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浪板为何能增加一些军舰的航速?

如果仔细观察,会在一些民船或者小型军舰的前半部,发现一些突出的长条弧线在船身的两侧,到船头位置逐渐抬高,这种装置一般叫做“压浪条”。主要作用就是在比较高的速度下,把船头的浪涌压住,这样可以让船头长期处于高于船头涌浪的状态,防止船头在大浪之下出现严重的埋头,而造成速度下降;因此这类压浪条一般出现在追求高速的鱼雷快艇或者其他小型军舰上。而到了1000吨以上的军舰,则往往把这种压浪条简化成比较明显的船头部分的侧棱线。比如在“动物流”上,这种压浪侧线仍然非常明显,主要的作用就是压浪防止埋首。还有另外一种压浪装置,往往和船首的压浪条一起使用,这就是船尾的压浪板。压浪板多出现在航速在20节以上的军舰和民船上。与压浪条大多出现在小船或者快艇上不同,

使用船尾压浪板的舰船,几乎从几吨的摩托艇到20多万吨的集装箱快船都有。甚至有些船舶的尾部,和水面接触的部分,故意有一段往后的延伸设计。这样就等于不再额外设计压浪板,而直接让船尾的一部分当固定的压浪板。那么船尾为何要流行压浪板呢?这就是现代船舶提高综合动力效率,更节能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推进力的需要。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如果实际坐过船,特别是航速比较快的游艇之类。就会发现这些船舶刚刚开始启动的时候,船尾螺旋桨开始旋转产生的浪花,大多数不是往后推进,而是从船尾像热水开锅一样的往水面产生大量的白色泡沫浪花!此时船舶还没有高速前进,那么如此多的气泡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来自水的空泡效应。这些气泡是在螺旋桨开始提高转速时,

会把周边的水体直接分解成气体。这些空泡会降低螺旋桨的工作效率,也就是不产生向后的流动获得反作用推力,反倒能量都向水面冒泡了。而且这些泡沫还会产生多余的阻力。经过多年试验,发现只要在船尾额外加上一块大板子,就会把这些泡沫压住而成为有用的推力水流,因此叫做压浪板;专业上叫做“消涡鳍”。消涡鳍可以提高推进效率5%以上,已非常可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