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梁道长答疑(一)

2021-10-08 16:44 作者:梁兴扬  | 我要投稿

1:人为什么活,活着有什么意义?

2:找不到生活下去的意义和动力怎么办?

3:小孩问人死后到底会怎样,我是无神论者,该怎样回答?

1:人为什么活,活着有什么意义?

答:这个宇宙在没有观察者的时候,没有任何意义,就是死物,就是如同一潭死水一样,存在就是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当池塘中有了鱼,死水变不再是死水,整个池塘都会灵动了起来;同样,宇宙有了人作为观察者,整个宇宙才有了灵魂,才有了存在的意义。啊宇宙啊,你好大啊,你真的好大的,你太大了啊,哎呀呀啊。


有了人,有了灵魂,有了智慧的目光,外物才有了意义,就跟道教一样,放在博物馆里的法器再精美,都是死物,只有在道士手上行法的时候,才有了存在的意义,才鲜活起来,才有了生命力;如同一个美女,解剖开了,都是心肝脾肺肾,但是当她是个人的时候,因为她的灵魂才能昭显她的美,你讨厌她的灵魂,再漂亮都是厌恶,你喜欢她的灵魂,什么都是她的优点,情人眼里出西施嘛。


宇宙的外在意义就是这个,因为在,他恒定的在,因为观察,而明确在,当没有人的时候,宇宙的有、无真的无所谓,可以说宇宙就是无的状态,当有了人的观察,当人从蒙昧中眼睛绽放出最开始的智慧火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的时候,宇宙便摆脱了无的状态,达到了有。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体悟这个状态,体悟自然,让宇宙的存在更有意义,当你睁开眼的时候,一切都是鲜活,当你闭上眼的时候,一切都是黑暗。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我们的灵智,是经过亿万年的演化才产生的,我们的灵魂,是经过亿万年的沉淀才成形的,人身难得中土难生,珍惜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便是我们人生的最大意义,无论认识如何,坦然面对我们遇到的一切,在信仰的引领下,达到自己的通融无碍。


2:找不到生活下去的意义和动力怎么办?

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有思考,宇宙最大的奇迹就是在毫不起眼的一个泥蛋蛋上产生了智慧生命,这些智慧生命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去衡量世界,去认识世界。

他们的生命或许对宇宙的时间来说,一瞬间都不如,但是,在这一瞬间,他们可以丈量宇宙的年龄,可以用自己的目光观察亿万年之外的事物,这个奇迹,就是人类。

当面对大自然的时候,都很渺小,从古到今,无论中外,很多先贤都在探寻生命的意义,有的思考,成了圣贤,有的思考,成了疯子。每个人都有自己迷茫的时候,当迷茫的多了,就是抑郁症了,我觉得你应该庆幸,还能问出来这样的问题,还不算太抑郁,还知道去寻找生活下去的意义和动力。

如果当你不愿意思考的时候,自己躺在屋顶,看看那天上的繁星,你是多么卑微的一个存在,映入你眼帘的星光都是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之前的星光,连你看到的太阳光都是几分钟之前的。

这个时候,放空自己,去看待人生,以旁观者的心态去看,你会发现,你能够思考这个存在,你能够看待这万事万物。

无论你选择如何,无论你面对如何,你都是最独特的你自己,如果说意义,或许几十光年之外的一颗恒星爆炸,只是为了映入你的眼帘的这一瞬间。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当一个人思考的时候,不是变成圣贤的视角,就是变成疯子的视角。

面对很多人的时候,要防止自己被外物所迷失,自己独自思考的时候,要防止自己被自己迷失。

最荒唐的想法、最炫丽的艺术都是在独居的时候产生的,抑郁症就是相对的封闭了自己。当自己需要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学会放开自己的思路,既然知道自己的问题了,就寻求解决方式或者多找事情去做,会更好一些的。

3:小孩问人死后到底会怎样,我是无神论者,该怎样回答?

答:我作为一个有神论者,或许用有神论的方式给你表述这个问题有点隔阂,我尝试用无神论的方式来解释这个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孩子的童心也是真心,无一丝伪,念头最接近人的本心,想吃的时候就吃,想喝的时候就喝,《道德经》中也有这样的话:“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只不过我们总要面对社会,总要成长,随着我们见闻的增长,知识的增加,我们人离本心就越来越远了,于是有人曲解了《道德经》中的“小国寡民”,认为人不应该识字、读书,应该躲到小地方去不见人,要到深山里隐居,如此方能守护真心;但这种说法在古代有识之士眼中都是错误的,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世,我们崇尚的真人、圣人,如老君爷、孔子,并不是他们永远做儿童,而是没有丢了赤子之心,他们都是大智慧的社会人。

要了解孩子是怎么想的,请大家想想自己,想想自己的童心,想想自己可以想到幼年的那些事,想想再往下看。

但无论怎么想,对于小孩子来说对被人欺骗是深恶痛绝的吧!特别是因为是小孩,所以我顾忌你的心情,我要骗你,甚至是美化死亡,骗他说怎么死上天去吃香喝辣美女成群,欺骗纯真的孩子,可以说是最恶劣的欺骗了。

当年佛祖父亲也是这样想过,佛祖的父亲从小不让佛祖看到生老病死,等佛祖意外看到生老病死后震动很大萌发了人世皆苦的想法;你这时给死亡美化的越厉害,等他知道了真实的死亡后,对他的冲击也就越大!

人本身就惧怕死亡,你告诉他你对死亡的认识,他能理解,而你也可以告诉他死亡并不是结束,有的人死了,但是他还活着。

活在爱你、关心你的人的心中,也活在恨你、想让你更惨的人的心中,只是恨你的人巴不得你死,爱你的会很伤心。如此自然会害怕恐惧,但也会想为爱护自己的人好好活着。

好好活着,就应该想想人世的快乐,你可以问他喜欢什么,他喜欢飞机,就让他想蓝天,他喜欢星星,就给他宇宙;他想长大当警察,当科学家,当明星,就告诉他你行,但你得很努力,有活着的目标和意义他会很开心的。

我们应该活在当下、重在今生,或许死亡对于人类来说是个永恒的话题,我们理性面对,善待今生,无论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首先活着的时候问心无愧,自然通融无碍。

原来有孩子问过我,我回答说我也会离开,我会变成天上的星星,永远会看着他们长大,等很久以后,他们也会变成星星,我们又在一起了。


梁道长答疑(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