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lora传输时间计算介绍

2021-04-22 16:42 作者:泽耀科技  | 我要投稿

电磁波主要传播为地波,天波,视线传播三种:

  • 地波: 频率较低(约2MHz以下)趋于沿弯曲的地球表面传播,有一定的绕射能力。


  • 天波(2Mhz~30Mhz):该频率能被电离层反射,我们可以利用电离层反射的传播为天波。


  • 视线传播(30Mhz以上):该频率电磁波不能被反射,而且沿地面绕射的能力也小,所以只能类似光波一样视线传播.(这也是为什么为什么频率越高穿透能力越强的原因,因为不能绕射,只能穿透,但是穿透会造成大量能力损失,所以也就是为什么频率越高,相对传输距离越近)也可以从自由空间损耗公式:

    Ls=20Lgf(MHz)+20Lgd(Km)+32.4看出,d:为距离,在距离不变的情况,f(频率)越高,Ls(损耗)越大。

1:为获得较高辐射效率,天线尺寸必须与波长比拟,常为λ/4,又由于c=λf,

f为频率,基本上基带信号都在较低频率段,若不调制,则需要很长的天线,这无法实现

2:把多个基带信道分别搬移到不同的载频处,实现信道多路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

3:扩展信号带宽,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实现传输带宽与信噪比互换.


编码率CR:

数据流中有用部分的比例.

设编码序列的信息码元数为k,总码元数为n,则比值k/n就是码率,而监督码元数(n-k)和信息码元数k之比(n-k)/k为冗余度;

编码目的:

以降低信息传输速率为代价提取高传输可靠性.


带宽BW:

单位时间能通过链路的数据量。通常以bps来表示,即每秒可传输之位数。

理解:带宽相当于公路,公路越大,能同时跑的车辆越多,单位时间数据量越多,所以BW越大,速度越快.(但是会牺牲接收灵敏度)


码元传输速率:

单位时间传送码元的数目,当码元数为1时,则又称为比特率.

理解:在马路(带宽)上开车(码元),但是车上可以载多个人.只有一个车载一个人的时候才为比特率,无线模块的Rs都为比特率.


扩频因子SF:

扩频LoRa®调制是通过多个信息芯片表示每个比特的有效载荷信息来实现的。传播信息的发送速率称为符号速率(Rs),符号速率和芯片速率之间的比率是传播因子,表示每比特信息发送的符号数。

理解:简单来说,以前的每一个数据bit都要与扩频因子相乘,

好处:因为是正交的,所以不同扩频可以在相同信道而不受干扰.


2示例
以下都以SF:7 BW:125k CR:4/5为例

  • Rs符号速率:

    Rs = BW/(2^SF)

    SF:扩频因子

    BW:带宽

    则Ts = (2^7)/BW=1.024kbps



  • 空中速率:

    Dr = SF*BW/(2^SF)*CR

    SF:扩频因子

    BW:带宽

    CR:编码率

    Dr=7*125/(2^7)*4/5=5.46875≈5.47kbps



LowDataRateOptimze:

即低速率下数据持续时间太久,为了鲁棒性,所以需要开启低速率优化.


  • 前导码持续时间:

    Tpreamble = (npreamble + 4.25)Tsym

    Tsym  :  1/Rs

    npreamble :设置的前导码长度

    如:npreamble设置为12 则Tpreamble = (12+4.25)* Ts =16.25*1.024=16.64ms


  • 负载持续时间:

    Tpayload = npayload * Ts

    npayload = 8 + (  max(ceil[](CR+4)  , 0  )

    PL:负载长度,即发送数据长度

    SF:扩频因子

    IH:当使能header为0,没体现header为1

    DE: 当启用LowDataRateOptimze为1

    CR:芯片设置的编码率

    CRC:开启CRC功能为1

    设: npayload  = 8,header使能,CRC开启, LowDataRateOptimze未启用,则

    npayload = 8 + (  max(ceil[](1+4)  , 0  )

    = 8 + 3*5 = 23

    Tpayload = 23*1.024= 23.552ms


  • 总时间:

    总持续时间为负载持续时间 + 前导码持续时间

    T = Tpayload + Tpreamble

    = 16.64 + 23.552 = 40.192ms



lora传输时间计算介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