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赏析 《月之故乡》
一、《月之故乡》相关思政知识
《月之故乡》是一首充满了亲情与思念的抒情歌曲。歌曲以朴实的字词加上深情的曲调表达了中秋之夜台湾同胞对祖国故乡的无尽思念之情。歌词含蓄,富有诗意,给人以广阔的联想。彭邦桢这首诗作于1977年的平安夜,当时诗人经过纽约长岛的一个湖边,看到明月高悬,湖面波光荡漾,他忆及自己28年来的浮萍游离,有家难归,故土难回,不禁悲从中来,遂就着这当空的皓月一气呵成了此诗。词作者彭邦桢,祖籍湖北黄陂,1919年中秋节生于湖北汉口,幼时曾读三字经、私塾、唐诗、《左传》、《东莱博议》等,并开始写中国古典诗词。少年曾为一戏台的“花鼓戏”作了一幅“花貌足倾城,纵云寻乐一为甚;鼓声能作气,孰谓重敲再必衰”的嵌字联而在乡梓名动一时。1937年抗战爆发,流亡恩施;1939年考取黄埔军校,以诗闻名,享有“黄埔文豪”之称。1940年黄埔军校十六期三总队步科毕业,分发重庆出任少尉排长,并开始接受新文学洗礼,改写白话新诗。曾一度入缅甸作战,1949年赴台,任军中电台台长,1975年旅美,自1976年起连续五年执掌世界诗人资料中心(World Poets Resource Center Inc. U.S.A)“帅印”,2003年逝世于美国。
二、作者简介:
词作者:彭邦祯,男,美籍华人,博士,曾任美国诗歌资料中心主席。台湾著名诗人,享誉华人文坛。湖北黄陂人,生于1919年,其妻系重庆市江津人。彭邦祯多次在日本、台湾及东南亚讲学,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回江津看望亲人。他创作的著名歌词《月之故乡》脍炙人口,唱遍祖国大地。被称为“诗的长城”缔造者,出版有文集1—4卷,文集第一、二卷为诗歌卷,第三卷为诗论卷,第四卷为散文卷,四卷文集囊括了彭邦祯的文学成就,是学习和研究彭邦祯的完备文集。
曲作者:1、刘庄:1932年出生于上海市,女作曲家。自幼随父学习钢琴。中学时随麦克洛克学习钢琴。195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师从丁善德、桑桐、邓尔敬教授。毕业后作为研究生被派往中央音乐学院,在苏联专家古洛夫作曲班上学习。1958年9月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助教。两年后调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1970年调中央乐团从事专业。器乐曲:《大提琴浪漫曲》、《钢琴变奏曲》,钢琴小协奏曲《献给青少年》,管弦乐组曲《一九四九》、木管五重奏《春江花月夜》,交响音画《梅花三弄》,长笛、竖琴、大提琴三重奏《柳》、《春归去》、《夜行》、《送别》、《独白》、《苗哥》,双筝协奏曲《广陵叙事》,歌曲《踏着烈士的脚印前进》、《月之故乡》。电影音乐:《小兵张嘎》、《昆仑山上一颗草》、《苗苗》、《张灯结彩》、《边城》、《瓜棚女杰》等。还有与殷承宗、盛礼洪、储望华合作,写作了钢琴协奏曲《黄河》。
2、延生:没有查阅到相关资料。
三、作品分析
《月之故乡》是一首充满亲情与思念的抒情歌曲。歌曲以朴实的字词加之深情的曲调表达了中秋之夜台湾同胞对祖国故乡的无尽思念之情。歌词含蓄,富有诗意,给人以广阔的联想。音乐主题为歌曲的第一月乐句。它在歌曲中反复出现了三次。

这段主题旋律,优美舒展,充满了柔情的咏唱,增加了音乐的艺术魅力,在听觉上的反复冲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月之故乡》为单二部曲式结构, d小调,具有收拢性的特点。由于每个乐句均为8小节长度,因此歌曲同时具备方整性特点,曲式结构如下:
A(a8+a18)+间奏4+B(a8+ b8)+尾声5
A部中分两个乐句8+8结构,a乐句内部形成分裂,乐句停止在属音上,形成半终止,b乐句中的切分音打破了音乐的规整性,暗含情绪的不平静,乐句停止在主音上,形成终止。a1乐句中的第二个乐节由a乐句中

改为

,b1与b乐句发展而来,乐句中第一乐节旋律音有一处变化由“

改为

两段乐句节尾相同。b乐句内部形成分裂,其中使用了a乐句的音乐元素“

改乐句旋律上扬,突破了音乐旋律的平稳,从听觉上给人以激动澎湃的感受,后由于引入了a乐句的音乐元素,再次回归平稳。歌曲将第八乐句进行了反复,意在反复强调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
四、演唱分析
《月之故乡》全曲是起承传合四句体乐段结构,连续三次变化重复构成。音调用的是雅乐七声羽调式,与清乐七声羽调式的交替,使该曲具有浓郁的、古典的民族风格,柔和的色彩和深沉、优美的旋律,使人感到思乡之情更加深沉内在。

A部(1——16小节):a8+a8
速度处理:中速
力度处理:中强
音色处理:声音流畅连贯,音色明亮、松弛。
高位置朗诵: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表达了海外同胞血脉相通,心心相印,彼此不可分离的骨肉亲情。

B部(25——45小节):a8+ b8
速度处理:中速
力度处理:中强
音色处理:充分利用头腔,气息流畅连贯,声音高亢明亮。
“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进一步表达了思念故乡,期盼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大业的爱国情怀。
五、结语
该曲旋律优美、感情真挚。全曲是单二部曲式,A部曲调平稳流畅而深情;B部开始处曲调形成高潮,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词曲结合和谐,旋律起伏跌宕,深沉而又细腻地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炽热而深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