案。


朋友们,平庸的生活实际上很是有趣!


《四叠半神话大系》——寻找完美校园生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