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话武汉无轨电车(第五期)

2021-03-30 20:01 作者:大雁在此  | 我要投稿

这是我2015年在一个QQ群里面意外得到的一份资料,是我在整理我电脑时意外发现的。发现互联网上面没有相关资料,同时也发现资料过时严重。现公布出来,希望大家积极补充,让无轨电车所代表的城市工业记忆得到保护。

第40回:扩门路,开办春游业务来

1964年春,电车公司在做好春季客运工作的同时,开始办理集体春游租车业务。当年4月15日,电车公司又与武汉市水上运输公司和平运输队合作,开办直通东湖风景区的水陆联运业务。电车公司利用电车1路由市内开往洪山水果湖,而水果湖距东湖风景区有六七华里,游客往来颇感不便的条件,开通这条水陆联运线路。乘客从汉口出发,到水果湖后,乘坐和平运输队在电车终点停放的渡船,就可以直达东湖先月亭。船票定为每人一角。

第41回:为工人,电车开行夜班车

1965年6月9日凌晨1点45分,电车公司在硚口路至黄浦路、宝丰路至黄浦路两条电车线路上,开出了专门接送夜班工人的定点班车。早在1963年,电车2路、电车3路沿线工厂的工人就曾经向电车公司提出过增开夜班车的要求。当时,出于深夜增班会使线网通宵供电,影响维护保养和打乱内部计划的安排,以及夜间乘客不多可能造成浪费等问题的考虑,电车公司没有解决。1965年5月中旬,电车公司二十多人带着如何为工人、为工业生产服好务的问题,到北京电车公司登门求教。经过参观、访问和跟班劳动之后,他们从北京电车公司处理问题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从北京回来后,电车公司访问了南洋烟厂、二一四工厂等六个工厂,倾听群众的要求。当他们听说这些厂都把夜班工人的交通问题,当成“老大难”的时候,感到十分不安。特别是当他们知道武汉化工厂的工人为了赶搭原来的末班电车而每天晚上要减少半小时的工作时间;武汉棉织厂印花车间的工人,为了赶车提前半小时下班,每天平均每个小组要少印六床被单的时候,更加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于是,电车公司的职工们一面采取错开保养时间,干部和机动人员顶夜班劳动等办法,一面在二、三两条线路加开夜班车。当第一次夜班车从硚口路、宝丰路,分别满载着硚口地区一些工厂的夜班工人回家的时候,工人们都十分感激。南洋烟厂的100多名职工是敲锣打鼓,拿了感谢信,走上了电车。

第42回:不麻人,电车雨天不漏电

下雨天电车漏电麻人,是电车公司五六十年代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过去他们认为电气设备就是怕水,雨天漏电是常事,所以没有很好地去解决。但在1965年全社会学习《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高潮中,他们认识,要做到安全、迅速、准确、方便乘客,必须解决下雨天电车漏电的问题。电车工人认真学习了上海的先进经验,组成了一个三十多人的专门班子,集中力量围攻这个关键。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反复试验,终于制成了电机满负荷试验台和浸胶、浸漆设备,大大加强了电机的绝缘性能。经过实验和试用,证明电机线圈浸在水中二十四小时后绝缘性能仍然超过标准,下雨天电车也不再漏电麻人了。由此,电车的故障率也降低了。

第43回:设定点,电车增开夜班车

1965年7月,电车公司根据各工厂夜班工人上下班的需要,在不同线路上增开了六辆夜间定时、定点专车,接送工人夜间上下班。当时开出的这六趟车是:第一辆车由硚口开往黄浦路,停靠二路电车各站,在硚口发车的时间夜间十二点三十分,十二点五十八分到达黄浦路站,再由黄浦路沿中山大道至硚口;第二辆车由硚口开往黄浦路停靠二路电车各站,在硚口发车时间深夜一点四十五分,二点十三分到达黄浦路,再由黄浦路沿中山大道经过利济路回厂;第三辆由宝丰路开往江岸,停靠三路电车各站,在宝丰路发车时间深夜一点四十五分,二点零九分到达江岸车站,再由江岸车站经航空路回厂。此三辆车每星期三晚上停开。第四辆由三民路开往水果湖,停靠一路电车各站,在三民路发车时间十一点三十分,十二点零四分到达水果湖;第五辆由傅家坡开往黄浦路下行停靠电车各站,在傅家坡发车时间一点十分,二点零一分到达黄浦路,再由黄浦路沿解放大道经航空路回厂;第六辆三点四十六分由三民路开往水果湖,四点二十分到达终点站。

第44回:三大线,新增十辆北京车

1965年7月29日,在三民路至大东门一路电车短途线上,新增了十辆崭新的北京一型的无轨电车接送乘客。这批崭新的电车,是市电车公司从北京购买回来的。它在原北京一型电车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些新的改进。车身全长九点一七米,宽二点四五米。车的外观朴素大方,乳黄色的车顶,天蓝色的车身,两色之间还镶有一条闪闪发光的银色腰带。车顶上前后装有可以调节的方型天窗,车厢内设有二十八个皮沙发座位,加上站席可以容纳七十多位乘客。车厢的内壁是贴有花纹的塑料板,上面装有弹性的塑料管扶手,车底上面加铺了平面的塑料地毯,便于车务员打扫清洁。

第45回:讲节约,一年节电二十万

1965年,电车公司的职工学习北京电车公司的先进经验,制定了“按标用电,中速行驶,滑行进站,少用刹车”的操作方法。各车队的司机大练基本功,作到了均衡准点;内勤保养维修职工,提高了保修质量,加强了车辆的滑行性能,严格了检验制度;对架空线进行了调整,加设了分并线,使车辆能不降速地通过交叉线网;业务部门也加强了车辆调度,严格控制空车行驶里程,调整了各线路的大小车辆配备,并根据客流状况计划发车。仅当年,就为国家节约电二十余万度。每部单车每百公里的耗电量逐月下降,由元月份的106.19度,到六月底下降到 94.55度。

第46回:动脑筋,改装一台打气泵

1965年以前的电车停车场里,只有直流电,没装交流电源。因此,每当电车轮胎需要打气时,得开进专门地方,很不方便。曾经有人提出在电车场里装交流电源或装充气管,但都因投资较大,没有实现。当年9月初,电车公司轮胎组的工人开动脑筋,与其他组的工人配合一起,改装成了一台直流电电动流动打气泵,随时随地都可给电车轮胎打气,非常方便。在这台打气泵上还装有自动控制气压设备,气打足了,它会自动停止工作。

第47回:学著作,保胎质量大提高

在1965年初电车公司掀起了学习著作的热潮中,负责电车轮胎的各级保养工作的轮胎组十一名工人明确了保养好了轮胎,让电车多装快跑,也就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的目标。在不增加人的情况下,轮胎组除了及时做好轮胎的保养工作外,还主动的开展了夜间例行保养,增加了重点检查等项目。轮胎的行驶里程由过去的八万多公里提高到现在的十五万多公里;故障率由过去的每百公里八秒钟,降低到现在的每百公里八分之一秒。有力的保证了车辆的安全运行,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

第48回:遇活动,电车部分线停驶

1966年年初,群众游行成为的主要政治运动。为此,武汉的部分电车线路常常是为游行让道停驶。当年7月25日,武汉人民举行盛大集会和示威游行,电车3路从宝丰路至循礼门段由早上六时至十二时停驶,其他段照常通行。当年10月1日,武汉市内举行国庆游行,电车与部分公汽、轮渡的行驶路线进行了调整,电车1路、电车2路,早上六点钟以前照常行驶,六点钟以后至游行结束之前暂停行驶。电车3路从开班到游行结束前暂停行驶。直至游行结束后,电车才全部恢复行驶。

第49回:抓生产,电车举办誓师会。

1967年 9月,电车公司恢复电车的正常运转。开班时间全市各线路一律为清晨五点,收班时间除水果湖晚上八点收班外,一律为晚上九点,彻底改变了前期电车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的局面。为了保证电车正常运转,全公司还召开了促生产的誓师大会,要求把管理生产搞得更好,更落实。当时的电车,大部分都是从北京、上海购买回来的新车。可有一小撮人把电车损坏了,实际出车只有30台,各线路处于半停产和全停产状态。

第 50回:作宣传,争分夺秒背公报

九届二中全会公报发表之后,电车公司三车队职工连夜组织了学习讨论。不久,为了使公报精神家喻户晓,该车队52号、129号电车的司机、售票员,以最大的决心,最快的速度,用最有力的措施,把公报的精神宣传出去。售票员肖腊梅苦战一夜,把公报的主要精神背熟,第二天一早就到车上宣传。52号车司机、售票员程升秋同志,奋战通宵,为整个三路14部电车编写了宣传公报精神的宣传提纲,让售票员在车上宣传。车子开动时,站在后门的女售票员热情洋溢地高声背诵语录。之后,她们结合当前的中心工作,轮流地背诵着语录和新党章。电车到站,两个售票员都下车服务,她们热情地招呼着乘客们下车,并细心告诉外地来的乘客转车路线和地点。这时,司机转过身来,高声背诵:“‘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请同志们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大话武汉无轨电车(第五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