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5.2.3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内容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 仅供学习参考】
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内容
以上我们研究了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主导方面,即社会主义生产的客观目的,并研究了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生产这样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在明确了这两个问题以后,就可以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问题了。
所谓基本经济规律,总是包括社会生产的目的和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这样两个方面。它决定着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这四个构成社会经济生活整体的主要环节,决定着社会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和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通过抓革命来推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在无产阶级政治统帅下,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满足国家和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为最终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为什么说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呢?就是因为它是决定社会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方向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怎样布局,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归根到底,要服从于这一规律的要求。社会主义生产所特有的目的,和实现这一目的所采用的手段这两个方面的统一,还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必然是高速度发展的。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也决定着社会主义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个方面的经济活动。
就交换来看,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商品性生产,所以交换受价值规律的制约。但是这种交换首先要服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这就是说,商品流通的主要调节者不是价值规律,而是按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要求制订的国民经济计划。社会主义国家在决定外销和内销的比例、军用和民用的比例、供应城市的比例,以及各类商品的销售价格的时候,当然要考虑价值规律的要求,顾及价值的补偿问题。但是,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价值规律,而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社会主义的商品交换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和工农联盟的巩固,有利于保证劳动人民生活的改善,有利于国防的巩固,有利于促进同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团结,有利于对民族独立国家的支援等。
就分配来看,社会主义分配也有它自己的规律,但是,不论国民收入的分配或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都受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支配。社会主义国家在制订国家预算和工资政策的时候,对于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都必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全面地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同样的,在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消费问题的时候,无论是组织社会集团消费或是个人消费,都要服从于改善劳动人民生活的需要,同时还要有利于人的思想革命化,有利于发扬无产阶级的新风尚。
总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体现着社会主义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最本质的联系,决定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人们正确地认识、掌握和运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可以辨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识别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坚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不致走到邪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