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弹少年团音乐的背后——韩民族性格“恨文化”
从22年就打算写这篇文章了,起初打算做个视频,但素材不好找(恨文化的视频素材),尝试写脚本多次都放弃了,那时候是因为机缘巧合下看了金南俊的一次访谈,最近又看到了他的另一个采访
金南俊也清楚的认识到韩国人在2000年往后一直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地想向世界证明自己( Because people are working fucking hard to improve themselves.)他在接受欧洲媒体的采访时太敢说了,真的佩服他的思想,这又又又激起了我继续这篇不专业文的动力。(事实证明最后歌曲分析自己分析的太乱了写不下去了用chatGPT写的哈哈哈)
他在其中提到了HAN,也就是“恨”文化。因为我喜欢电影,特别是韩国电影对我影响很大。在研究韩国电影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接触到韩国的“恨文化”,因为这是电影创作者在无意中表现出来的。我最喜欢的韩国导演李沧东,他片中的人物总是心里有“怨”始终化解不了,就是心里有个疙瘩解不开,比如《薄荷糖》《密阳》这些典型的。还有出名的奉俊昊的社会讽刺类的《寄生虫》、朴赞郁的黑色复仇片,说白了复仇就是“怨恨的化解方式”…… 言归正传,同样作为音乐艺术创作者的防弹少年团(要研究他们的音乐,当然离不开防弹的核心——金南俊)自然也会受到这种民族无意识的性格特征影响。 首先,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恨文化”吧。 恨”(Han)是韩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特征就像日本文化“怨”,西方文化“性”就是那俄狄浦斯情结之类的。这些都不是字面上直观简单的意思。虽然韩语的“恨”与汉语的“恨”是同一个字,但其含义不同。 韩语的 “恨”,经发展变化,不仅表示“遗憾”,还表示“悲哀”与“怨恨”,以及“忧愁”“愤慨”“挫折”“失望” 不满”“绝望”悔恨”等多种意义,其中“悲哀” 与“怨恨”的情感含义所占比重较大,同时还有克服、意志、奋发向上、为他人“解恨”的积极含义。而这就牵扯到了兴文化。 金南俊在一次采访中回答别人提出防弹少年团演唱会的感染力为什么这么大时说,大概意思是,拼命的不顾一切的唱跳方式,向大家表达出了极高的热情,让大家也不自觉地参与进来,互相给彼此力量,让粉丝与他们共情,这已经远远超越了歌曲或舞蹈本身含义的表达,是一种情绪的输出,或者说是共享。我在《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一书中读到一句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机器人和人类的区别是人类有移情能力。可见,防弹的演唱会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高昂情绪的双方互补。 这也就是说,唱跳idol他们积极地无意识地把这种亢奋的高昂情绪传递给身边的人,这是来自于韩民族内心对兴恨情绪的释放,让我们能够迅速与他们共情。 “恨”作为一种情绪,在韩国文化研究中,以一种特殊的民族心理特征被提及。韩国学者金烈圭在其所著的《恨脉怨流》中提到,“恨”不是个别人的情感体验,而是整个韩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蓄积已久的一种大众化的社会风尚和伦理观念。 《阿里郎》就是“恨文化”的典型代表 —— 说不出的悲壮,伴随着泪水,回不了的家乡,未能实现的理想,无悔的恨,永不放弃的感情。这里面表达的是韩民族的一种生命美感⋯⋯
“恨文化”的起因 朝鲜半岛历史上作为附属国饱受占领、同化、战乱之苦,近代有日本殖民,还有国家南北分裂,这就在韩国国民心理有意识无意识地形成了han,恨是在错误的历史暴力中形成的痛苦并在痛苦中炼就的对新世界的希望中产生的,普遍存在于韩国大众的心中,当然也影响着艺术家们的创作。 而解释这些似乎还没能触及到南俊的这番话。我先来讲一下韩国人为什么会执着于‘偷’咱们的文化(个人理解)。这是韩民族的劣根性及深深植根于心中的自卑,急于想得到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大国的认可。他们其中有的人也许知道这些文化压根都不是他们的,但仍做这些荒谬可笑的行为。因为他们在试图混淆历史,想想如果后人(不知情的外国人)在回望这段历史时会犹豫一下:唉,这到底是谁的呀? 南俊提到的韩国人内卷、努力工作的问题,其实还是是这些人来自于小国的自卑。我所知道的为了汉城奥运会韩国政府不知道“清除”了多少大街上的贫民,所谓的汉江奇迹都是血淋淋的,还有为了讨好美国兵而用女性给梨泰院的洋鬼子去卖淫……七八十年代的韩国为了发展,为了隐藏自己的自卑,干了多少狗屁的事儿。 他们现在拼命地向别国输出所谓自己的叫做KPOP的流行idol文化。一个防弹少年团的成功就一直被韩国政府拿来当宣传大使和赚钱工具,我不常见哪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国开会要带流行艺术家的(没有贬低防弹),只能说他们太想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有脸了。但是他们七个人的成功不能说明韩国这个国家本身有多牛逼,而是防弹自身所成就的。其实Kpop流水产业不也就是从美国hippop那里演变过来的,结合本土的trot(好像也不是本土吧,我没去考证,勿喷)等,vocal和rap相结合的模式化产歌。男爱豆化妆(被难以接受的人叫做娘炮文化)这一“文化”是日本对他们的一种文化输出策施,从日本传出去的。 分割线—————————— “恨文化”在防弹少年团音乐中的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歌词中探讨不满与恨意:防弹少年团的歌词中常常探讨一些社会与个人问题,如“噩梦”这首歌中,SUGA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唤起了对父亲的不满和对社会经济差距的恨意;“No more dream”这首歌则表达了对传统教育和封建思想的不满。 2.形象形态中的反叛元素:防弹少年团的音乐录影带也常常呈现出一些反叛元素,如《火车》MV中,成员们化身为叛逆的年轻人,抗争不公和虚伪的现实。 3.风格上的独特性:防弹少年团的音乐风格并不是传统爱情主题为主的K-pop,而闻名于世界舞台的防弹少年团则常以Hip-hop 为主,这种音乐本身就具有强烈反叛性,常常探讨 在社会、文化和政治方面,表达出对不满和恨意。 综上所述,防弹少年团在音乐中对于“恨文化”的体现有较为明显的表现,但这种“恨文化”更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呈现对社会问题的探讨与不满,而不是简单的负面文化。 恨文化是指以仇恨、暴力、歧视和贬低他人为特征的文化。它出现在社交媒体、电视和电影等各个领域中,并且在防弹少年团的音乐中也有所体现。 BTS的歌曲《Dope》中呈现出的是人们为工作而奋斗,但在这种奋斗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该歌曲提醒人们不要成为消耗品,而是拥有自我价值,并且不应该为了工作而失去自己的人性。但是,在该歌曲中,BTS却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的不满和对一些人的嫉妒和恨意。例如:“我永远也不会把我的心留给和我在同一开始点的人,哦mymymy要超过你”和“对别人无谓的交易战略,我不敢去碰;在金钱和地位面前,我打算说说其实哦我没有烦恼”,这些歌词表达了一种生气和不满,似乎在说其他人比他们更有机会取得成功。 同样,BTS的歌曲《BloodSweat&Tears》中也流露出了一些恨文化的色彩。歌曲表达了一个人不断地寻找自我的旅程,但同时也突出了对自己的不满和对别人的不屑。例如:“我不能接受的是我的命运,我不能坚持的是我的谎言”,这些歌词呼吁人们反思自己的人生和选择。但是,在该歌曲中也有一些对他人的贬低和恨意,如“无法接受的是你的愚蠢”。 最近,BTS的新歌曲《Idol》也引起了关注。该歌曲呈现出了BTS崛起成为世界级男子音乐团体的心路历程。但是,随着歌曲的演变,BTS表达出的一些情绪似乎更加消极,例如“你你你让我咆哮,你你你让我由衷的愤怒”,“因为你们的偏见,我们更加亮眼”。这些歌词充满了对别人的怨恨和嫉妒,似乎在抱怨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赞赏和支持。 总之,恨文化在防弹少年团音乐中的体现非常明显。虽然他们的音乐展示了一些社会问题和个人疑问,但其中也充满了愤怒和不满,这暗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一支世界级的音乐团体,BTS应该倡导一种积极、和平和充满爱的文化,而不是恨文化。(哈哈,这是chatGPT写的最后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