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混音时,为何要加不同种类的混响?

2021-06-10 23:32 作者:杨知道创业说  | 我要投稿

不同的混响效果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弄懂了各种不同混响的作用,

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叠加不同的混响效果”。


1、房间混响


人耳在真实世界感知到的声音,其实都存在混响。

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就是,存在混响的声音才符合人类的认知。

房间混响是一种时间很短的混响,

作用:模拟声音在房间里的反射,让声音更符合真实世界里的表现。

想要获得房间混响,有些中大型录音棚会自制了一些以反射材质(例如岩石、木板、水泥板等)制成的反射板,

在录音的时候放置在适当的地方,让麦克风接收音源直达声的同时,也接收到这些材质反射的声音。

而有些录音棚会把录音间直接装修成本身自带天然真实房间混响。

早期,工程师们为了在后期能获得可调整的房间混响,

会把一个音箱放置在具有混响的房间里播放原始素材声音,再用麦克风录制这个房间的声音。


PS:想理解这个混响的声音,直接在你的卧室里大声唱歌就好。


2、板式混响


现实中不存在的人造的混响,

早期的板式混响,是在一个大箱子里放置一个喇叭和一个麦克风在箱子的内面布置铁板、铝板甚至黄金板。

在这个喇叭回放原始素材的同时,麦克风录制经过这些板材反射的声音。

板式混响的特性是干净、扁平、亮度高,

在混音时通常用于“提亮音色”和“拓宽声场”的目的。


PS:想理解这个混响的声音,可以尝试找一块铁板贴着鼻尖唱歌。


3、厅堂混响


模拟厅堂对声音反射表现的混响器。

厅堂混响体积大、湿度高、延时长、深度深、宽度广。


现代的厅堂混响效果插件,通常有两种:

1.基于算法的,是由工程师们利用编程算法,让混响效果模仿厅堂的反射声音。

2.基于采样的卷积混响,工程师们会走遍全球各地的剧院、大厅等,

利用多点测量采样真实的声音反射表现,再通过各种编程算法,

让用户可以获得和真实存在的地方几乎一样的声音反射效果。


将三种混响效果原理解释完之后,用人声来举例说明:


首先加载一个房间混响,获得一个更接近人类声音认知的声音,让在录音棚录制的人声听起来“自然”了先。


然后加载一个板式混响,让人声获得一个横向的宽度,同时提高了人声的亮度,让他在乐团伴奏声音里更突出。


最后加载一个厅堂混响,让人声获得包裹的体积感,同时增加人声声音深度,

在乐团伴奏里占有更多的空间,也因为有更长的混响延时,让人耳对这个声音感觉更悦耳。


不过要注意一点,在实际混音工程里,不能只给人声或只给其中一件乐器加载混响。


一首曲目的混音工程,需要对所有乐器轨道做一个整体的“空间”设计方案。


目的:让整个乐团以及人声听起来都是在同一个空间里演绎。


否则,你的人声将会脱离了整个乐团空间。


混音时,为何要加不同种类的混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