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风吹蚊落
吹了一晚风扇,早上起来,在床头看到一只干枯的蚊子尸体,只剩前端一只脚还紧紧贴在墙上,身体就如一块挂起的破布,偶尔摇晃一下。 这只蚊子是何时来到这的?具体时间谁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昨晚死在这的,原因应是想来吸血,却被风吹得无法近我身。那它如何一晚上就死了呢?我脑中已浮现了一段画面:一只蚊子不断冲锋,试图冲破风的阻碍,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它耗尽了体力,也用尽了自己体内的有机物,而在最后一刻,它仍蓄着力,盯着这近在咫尺的食物,妄图从最近的墙上发起冲刺,便能突破障碍,达成夙愿…… 然而,它还是失败了,且死亡了。若是不这样剧烈地燃烧生命发起冲刺,想来它是能多活许久的,那是什么导致了它的疯狂?生物学家的答案很简单:为了繁衍。社会学家的答案显而易见:欲望吞噬了理性。哲学家的答案值得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本能的顽强固然令人起敬,但单纯的顽强似也不是那样值得肯定。 蚊虫的历史比人类更加长远,应是把技能都点在了繁衍生存上,但若与天地共生的代价是舍弃一切只能复制基因,这样的生存形式又当如何评价?或许最终没有任何价值,又或许会是有别于人类传承的另一种生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