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疫情外溢,张家界已成第二扩散地,多地感染者曾去旅游
张家界成为了南京本轮疫情外溢后,串联起感染者的第二扩散地。
7月29日下午,北京市第227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7月28日0时至7月29日12时,新增2例京外疫情关联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为湖南张家界旅游返京人员。
两人为一对夫妻,居住在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跃苑二区。7月20日夫妻俩带着女儿前往张家界等地旅游,7月25日返京。7月26日丈夫出现发热等症状,7月28日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妻子作为陪同就诊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29日被诊断为确诊病例。夫妻俩均为临床分型为轻型,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四川卫健委通报,7月28日0-24时,四川新增3例省外输入本土病例。其中两个病例均曾到张家界旅游。病例1 于7月17日-25日曾前往湖南省张家界等地旅游,7月25日乘机返回成都,7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普通型)。病例2于7月21日-24日曾前往湖南省张家界等地旅游,7月25日驾车返回重庆,7月26日自驾前往眉山仁寿,7月27日自驾至成都,7月2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轻型)。
江苏省淮安市29日凌晨通报,28日下午,淮安市发现4名(洪泽区3名、盱眙县1名)去湖南张家界旅游人员新冠病毒核酸初筛结果呈阳性(未确诊)。
南京疫情外溢,张家界已成第二扩散地
不仅是北京、四川成都及江苏淮安,最近几天,辽宁大连、湖南常德、湖南宁乡等多地出现了未到过南京却感染的案例。细看这些病例的轨迹,不难发现,他们大多曾去过张家界,或者曾与去过张家界且核酸检测阳性的人员有过密切接触。
张家界成为了南京本轮疫情外溢后,串联起感染者的新关键点。
察时局梳理发现,与张家界相关的本土疫情病例,从7月26日开始出现。
7月26日,大连排查出3名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人曾从大连周水子机场乘机到达南京禄口机场,停留约两小时后乘机到达张家界,并曾于7月22日晚观看第一场(18:00-19:00)《魅力湘西》演出。
7月27日,大连新增1例无南京旅居史的本地确诊病例,该病例曾前往张家界,并在22日晚与前述3人共同观看《魅力湘西》剧场演出,座位前后邻排。
7月27日,成都报告一家三口确诊。3人7月17日自成都乘机至长沙,7月20至22日在张家界等地游玩,7月23日、24日在常德市旅游,3人在常德的一位密接者也在27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7月20至22日在张家界、天门山森林公园、大峡谷等地游玩。同时,这一家三口中父母的好友于7月17日至25日与一家三口一同前往湖南旅游,也被确诊。
同天,重庆市渝北区的一对夫妻在成都接受了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初筛结果呈阳性,他们曾去张家界旅游。其中,妻子于7月28日晚被通报确认为确诊病例,丈夫的核酸检测结果仍需进一步复核。
此外,29日,湖南宁乡报告1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检测者,该感染者与成都市7月27日公布的3名确诊病例和常德市7月28日公布的1例无症状感染者在大小河街同乘穿紫河三号船游穿紫河。
7月28日,张家界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经评估,7月22日晚第一场(18:00-19:00)魅力湘西所有观众属于高风险人群。
据此前媒体报道,张家界魅力湘西大剧院能容纳3100人,伴随着暑期来临,魅力湘西每天常态化连演4场,日接待人数超过1万人。
张文宏:南京疫情遵循“点状-线状-弥散”规律
7月29日凌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就南京疫情在微博发声:南京疫情遵循“点状-线状-弥散”规律,目前如果把禄口机场作为一个爆发点来看,是循着航空线路向各个省市扩散,目前外省市的病例基本上均是在对相关重点人群的筛查中发现的,还处于禄口机场相关的传播线上,在外省市尚未发现脱离机场这条追踪线路的无源头较多社区扩散病例,这提示疫情尚在可控之中。后续1-2周各省市如果没有更多的二代与三代病例发生,本轮疫情的规模仍然会限制在南京市。关键还是后续1-2周的监测,如果进一步出现了较多与禄口机场无直接相关的病例,则标志着疫情规模会扩大,可能需要采取更为果断的措施。
本轮新冠疫情虽然形成了超长传播链条,但依然处于禄口机场追踪线路上。张文宏医生提示,“目前这个阶段最需要冷静,严格遵循防控策略,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尽量少出门,让城市慢下来。逐步逐区完成核酸检测,最差的时候就会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