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5.3.2 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023-12-17 14:51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仅供学习参考】


2、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和必然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和必然性的实现程度,还有待于主观上的努力。首先,需要有一条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路线正确了,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生产高速度发展的优越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路线错了,或者受到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社会生产的发展就必然要受到阻碍和破坏。

  毛主席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在一九五八年制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便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条马克思主义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把多快和好省统一起来。“多”是对产品数量的要求,“快”是对时间的要求,“好”是对质量的要求,“省”是对节约劳动耗费的要求。多快好省这几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只好省,不多快,只有那么一点点,慢得要死,固然不好;只多快,不好省,质量差,费用大,占用资金多,也不行,因为从长期看,从全局看,其结果决不可能是多快,而只能是少慢。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正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生产高速度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正确地反映了全国人民要求迅速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的革命意志。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强调了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强调了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发展。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在他们的许多著作中反复批判英雄创造历史的谬论,反复阐述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真理。毛主席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极其概括地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毛主席还一再教导我们,夺取政权要依靠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也要依靠群众。只有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并且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才能胜利地开展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这两句话,讲的是人的精神状态、主观能动性,是要求正确处理和调整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这是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条件。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通过人的活动才能表现出来。总路线十分重视群众的革命干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要求充分调动革命群众、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力争去办好那些经过努力可以办得到的事情,实现多快好省,避免少慢差费。关键在于一个很大的干劲。拖拖沓沓,畏首畏尾,这也不可能,那也办不到,这种懦夫和懒汉的世界观,是同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客观要求背道而驰的。

  正确地认识群众革命干劲的作用,还表现在怎样正确地调动群众积极性的问题上。

  现代修正主义者总是把物质刺激,把“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资产阶级哲学,看作万世不易的真理。他们那种肮脏透顶的资产阶级灵魂,是同工人、贫下中农为革命做工,为革命种田的崇高思想完全对立的。他们鼓吹物质刺激,是要用资产阶级思想来毒害群众,以实现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

  马克思主义者从来认为,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根本办法是实行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群众路线。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使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方针和政策为群众所掌握,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斗争。毛主席明确指出:“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只要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间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3]广大的革命群众掌握了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必将激发出巨大的革命干劲,并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创造出人间的奇迹。

  实行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和群众路线,必须在经济上有一套比较具体的方针、政策和办法,使广大群众和干部有统一的认识和统一的行动,去战胜困难,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在制定总路线的过程中,毛主席确定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加速建设内地工业,实行工业、农业并举,土法生产和洋法生产并举,大、中、小并举等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这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有利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各方面的关系,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使这些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支援,使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尽量避免和克服各种片面性,以保证社会主义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高速度发展。


注:

[1] 《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4页。

[2] 《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8年横排本,第932页。

[3] 毛主席:《<书记动手,全党办社>一文按语》。《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上册,第5-6页。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5.3.2 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