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20赛季F1埃菲尔站赛后分析

本周分析准时送达~
这站其实看点蛮多,希望大家喜欢,如果有什么我没有写到的而大家想知道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提问和讨论,如有写错也请大家指出,我会及时更正
如果喜欢本文,不妨点个关注+三连,比赛周赛后分析持续更新,非比赛周杂谈或新闻速览周日更新

首先祝贺ham在本站追平舒马赫91胜的胜场记录,就像当年舒马赫第一次退役时很多媒体人说的那样,我们这辈子可能都没想过这个数据会被打破,但它竟然来得如此之快,虽然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现在每年分站数的增加,但不得不承认作为车手,汉密尔顿确实是F1历史上最为优秀的那几个之一,现在的他几乎是无懈可击的。赛后米克舒马赫代表舒米送出的头盔不仅是一个荣誉象征,更是时代的交替,新纪录产生的开端。我们不仅会见证百胜;甚至百杆,八冠这样的记录也应该会在他退役之前到来,这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有生之年呢?留给时间解答吧……

这站我们还见证了另一记录的打破——F1历史上正赛出战次数最多的车手这个头衔由巴里切罗和kimi共有变成了kimi独享。诚然,这个记录对kimi来说没什么意义,不过对于整个F1,甚至整个赛车界来说,这是有相当意义的里程碑,对于他的车迷来说,能看见即将年满41岁的他在赛道上奔驰,这就够了。5天之后就是kimi的41岁生日,也提前预祝莱总生日快乐。
蓝白是信仰,1017是执念


瓦特尔本站也启用了全新的纪念款头盔,设计细节取自2006年德国站舒马赫的头盔设计,以此向车王致敬。护目镜两边刻有舒马赫一家人的中文名字,头盔顶上则是经典的七星暗纹


赛车升级
法拉利本周带来了破风板和底盘的升级,新的扩散器不知道有没有上,不过既有的升级已经显露出了明显的效果,法拉利的单圈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不知道是不是有低温环境相助),正赛也可以靠策略争夺一下前五,冬休期唯一要恶整一下的就是PU了。

迈凯伦本周也带来了新kit,不过在前两练完全缺失的情况下,赛恩斯也没有办法完成既定的测试,更别提装回旧套件了,整个周末他都在抱怨升级套件的不顺,看来迈队也打算让他先试试法拉利的传统艺能——负升级了(人家这周可是相当的正升级啊kora!)

拉提菲,卡菲亚特,阿尔本,赛恩斯赛前更换变速箱,不过并不会受罚(要么是前一场没完赛有免费名额,要么是已经跑过了六场允许更换)
两台奔驰,瓦特尔更换整套引擎(ICE+TC)以及MGU-H,其中瓦特尔和博塔斯还分别更换了电池和MGU-K(也是本周博塔斯和ham赛车PU上的唯一区别),阿尔本更换内燃机(ICE)和MGU-K,拉提菲更换了电池和电控。

赛道事故
先说阿尔本引起的几次赛道事故,总结出来就一个词,莽撞。
兵哥总结得好,他太想表现自己的时候就很容易出问题,不说后面撞掉鱼雷前翼受罚这件事,光是第一圈1号弯出弯就差点直接把勒克莱尔和奥康打包带走,而且他是唯一一个1号弯差点出事的人,就连kimi也是2号弯才刹不住车冲出去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kimi知道往没人的地方躲(后面那个纯粹刹不住车打滑了除外),阿尔本完全是哪儿有人往哪儿走,尤其是对加斯利那下,真是冲着加斯利侧箱过去的,幸亏大师躲了,没躲就是拉塞尔二号了。
当然后面对卡菲亚特的事故也自不用说,阿尔本肯定负全责,对自己车辆长度的估计完全不足,这样的事故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为他已经确认超过去了而且有绝对的速度优势,就算入弯慢一点,走大拼出弯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Kimi撞上拉塞尔的事故就完全是一个意外了,在进1号弯的时候完全刹不住,过弯心的时候严重打滑(可以明显看到kimi在反复拉方向),避之不及撞上了拉塞尔。当然这一起事故本来也是可以避免的,之后也确实造成了拉塞尔大量时间损失甚至退赛(撞碎了对方的右后底板并且间接导致了左后爆胎,不过kimi自己的前翼也受到损伤,在比赛后程脱落),罚时10s也是因为造成的后果比一般罚5s的事故更严重(因为拉塞尔最终退赛),老莱的第323场GP可谓是诸事不顺。


受制于寒冷的气温以及极低的赛道温度,本场比赛,甚至整个周末我们都看到大量赛车在赛道上不停地犯错,尤其是整条赛道速度最低的1号弯,发车直道后半段的长下坡以及1号弯要求的极低的弯心速度会导致追求极限的车手很容易犯错,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无疑是博塔斯在正赛中抱死丢掉第一位的失误,一个非常长的锁死让他几乎完全没有了速度,而且轮胎也几乎报废,被迫提前进站换胎。虽然芬兰人这周运气极差,在第18圈就因动力单元问题宣告退赛,但他确实因为这次失误把第一拱手让给了自己的队友,而且严重打乱了进站战术部署,就算没有退赛,他恐怕也真的只能落在维斯塔潘后面拿个第三了事(维斯塔潘中段速度非常快,和ham几乎完全在一个节奏上)。
而最有溜冰风范的1号弯失误无疑就是瓦特尔L11准备超车乔维纳齐不成反而滑出去差点转圈圈的一幕了。这里倒不是要嘲笑瓦特尔,可能这台SF1000确实也有够菜,但是这个操作本身确实容易失误,跟在尾流区里是损失大量下压力的,估计他也是担心一头撞到gio的屁股上或者撞墙里,变线抽头之后完全丢失抓地力滑出赛道,还差点调了个头,颇有2007年的滑冰风范(当然他当时不在场)。他自己早年也有类似操作,2010年比利时在5号弯一头扎进巴顿侧箱里的严重事故(好巧不巧,那一次他也没退赛,不过那场连续受罚之后他只排在第15)。
这站的大部分时间瓦特尔和kimi都泡在一起,更巧的是,7年前这俩人也是跑在一起的……



策略方面
接下来还是简单谈几个策略上的问题:


首先,倍耐力在赛前的Race Director’s Note里给出的明确建议是“不要把安装好的轮胎暴露在15℃以下的空气里”,而本周纽赛道的平均气温是10℃不到,这意味着各支车队将会面临非常严峻的轮胎温度管理问题,奔驰有DAS助阵(具体见巴顿兄@JansonButton发布的细节视频)

不过其他车队显然就没有这样的余裕了,维斯塔潘在Q3最后一圈之后抱怨胎温不够导致赛车转向不足就是大家面临的困境的最佳写照。

倍耐力给出的最佳比赛策略是红起,L19换黄,L41再换红,非常对称的stint分布,倍耐力同时认为,这三个stint是可以随意组合的。第二快的组合是起步18圈红+两个21圈的黄stint,最慢的是29圈黄+31圈白的设置;红黄一停被认定是不可行的安排,但这个断言险些被众车队狠狠地打脸,这点后面再细说。


不过由于纽博格林赛道比较窄(全宽在大多数赛段只有10米,有效宽度更窄),法拉利在正赛中提供了一个比较新奇的,类似于去年新加坡站的策略:压车。
勒克莱尔在起步之后就是慢慢按自己的节奏来跑,圈速平均比前面的维斯塔潘慢2秒,而且这个圈速确实只是勒克莱尔一个人的节奏,里卡多在L9超过lec之后圈速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只比维斯塔潘慢1s左右;之后勒克莱尔就选择马上进站了。在摩纳哥人进站之后,被他挡得毫无办法的诺里斯圈速也有显著提升,lando马上把节奏拉到了里卡多的水平跟进,不过他身后的佩雷兹圈速就要再慢他0.3-0.4了,我相信如果不是车子出了问题的话,这位准00后拿下第四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之后勒克莱尔在C3配方的轮胎之下表现好了不少,直到二停之前的这个25圈的黄胎stint几乎每一圈都比第一个stint要快(一出站就快),似乎法拉利的红胎在低温下遇到了严重的升温问题,虽然没有出现明显的颗粒化现象,但性能发挥严重受限。在上了黄胎把轮胎温度问题略微解决之后,法拉利赛车的正赛节奏好了不少,仅比佩雷兹略慢(虽然两人策略不太一样),就算佩雷兹新18圈的黄胎也就有1.4左右的圈速优势,在勒克莱尔第35圈完成二停之后,他的圈速又赶上了正在自由奔跑的佩大师。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大概推测,法拉利和赛点目前正赛的速度差距大概是7圈C3衰竭的差距(大约2.4s),也就是圈均0.35s左右,这跟赛前官方临时拿Q3数据算出来的时间稍微有点不一致,FIA 认为这个差距是0.1秒,我估计是有点被法拉利的单圈能力升级吓到了……
Anyway,讲回来。
勒克莱尔在这站的战术并不算成功,44圈触发的安全车让他的省胎计划化为泡影,35圈刚进过站的他显然不可能在此时再次进站,更何况他还没有新的红胎可用,在后面的加斯利和霍肯伯格都有站进有新胎换的时候勒克莱尔只能一个人在埃菲尔山区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内心呐喊着someone help me,最后十来圈能靠一套旧黄胎挡住新红胎的狐尼克也算是相当不容易,要不是霍肯伯格是真正的“临时上马”,这个P7能不能留在他手上恐怕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不过有个人在后面赶他的促进作用也是相当不错的,SF1000在安全车退场之后的圈速只比用略旧的红胎的佩雷兹慢1s左右,对新红胎的加斯利也只有0.5左右的差距,可以说这一站法拉利所谓的“小型升级”是完全成功的。

但也必须承认,法拉利最要命的差距还是在PU上,从排位赛后的数据来看,S3这个最吃PU性能的路段就恰好是法拉利表现最差的地方,反观在第一段法拉利表现极佳,勒克莱尔S1的成绩足够排在全场第四,只比排第一的维斯塔潘慢0.1s,第二段也只比前三强慢0.3。S2测速点(11号弯出弯点后一点)也是法拉利在尾速榜上唯一能进入三甲的一点。那么他们是不是靠堆积下压力牺牲了直道尾速呢?无法得知,因为他们今年的直线表现实在是差的可怜……
回到策略问题上,本站前三名都使用了几乎完全一样的策略,L16一停换黄,L45二停换红(里卡多要早一圈)
里卡多的进站应该是对轮胎性能下降的及时反应。雷诺赛车在15圈的时候面临比前三名轮胎更明显的性能下降,一圈就比前车慢了2s,其中固然有维斯塔潘突然提速的缘故(圈速提升了0.6,几乎和ham圈速一样),但里卡多自己的圈速也掉了0.7,排除失误因素,除了轮胎开始衰竭这个解释之外我实在想不到原因。但这么一看维斯塔潘的进站安排和里卡多可以说是惊人的相似,就算没有那个白给的“专属”VSC,塔炮的进站计划也应该不出两圈就会实施。至于汉密尔顿,我感觉更像是适逢其会的捡漏进站而已(虽然塔炮还是在战术undercut的范围以内,但他完全没有加速的意思,圈速维持在31.7没动)。
在一停之后,W11和RB16的节奏几乎达到了一致,两个人都是赶几圈松一圈,炮哥的圈速在正常情况下和ham的差距仅有0.3-0.4,两个人的主要差距来源应该是在处理套圈车时的损失,维斯塔潘在处理大量慢车时与ham相比还是欠缺火候,尤其是在连续套圈两台阿罗和夹在中间的瓦特尔时,红牛的当家车手一圈就会被抛开1.5,他在这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
在二停的窗口时,情况变得和一停时恰好相反,ham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提速,这意味着他的窗口就在46圈左右,与此同时塔炮则几乎保持匀速,如果不是前面的套圈和勉强跟汉密尔顿的节奏把轮胎跑没了的话(应该不至于),那可以作出合理判断——他的窗口估计会晚几圈到来,在最后尝试靠轮胎优势硬追(或者去抢紫圈的那一分)。不过这个计划也被安全车无情打碎,于是大家“被迫”进站,炮哥也自此几乎确定自己这站只能拿到第二,梅奔在安全车退出之后带开的节奏是所有人都拍马难追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狠狠地扇倍耐力了,迈凯伦和赛点两支车队的四位车手都是红胎跑到接近30圈才进站的,这帮人都可以在换上黄胎之后一直跑到比赛结束,而既然车队有这样的计划,那就证明红黄一停在这个气候条件,这条赛道上是可以完成的,我相信没有车队会疯到红胎跑29圈之后再准备个二停战术吧……
比赛最后阶段本来有希望成为两种不同战术的对决:里卡多的红黄红二停和佩雷兹的红黄一停,在L43时两人尚有10秒差距,而且在逐渐缩小,如果没有那次安全车,最后里卡多有没有可能进完站再依靠新的红胎在15圈内追上这将近15秒的差距并且完成超车也应该成为本站比赛最大的看点之一。
不过就算梅兰德同志打卡上下班的愿望落空,安全车退出之后争夺第三位的里卡多和佩雷兹的表现也同样可圈可点,轮胎寿命占优的里卡多在初始两三圈的表现非常不错,直接把佩雷兹拉出了DRS区间,这也导致墨西哥人追击的脚步更加艰难,粉色梅奔最终只能收下第四,这也从某种层面上揭示他们的赛车似乎已经不再是中游的领头羊,雷诺变成了中游集团的标杆。
但另一个必须注意的点是,赛点这次的反应又慢了,本来在里卡多后面的佩雷兹又拖着晚了一圈才进站,要不是赛恩斯在后面掉得太远,赛点又要损失一个位置,虽然本周开得很不舒服的赛恩斯不一定能挡住佩雷兹,但无疑他就丢掉了直接竞争领奖台的机会了。这也是赛点本赛季的经典问题——决策迷惑,而且反应慢。希望下赛季升级成厂队的阿斯顿马丁能在这一点上好好做一下改进,你们现在都已经是争地球组冠军的车队了,明年的业务目标至少不能下调吧。
相对的,迈凯伦的速度也没有提升,不仅如此,他们最近几站的稳定性也逐渐开始暴露问题,本站诺里斯的退赛让迈队的车迷们担心,,赛德尔在赛后接受采访时则表示“这和赛恩斯在斯帕遇到的问题类似”,诺里斯的情况是降档时屏幕突然弹了警告信息,然后就N档熄火了,具体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调查结果。
从事故现场的照片不难看到诺里斯赛车侧箱后部有一块区域已经烧黑了,而冬测时他们就曾经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当时烧黑的位置和现在几乎一模一样(下图1),可能仍然是过热带来的问题,而整支车队似乎都漏掉了这个冬测时一度冒头的“漏网之鱼”。


这在争夺年度第三的关键战役中将会成为阿喀琉斯之踵。要么全力提前研发确保明年能稳定第三拿下,要么在稳住明年研发的前提下赶紧解决今年遇到的这个问题,斯戴拉和詹姆斯基必须尽快作出决断。
这又要扯到另外一个问题了:赛恩斯本周对新的升级套件的批评。西班牙人在本周不止一次表示新的套件让他跑得非常难受,赛后更是毫不留情面地指出新套件“扼杀了我登上领奖台的希望”,相反,他的年轻的队友用旧套件跑得非常舒服,就算在混动系统丢失电力的情况下圈速损失仍然不很大,大概每圈0.8~1s的样子,大多数时候比用着旧套件+白胎的瓦特尔圈速还快上一截,相比于去年乐扣在巴林的惨状,这次的退赛其实并不那么让人窝心,而在退赛之后诺里斯也不忘致敬了一把头哥的经典造型。



最后特别表扬一下本场比赛的救火队长——霍肯伯格同志
周六早上还在科隆和朋友一起喝咖啡过小资生活的狐尼克被绍夫瑙尔一个电话直接叫到了赛道,简直比滴滴还听话,科隆到纽堡60公里的路程只花了他一个小时的时间,紧急做完核酸检测,跑进围场,换上赛车服直接跳进赛车,完全没有任何练习的情况下直接上去做排位,而且距离Q2关门线只有0.4s,已经是相当惊人的成绩。要知道这台车完全是按照斯托尔的喜好设置好的。

正赛虽然没有很出彩的表现,但整体表现也算中规中矩,最后不声不响的摸到第八位,带回来四个积分也相当可喜。本赛季只代打了两场的狐尼克也拿到了10个积分,车手积分榜上还有足足6个人在他后面……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这样的车手居然不能拿到一个位置。

收工,大家两周后葡萄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