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主任凯尔希(下)——节选自江淮姚河县中学10XX届学生回忆录
炎国小县城教师凯尔希
学生视角(可以说本色出演?)
ooc请谅解
真初中生文笔,烂
凯老师又带了一届毕业班,我也毕业了。
高三了。
我们这个班跌跌撞撞,终于走到了高中的最后一年。那场决定我们人生的大考,愈加迫近了。
其实奋斗的感觉还挺好的,除了困。
困啊,真的是困啊。
每天早上,你都能看到学生们张大了嘴,贪婪地呼吸着空气,如同雨后池塘里的鱼,试图让自己保持清醒。
课间,你能看见同学们一个个地趴倒在课桌上,笔却还赖在颤抖的手上,迟迟不肯放下。
凯老师的声音,已经不足对抗每日十几个小时的课业带来的困意了,尤其下午的课上,往往是站着一排,坐着一排,还趴着一排。
考试对我们是一份压力,对我们的班主任凯老师则是五十六份压力,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她,整日整夜地忙着补差提优。凯老师的身体本就称不上多好,还患有肺疾。为了我们,她总是熬夜,病情更加雪上加霜了。当教室里大家在自习,一片寂静时,凯老师的办公桌会传来几声刺耳的咳嗽,听得我们所有人都心头一颤。
她就这样,随着考试临近,飞速地消瘦、虚弱下去,声音也变得沙哑、艰涩,以往凯老师上课,都是自如的,现在,她每吐出一个字就好像要咳出血来。
她开始大量地吃药,各种我认不出的药,药盒子像一座座高楼,堆在她原本整洁的办公桌上。
二模我们考的很好,凯老师也很高兴,她总是病着的脸,久违地出现了光彩,她说给我们准备了一个惊喜。
“啥啊?”
“先讲作业”
然后她翻开那一沓纸张,眉头一皱,猛地咳嗽了两声,人群中细碎的声响戛然而止。
“李卓……起来”老师的声音很轻,轻得人揪心。
“这回……考的不错,第一是吗?”
“是……”
“作业不做,你打算听什么?”
“老师,我……”
“没写完的……都起来”
没有动静,只剩教室顶端的电扇运作的嗡嗡噪音。
“……自己站”
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
“课代表带头不做,我还讲什么呢?”
“啪——”她将手中的笔摔在地上,没有余下多少血肉的臂膀上暴起青色的经络。我第一次在她的眼光里,看到了失望。
“我真是对你们太好了……我就这么说,你们考不考的上大学,我没有损失!我不累吗?谁不累?我干这些图什么?这里不能容得下你们的未来,所以你们要考出去,我是为你们能有未来!”她沙哑的声音在教室里爆裂开来,振聋发聩。
“今天我没看到你们的态度,我很失咳咳……”她突然弯下腰,身躯剧烈地颤抖着,我们都看见了这副一直领导着我们前进的身躯是如何瘦削、单薄。
“老师!”我赶忙上前搀扶。
“李涛,打瓶水来!”
三天后,老师还是把惊喜给了我们,那时她一个一个拜托去年毕业的学姐学长给我们录的祝福视频。
“各位学弟学妹们好……”
“距离高考还有60天……”
“时间会证明一切,加油……”
凯老师默默伫立在一旁,想起她那日推开上前搀扶的同学,艰难地把课上完的身影,我的眼眶湿润了……
三模前比任何人都刻苦的我,三模成绩却出现了下滑,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还不够努力,中考迫在眉睫,前路却愈加了迷茫。
又是一节晚自习下课,我坐立难安,便出去透透气。踏着白炽灯惨白的光影,走在空荡荡的走廊里。突然,凯老师找到了我。同学们大多还在做事,四下无人,只有我游荡在走廊上。
“凯老师?我……我上厕所……”
“文琪,最近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吗?”她轻柔地问道。
“啊……我……”
“没事的,我帮你……咳……解决。”
“没什么问题啦,就……发挥的不大好。”我有些拘谨。
“嗯,老师也看的出来,你平时很认真,知识点上没问题的,好好休息。”
“好……”
“老师……注意身体。”
“我没事,你们尽量多睡点。好了,去吧。”
我走在路上,看着月光下凯老师远去的背影,不由得心中一颤。凯老师把自己的骨血,都给18岁的我们了。
高考还有20天,这届高三已经走到人困马乏,后继乏力的阶段。就在这时候,我们迎来了18岁成人礼。
当天凯老师特意换上了一件淡绿色的礼服,领着我们往前走时,恍惚间,我们好像又回到了16岁,那个时候,她也还充满着气力。看着满操场的横幅,我知道,老师们是吧他们所能想到的所有溢美之词,都给了十八岁的我们。
“十八岁真那么美好吗?我觉得没什么。”我问凯老师。
她说:“那是因为你正十八岁。”那一刻,我觉得她不输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哲学家。
在我们都深陷无穷的课业之时,凯老师却说:“不是每一朵花都在六月七日开放。”她还给我们放了炎国各个大学的视频,我眼也不眨地从头到尾看完了,你可以说这是鸡汤,但,就是靠这个撑下去的呀。
看着典礼操场上礼花迸发出来的七彩云烟,我许诺一个和它一样灿烂的未来。
这一年,我们和老师一起笑过,哭过,拼命过,迷茫过,渡过这辛苦的高三,像走过漫长的一生,直到拍毕业照时我才发现,我们和凯老师一起的日子,好像真的要结束了。
这位我曾经爱戴过,心疼过,感激过,难忘过的凯老师,在我们即将奔赴人生一个全新的起点时,她又要回到那个原点。
考完的那一天,她没有讲任何道理,她用她很温柔,又带着一股韧劲的声音说:
“同学们,高考这一年,我就陪大家走到这里,我原路返回;你们继续前进,我回过头看着你们,你们不犹豫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