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为抽动症饱受折,家长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干预者?
孩子抽动症的表现一般开始于四岁到七岁,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抽动症开始大部分是因为自己不注意,往往是始发于眨眼睛,闻东西(吸鼻),清嗓子或者是咳嗽,抽动的严重程度和频率波动都很大,抽动的时间也非常频繁。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能这些症状会出现大爆发,或者是偶尔出现,其中1%-2%的孩子会受到慢性的持续性地抽动或者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影响,对孩子的心理、学习、生活都会带来严重的干扰。看着孩子的生活学习会受影响,家长们都非常的着急,有的家长带孩子治疗不少,但是治疗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治疗了不见效果,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家长在抽动症患儿的行为干预中充当着中重要的角色,需要事先获得医生的指导,在他们的帮助下制定针对于孩子的干预方案,正确的对孩子进行以功能为基础的行为干预。
禁忌和少食
不适宜吃高血铅的食物,研究表明,高血铅可以诱发儿童抽动症的发生。
不吃方便面、火腿肠、膨化食品、糖、巧克力等含防腐剂、色素添加剂的袋装食品。
不适宜吃得过咸。吃的过咸可导致体内钾(钠)盐积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表现。
不适宜吃糖过多。研究表明吃糖过多,可引起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激动、爱哭和摔东西、毁财物,脾气特别坏,被医学界称为“嗜糖性精神烦躁症”,危害很大,甚至会导致心理变态。
不吃生姜、生葱、生蒜、生熟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不吃雪糕,不喝饮料(雪碧、可乐)、凉茶、滋补高汤。
忌用食品添加剂和人工色素:国外学者认为酒石黄等人工色素、香精、胡椒油等调味剂和抽动症发病有关。所以抽动症小儿不宜吃有色素的食物,如可乐、橘子水、果子露、蜜饯、奶油蛋糕上的红绿裱花,以及加调味剂的各种食品。
忌偏食:小儿大脑细胞的发育生长和智力开发,需要各种营养成分,如高蛋白、高卵磷脂、高维生素B、含锌量高的食物和鱼类食品,以活化大脑神经细胞,改善大脑功能,提高判断力,减少失误。
我相信很多家长得知孩子患上了抽动症,内心都是十分焦虑紧张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很多家长都会再网上各种搜索这方面疾病的知识和治疗的方法,网上也有不少的治疗方法,有的用西药有的用中药、中成药、小儿推拿、各种口服液,贴片等等,但其实每个孩子的病情和体质都不一样,所以说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不是很好,对于抽动症的治疗,一定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判断,首先说说西药,很多家长都知道西药副作用是比较大的,成年人都不建议吃西药更何况是孩子呢,这个疾病的患者基本都是孩子,孩子的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西药很容易对孩子的肝脏产生影响,还有的家长选择小儿推拿,很多家长也尝试过,刚开始可能有效果,但是很多孩子都不能好的彻底,中成药还有口服液和贴片也是,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都是固定的成分,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所以效果也不是很好,还有很多家长反馈用了之后还有加重的现象,但是这个会比西药好,因为中药相对来说没有什么副作用,但是想要康复最主要的还是要根据孩子的病情体质来开方子,一人一方针对性的治疗,所以说一定要找到正确的方法这样效果才会更好一些。
张可心大夫特别提醒,对于小儿抽动症,既不能忽视,认为是小孩的坏习惯或调皮所致而常责骂、训斥,也不用过于焦虑,要放平心态,及时带孩子就医,遵医嘱治疗。“家长的情绪会影响孩子,总是提醒孩子改正抽动症状反而会加重他们的紧张情绪,导致病情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