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马克沁时代的连发武器盘点

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从此之后掀开了人类战场的新篇章,但在此之前 军人和科学家门为了加强火力,也研发和装备许多种速射武器(与马克沁相比,这些武器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下面就大致罗列一下:
早期多管火炮

风琴炮
多管火炮因其外形酷似教堂里的管风琴所以又叫风琴炮,就是把多门轻型火炮串联在一个炮架上,可以依次发射也可以同时发射,达到短时间发射大量弹丸的目标。

风琴炮可以数根炮管同时发射

也可以依次发射
风琴炮在中世纪末期大量运用在城防战之中,短时间就可以向敌军喷射大量弹丸,但是因为射程很近,再次装填又十分麻烦,在装填方便的霰弹出现后就很快被淘汰了。

霰弹也可以做到近距离喷射大量弹丸且在普通火炮上就可以使用
转膛炮

现存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的转膛炮
1718年英国发明的帕克尔转膛炮,类似现在的左轮手枪。在炮管后部有一个可转动的圆盘,上面装有数个预先装填好火药和弹丸的弹膛,转动曲柄使得弹膛对准枪管然后逐一发射,全部发射后,即可换上新的弹盘。

帕克尔转膛炮的结构
帕克尔转膛的射速相对当时的18世纪的枪炮快的多,但是因为多膛式武器的开放式枪管必然存在漏气现象,无论加工多精细,火药气体或多或少都会从枪管和枪膛的缝隙中外漏,现代左轮手枪都无法完全避免漏气。18世纪还是弹药分离的年代,外漏的高温火药气体可能会引燃其他枪膛里的火药也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在没有金属定装弹药的年代,帕克尔转膛炮无法实际落地使用,但是当19世纪中叶金属定装弹药问世之后,更先进的加特林式机关炮也问世了,帕克尔转膛炮可以说是再无出头之日。

现代左轮手枪也无法完全避免漏气
排枪

19世纪中叶的排枪
1851年比利时枪械师蒙迪格尼制造出了37管的排枪,比利时军队和法军都装备了该种武器。蒙迪格尼型排枪由37根枪管组成,装填方式是在一个特制的钢板上装填37颗子弹,每颗子弹的位置都和枪管一一对应,装填弹板插入到位后摇动尾部的装填曲柄,尾座就会向前把子弹推入对应的枪管,完成射击准备。此时射手再摇动射击射击曲柄,各个枪管的撞针就会依次撞击底火完成射击,最快的情况下一秒钟即可发射全部37发子弹。

排枪
法军对排枪予以厚望,但却把其定位为轻型火炮而非支援步兵的速射枪支,在普法战争中,法军的排枪很少用来支援和防御步兵阵地,大部分时候都是和传统炮兵一起作为压制火力使用,结果就是排枪大部分时候面对的不是密集冲锋而来的普鲁士步兵而是呼啸而来的克虏伯大炮的炮弹。普法战争之后该类武器很快也就销声匿迹。

排枪的内部结构
类似的武器还有排枪为诺德菲尔德排枪和加德纳排枪排,和法国排枪最大的区别在于供弹方式的不同。

诺德菲尔德排枪

加德纳排枪
加特林机枪
加特林是马克沁机枪出现之前人类最成功的速射连发武器,其设计原理至今仍然在广泛使用。

早期加特林
射手通过摇动曲柄带动沿圆周均匀排列的枪管旋转,装满弹药的弹膛从供弹料斗中进入到每根枪管后面的闭锁槽中。当枪管转到特定位置时,击针将弹药击发。而枪管转动到另一位置时,射击后的弹膛退出机枪,从而达到自动射击,与其他同时期的速射武器相比,加特林可以说是最高效的了,但也存在漏气和射手手摇过快导致造成卡壳,所以在马克沁横空出世后,加特林也迅速销声匿迹,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 电驱动的加特林机枪才再次活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