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 (中文) 9 - 联想:《思考,快与慢》第四至六章要点

联想 &《思考,快与慢》第四至六章要点
【《思考,快与慢》第四至六章的思考问题将在本期揭晓答案】
参考文献《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
作者:[美]丹尼尔·卡尼曼
联想 Association
联想原来与追忆、记忆问题密切相关。联想,使在回忆过去的事件或经验时,对和这些事件有一定关系的其他事件和经验同时回忆起来。
后来,这一概念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不仅仅只包含记忆。
联想主义
- 亚里斯多德提出3个联想形式: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相邻联想。三条联想律:相似律、对比律和接近律;
- 休谟的关联原则:相似性、时空相接、因果关系。
- 英国联想主义的基本理念:心理事件是由联想规律控制的,在意识中发生的一切是由心理事件彼此之间的联系决定的。
- 联想主义心理学的三大问题:为什么心理事件能产生联想?控制联想形成的规律是什么?心理事件经过联想之后是否发生了变化?
联想机器 The Associative Machine
当一个想法在我们脑海中被激活时,它就会激活相关的想法并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型:联想网络 Associative Network.

表征:
• 每个单元(圈圈)都是一个概念;
• 概念通过联想进行相互连接。
过程:
• 激活 Activation
• 扩展激活 Spreading Activation
- 启动“温暖”的概念会激活内存中的该概念;
- 激活扩展到相关的概念,例如“热”和“友好”;
- 结果,这些概念在内存中更“可用”(影响行为)。
联想机制与系统1
文中举出了一个例子:看“香蕉”与“呕吐”这两个词。系统1会自动将这两个词的联想结合合理化,构想出二者在某个因果关系故事中出现的情景,同时也构建出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系统1的这些反应,也会引起了身体上的反应。比如“香蕉”与“呕吐”这两个词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反胃。
心智活动的机制就是“想法 idea”的联想。对于“想法”,作者认为可以广义理解,可以是具体的(物体)或者是抽象的(符号)。
心理学家认为想法是联想记忆这个巨大网络的节点。一个想法可能会激发很多个想法,并且这种激发还会扩展并传递下去。但只有少数被激发的想法会进入意识;大部分联想不会被我们察觉。
启动效应 Priming Effect
在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发现可以测量一人在看到一个词之后,联想到另一个词的容易程度,这种联想就是启动效应。启动效应是指由于之前受到过某一刺激的影响,而使得之后对同一刺激的感知与处理变得更加容易的心理现象。
启动模型 Modeling Priming:
- 表征:
• 网络中的单位;
• 链接反映关联;
- 过程:
• 单位可以处于活动状态(或不处于活动状态);
• 激活可以传播到相关的概念。
- 为什么此模型有用?
• 这是认知系统中信息处理的理论;
• 对人类行为做出有趣的预测;
• 可以对这些预测进行检验,以增进我们对人类认知的了解。
认知放松与紧张 Cognitive Ease & Strain
我们的心情会影响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 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也会影响我们的心情。
认知放松度介于“放松”和“紧张”之间。放松是事情进展顺利的标志,即没有必要转移或投入更多精力。紧张说明存在某种问题,且需要不断调动系统2参与其中。如若事情进展不顺利,便会处于认知紧张状态中。
联想会产生认知放松,从而令人心情舒畅。
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
曝光效应又被称为多看效应等。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个体接触一个刺激的次数越频繁,个体对该刺激就越喜欢的现象。即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在社会心理学中这种效应又被叫做熟悉定律,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例如广告宣传。
但曝光效应也需要特别注意:
1)一开始就令人厌恶的事物,无法产生曝光作用。
2)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已经有一些冲突,或是性格上完全不合,经常见面反而会扩大彼此之间的冲突。
3)过多的曝光可能会引起厌烦。
诱饵效应 Decoy effect
诱饵效应是指引入了第三个选项从而加强了旧选项的吸引力。
剧烈:假设有产品 A 和 B,顾客可以选择:
(1) 花100元购买A;
(2) 花300元购买B;
(3) 花300元购买A和B。
在这个情景,选项(2)就是“诱饵”,它可以引导顾客选择“目标选项”(3)。
诱饵效应的成因
因为人脑的资源有限,人倾向于思考可以容易完成认知放松的决定。当我们比较选项(1)和选项(3)时,模棱两可的选择给予了大脑巨大紧张感;而比较选项(2)和选项(3)时,选项(3)明显较好,所以我们能在认知放松的情况下下作出决定来同时购买A与B。
我们如何克服认知放松?
- 随着我们学习一项新技能,它的认知紧张要求降低了,感觉也更好了。
- 老师可以提供帮助(或提供一些反馈)。
运作中的系统1和2
系统1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并维护个体对世界的认知模式,在模式内的事物等同于“正常”。通过这一认知模式就可以让个体解读了这个世界,并对未来产生预期。系统1可以建立世界的模型并寻找惊喜。当遇到意外时,系统2便会参与其中。
- 系统1会持续不断地对环境做出反应;
- 系统2正在监视并且可以激发活动状态(如果需要它的话,例如如果感到惊讶);
- 根据这种观点,我们很多有意识的(系统2的)“思考”是我们在理解自己的行为;
- 也就是说,我们很多有意识的(系统2的)“思考”是在解释我们的自动的(系统1的)反应。
预期与意外
意外的出现说明有认知模式之外的事情发生。为说明意外,首先说明存在两种预期:
- 主动预期:主动而有意识的期待特定事情发生。比如:放学或者下班的时间;
- 被动预期:人们被动地无意识地对事情的预期。比如:在装满的水杯中加水时,水肯定会溢出来,但是你并不会意识到。
当预期之外的事情发生时,也就产生了意外。人们对意外发生概率的判断大部分是受经验影响的而并非客观的。经验也可以使主动预期成为被动预期。
常模理论 Norm Theory
我们怎样判断一件事是正常的或不正常的你?重复的经历与体验会联想、建立并强化想法之间的联结,建立起一个“正常的认知模式(常模)”。如果新出现的事情符合常模,就给带来认知放松,于是该事件就是“正常”。而如果新事件与常模不符,会被导致认知紧张,从而被认为“非正常”。常模是我们与人交流沟通的基础。
原因与意图
在建立常模的过程中,系统1能够自动联想、寻找并建立想法之间的联结关系。系统2接收到并决定是否接受。
很多情况下,系统1只是将我们知道的知识碎片生硬地联结起来。它有点像强迫症一样,想把知道的一切都联结起来,并不负责判断这种联结是否合理。
可以观看下面这个链接的动画。

动画中,我们看到了方块的运动,会以为他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产生“因果关系错觉”。人们可能会给几何图形赋予了人格特征和特别的意图。因此仅仅是系统1就能让我们产生对事物和意图两种因果关系的认识。
许多情况下,我们都应该从统计的角度去理解事物的规律,但都被系统1的因果关系直觉所误导了。系统1无法承担统计思考的责任,而系统2才能做到。
在人们面对这个世界时,系统1会自动建立了常模,以带来认知放松,从而避免大脑一直处于认知紧张状态。
小结:
人们很难接受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有限的这一观点,因为这与我们的经验格格不入,但这是事实:您对自己真正的了解远远少于您感觉对自己的了解。
对启动效应的研究产生了一些发现,这些发现威胁到 我们作为有意识和自主个体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 的自我形象。
现在已经向您介绍了“您”“之内”的那个陌生人,尽管您很少瞥见它,但是它可能控制了您的大部分工作。
上期思考问题:
1. 根据卡尼曼的说法,什么是联想激活?
A. 对刺激的自动且无意识的反应;
B. 对刺激的控制反应;
C. 类似于执行功能;
D. 当某种刺激使您感到厌恶时。
解析:没啥可解析的。
答案:A. 对刺激的自动且无意识的反应。
2. 我们用身体来“思考”是什么意思?
A. 我们的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B. 我们对刺激的身体反应既反映并影响了我们的主观经验;
C. 心理学中存在一个身体-心智问题;
D. 有一个特定的大脑区域负责我们的意识体验。
解析:没啥可解析的。举例:面部反应。
答案:B. 我们对刺激的身体反应既反映并影响了我们的主观经验。
3. 以下哪项不是休谟的关联原则之一?
A. 相似性;
B. 时空相接;
C. 一般性;
D. 因果关系;
解析:没啥可解析的。
答案:C. 一般性。
4. 想象一下你支持美国民主党。您希望以下哪件事情能够“轻松”完成?
A. 自由主义者(民主党支持者)往往比保守主义者(共和党支持者)少赚钱。
B. 美国下一任总统可能是民主党人。
C. 美国下一任总统可能是共和党人。
D. 特朗普对如何处理移民和社会正义等问题有一些好主意。
解析:人们喜欢的东西 更容易处理。从理论上讲,一个自由派人士会对民主党人当总统比对共和党人更加兴奋。听到关于共和党将成为下一任总统的预言(或者特朗普有好主意,或者自由主义者不赚钱)的说法更加令人反感。
答案:C. 美国下一任总统可能是民主党人。
5. 判断下面几句话:
(1)使人们相信虚假事实的可靠方法是经常重复,因为我们不容易将熟悉与事实区分开;
(2)用长难词会使人听起来很聪明;
(3)系统2的认知紧张使人们做出更全面的判断和决定;
(4)重复一次又一次地见到某人,可能会让您想和他们成为朋友;
(5)当我们心情不好时,所有的认知任务都会变得困难;
(6)我们在情绪和能力表现之间权衡。 一方面,心情愉快使我们更具创造力和自由度,但也更容易出错;另一方面,心情不好会使我们的创造力和自由度降低,但我们的判断会更加警惕和准确。
(7)系统1和系统2指的是用于处理大脑中信息的不同网络;
(8)系统1不断监视世界,当系统1做出不正确的预测时,我们会感到惊讶。我们预测不正确、会感到惊讶的原因是由于系统2。
解析 & 答案:
(1)正确。
(2)错误。用复杂的语言来表达熟悉的想法会被认为是智力低下和信誉低下的标志。
(3)正确。书中举例:普林斯顿大学学生进行的一项实验中,90%的学生在“认知放松”的情况下至少有一个答案对认知反射测验有误。在“认知紧张”的条件下,只有35%的人至少回答了一个错误。
(4)正确。曝光效应。
(5)错误。当我们心情愉快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将认知放松作为启发式方法来指导判断。当我们心情不好时,某些认知任务确实会变得更加困难。但是其它的任务变得容易了。
(6)正确。心情愉快时,人们会变得更加直观且更具创造力,但警惕性会降低,更容易出现逻辑错误。
(7)错误。请记住,有关系统1/2只是“有用的代号”。这些不是神经系统或者神经网络。作者在第6章中重申了这一点:“我无意说服您该系统是真实的”。
(8)正确。系统1的主要功能是监视世界是否出现意外。一旦识别出它们,系统2便会进行调查。
6. 人们试图了解世界为何如此运转,并寻求因果关系的解释。下列哪个陈述最有可能导致人们推断小红由于早期生活的负面经历而感到沮丧?
A. 小红的大脑存在化学失衡,她目前患有抑郁症;
B. 小红目前患有抑郁症。
C. 小红一直与父母关系不好。他们目前患有抑郁症。
D. 小红的家人有精神病史,且小红目前患有抑郁症。
解析:题目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及小红与父母的艰难关系导致他们患上抑郁症,但是这两个句子的接近程度使大多数人推断出这样的因果关系。
答案:C. 小红一直与父母关系不好。他们目前患有抑郁症。
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感谢您的阅读!下一期内容将是三层次分析。
作者:離久-張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