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缺氧变异植物笔记(“再筑陈仓” 版本)

2021-08-31 04:14 作者:过马路的网友  | 我要投稿

目前来说克雷出的这个植物变异的设定,给人的感觉很微妙。前期几乎不可能去刷这个东西,后面吃喝不愁刷这个只能当个丰富游戏体验的玩物。但是,如果发展阶段冰原里头变异出 18 颗属性不错的小麦,估计也是挺令人兴奋的体验。

变异的基本设定是接受最大辐射时对应 80% 变异概率,在收获种子时判定植物根部一格所处环境的辐射量。因此凑够辐射量后,最好配合温室 buff、虫果果虫 buff 加速植物生长,再用高农业技能等级的小人来收获,提高种子的获取率。豆子和小麦每次掉落只判定一次,全部为同一亚种。

顺便一提,分析种子可以提升科学技能。在科技树、天然喷口有限的缺氧世界里,可以作为原版游戏下实现全员 20 科学的突破口。

目前变异有十种类型:

盛开:+20 装饰;
米虱:+25% 养料消耗,收获时额外 + 1 份米虱;
硕果:+25% 养料消耗,免收割;
富饶:+20% 养料消耗,+200 光照需求,产量 +100%,收获持续时间 +400%;
绿叶:+25% 养料消耗,+1000 光照需求,-50% 生长周期;
专化:-50% 温度范围,产量 +50%;
超专化:-80% 温度范围,产量 +100%;
旺盛:+50% 养料消耗,-75% 生长周期,要求黑暗,收获额外 4kg 腐烂物和 10000 黄菌;
温和:-50% 养料消耗,+50% 温度范围,产量 -25%;
野化:-90% 养料消耗,+350% 生长周期。


盛开、绿叶、米虱有额外贴图;旺盛和超专化有特殊动画;富饶果实更大;其他就是颜色微调。

除了小麦和豆子,变异植物收获时不会掉落种子,而小麦和豆子收获的必定是原始品种。尽管植物描述中没有改变,但产量的修正对百合、芦苇、释气草、小麦、豆子同样生效。比较特殊的小麦温和亚种会产生 13.5 颗麦粒(18 的 75%),如果微操一下,通过种植再拔除可以变成 14 颗麦粒。养料的修正对沙盐藤的氯气吸收不生效,实锤空气净化器了。贫瘠虫果被虫虫照料之后会变成生长期更长的虫果,亚种的状态会被继承。拔除照料后的的虫果时,种子会被重新鉴定一次,这可能是目前版本的一个无害 bug。

植物的最大耐受辐射剂量:小麦和释气草是 1220 rad,虫果、火椒、小吃豆这三种中期植物是 980 rad,水草和盐藤这两个和盐有关的是 740 rad,其他的基础植物是 460 rad。如果你觉得这个辐射量要求太高,可以开 dnSpy 把下面这行代码的 0.8 改成你想要的数值。注意改得太离谱可能会让星球表面的植物因为透射的宇宙辐射、或是路过的高能粒子而变异。

想要小麦在 1 rad 稳定变异就改成 1220

变异后的植物都需要 25 rad 的辐射才能生长。不要小看这 25 rad,目前凑出稳定的辐射量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部分星球的辐射在真空下都不到 25 rad,加上植物的气压需求,利用星球表面的辐射是不现实的。

目前游戏内的主要辐射源包括:

1. 冰息萝卜:从下格向周围辐射 5 格范围,真空环境下中心区域在 48 rad 左右。合理密植可以制造 380 rad 左右的辐射量,但是降温效果反而限制了培育植物的功能,即使是培育小麦也要好好规划控温系统才行。

2. 发光虫:同样是辐射 5 格,无论品种都是 12 rad。可以比较容易地量产,-20~40°C 的存活范围涵盖了所有可育种的植物。限制在于视觉效果伤眼伤 CPU,不开材料视图很难进行正常操作。另外发光也是一大限制。但与其他辐射源比较后,个人认为其实是育种的最佳选择。

3. 辐射蜂:辐射 3 格,成年辐射蜂能达到130 rad 以上,但是——辐射蜂需要 -100~0°C 的低温环境,而且需要二氧化碳才能释放辐射,基本上就告别用来育种的功能了。再加上这东西的攻击性等养殖困难的设定,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4. 卫星/反应堆:卫星中心区域只有 240 rad 左右,实在太弱了,需要其他辐射源辅助。反应堆也只有 450 rad,加上蒸汽和冷却系统的屏蔽,虽然范围比较大,实际的育种效率并不是很理想。

5. 核废料/铀矿/浓缩铀:这类物质在液态和结块时会有稳定的辐射量,用高压结块的方法可以比较稳定地获取辐射,但是材料比较难获得。核废料、铀矿、浓缩铀每 60.6kg 会在相邻格子产生 0.75 rad 的辐射,想要达到 500 rad 至少需要 40.4t。核废料可以用火箭起降等等方法来刷,但是 26 °C 的熔点限制了应用价值。总体而言是不如发光虫高效的。当然,废料作为维持突变植物生长的 25 rad 来源还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是向上生长、适宜温度较高的植物(除了水草),可以铺上不超过 475 kg 的液态核废料,制造 24 rad 的辐射量,不过剩余的 1 rad 需要额外补充。

拉低中奖率:野化和盛开

野外白嫖植物的效果是不需要养料(盐藤吸收氯气的效率不受影响)、生长周期 +300%,野化亚种等于是用 10% 养料进一步延长 50% 的生长周期,属实迷惑。这个亚种只在某些刻意延长植物生长周期的场合才有价值,例如种植盐藤除氯和壁虎养殖。因为壁虎卡路里计算存在 bug,加上壁虎取食目标选择的时间差,偶尔会让部分植物生长到收获阶段,而壁虎是不能取食收获阶段植物的,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不仅需要花费农业小人的劳动力收获不需要的百合或是米虱,甚至可能让壁虎对着成排成熟的植物出现饥饿。用野化品种的百合和米虱养壁虎,大大延长了植物的生长时间,有望屏蔽掉壁虎各种机制引起的养殖不稳定。

一年一茬的离谱豆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虽然野化看起来搞笑,但它的资源转换率仅次于旺盛和绿叶。这充分说明真正的最强亚种是树鼠白嫖。

盛开则是一个相当鸡肋的亚种。育种基本是后期才玩得起的花样,但此时一般是不需要操心基地装饰度对士气的影响的。四种负装饰植物(米虱、盐藤、氧蕨、猪笼)的盛开亚种可以从 -10 转正成 +5,可能对某些不喜欢农场挂画又想要高装饰度的人比较有用。但是不想挂画却有精力育种铺辐射的玩家真的存在吗?装饰范围最大的释气草四格 +25,白嫖间隔种植原始品种已经可以获得 +125 的高加成,没有必要再专门设计辐射区种盛开亚种。除非克雷把装饰度的重要性大幅加强,否则这个突变只能说聊胜于无——费尽心思育种栽培,效果却不如一块金砖(三格 +22.5)。

地位尴尬的光照亚种

富饶绿叶这两个增加转化效率的品种,增加光照需求和养料消耗也只能将产量加倍,达到和超专化亚种等价的效果。这还没有考虑到收割任务的人力和时间消耗。尴尬的提升使这两个亚种只能作为没有其他增产亚种、或是超专化亚种控温难以达成时的备用选择。但我想问:铺设 25 rad 光照种植区为什么要拿来种这俩?种原始版本来加速获得其他增产亚种不好吗?

值得一提的是,植物的光照判定需要根部一格的光照超过阈值而不是达到,绿叶的 1000 光照需要两盏台灯或是吊灯相邻格才能满足。如果想用绿叶亚种缩小种植区范围,或许并不是个好选择。

光照范围。1000 光照需求对于倒吊植物来说是很麻烦的。(图来自 FandomWiki)

旺盛:谁还需要超专化?

从数值设置上可以看出,克雷设计专化超专化,本意是用后期的高级温控换取更高产量。然而问题在于,这个产量增加被另一种突变完爆——旺盛。这里用米虱木(不使用农业站加成)做例子计算一下:
原始:3 周期,30 kg 泥土转化为 600 kcal 米虱;
专化:3 周期,30 kg 泥土转化为 900 kcal 米虱;
超专化:3 周期,30 kg 泥土转化为 1200 kcal 米虱;
旺盛:3 周期,45 kg 泥土转化为 2400 kcal 米虱和 16 kg 腐烂物;
或者说 2 周期将 30 kg 泥土转化为 1600 kcal 米虱和 10.7 kg 腐烂物。

收获物上的黄菌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烹饪去除,何况不少作物种植的低温或是氯气气氛本身就有杀菌功效。当然,实际种植过程中收割多次成熟的旺盛亚种会消耗额外的人力和时间,但整体而言旺盛的转化效率还是大大高于两种专化。

奇花异草现状

其他三个亚种

硕果是一个数值不强大但很有趣的亚种。对于大型基地而言,自我收割可以有效节省人力;在全自动农场设计里,相当于将作物的生长周期缩短了 4 天。个人认为这是克雷设计最成功的一个亚种——不靠夸张的数值而是从机制上改变种植体验。

看似减产的温和实际上是个增产变种。两棵温和亚种的转化效率和速率,和一棵专化亚种是相等的。也就是说,温和亚种其实是用双倍的种植空间或时间,换取了额外 50% 的产量和额外 50% 的适宜温度范围。

释气草突破绝对零度的下限并没有什么意义,盐藤需要维持氯气的气态形式。

最后说说米虱这个很直白的变种。如果你在考虑种植这个亚种,那么先思考一下你的需求是什么,或许是获得米虱?既然这个需求与原始植物是什么没有关系,我们就来比较一下游戏内获取米虱的这些方式:

注意变异版本都需要 25 rad 的辐射才能生长

所以可以看出,在可以获得 25 rad 辐射环境时,白嫖场景下旺盛依然是最优解。看起来很美好的米虱亚种芳香百合,由于生长周期是米虱木的四倍,其实和白嫖原始米虱木的效率是一样的。而且非米虱木的植物中生长周期最短的芦苇,在白嫖场景下也不如米虱木本身的大部分增产变种。

所以综合来看,如果是想用榨汁机,可以用其他植物的米虱变种来少种一种植物。但如果是想要借助变异系统获得大量米虱,还是选择旺盛米虱木变种比较有效。

一些植物的特殊互动

  • 小麦

小麦作为前期很容易找到的植物,或许是因为喜欢跟萝卜泡在一起吃辐射,被克雷安上了 1220 rad 的高辐射上限。不过,由于每次突变都会掉落 18 颗种子(超级加加加倍),小麦的育种其实并不是很困难。野外的萝卜往往能给附近的小麦提供 15~25 rad 的辐射,这能带来 10~15% 的突变几率,由于小麦每次收获都必定掉落 “种子”,虽然最大辐射量很高,但在缺乏高农业技能小人加持之前,自然出现变异种子的可能性并不低。冰原里的野生小麦在长时间放养下,很可能会成为玩家第一种拿来分析的突变作物。相比之下同为低温作物却缺乏保险机制加持的豆子,想到那冗长的栽培原料和烹饪素材的制作流程,21 周期收获 12 颗的效率实在令人难以提起育种的兴趣。

小麦的保存和其他种子不一样,育种时的自动化需要仔细设计。尽管小麦的深度冷冻温度只有 10°C,大大延缓了小麦腐败的过程,但不做好自动化,依然容易出现好不容易变异的种子变成腐烂物(或是小面包)的悲剧事件。这里介绍一个小技巧:把小麦或是豆子先种植再拔除,就可以重置新鲜度。

分析完毕的种子会掉落在机器左下角,但分析仪的判定点(工作时小人位置)是在中间。

小麦的温和变种可以耐受 -70 的低温,这就可以直接和萝卜(-60 时枯萎)混种,不再需要操心控温问题。但二氧化碳会在 -48.1 液化,失去就地冷冻保鲜的效果,使用温和变种时需要更好的储存规划。不过,如果有条件建立不错的控温系统,旺盛亚种的小麦可以极大促进高品质食物的生产。

  • 释气草

旺盛可以说是现阶段公认的最强亚种,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旺盛变异会修改植物的光照需求,但是释气草的光照机制和其他植物不一样。当光照低于 20000 时,释气草会进入休眠状态,停止生长。这和旺盛的黑暗需求是矛盾的。旺盛亚种的释气草见光就枯萎,避光又会休眠,只能丢给树鼠做装饰性植物使用。

矫情草:这就突出一个尴尬










缺氧变异植物笔记(“再筑陈仓” 版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